胡 珂 李 成 張佳琦 羅 堯 楊道德*
(1.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所,長沙,410004;2.長沙心近自然工作室,長沙,410000)
2021年10月4日,在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岳麓山景區(qū)內(nèi)(28°10′45.32″ N,112°55′57.53″ E;海拔210 m)觀察1只柳鶯科(Phylloscopidae)鳥類在林間覓食,并拍攝到照片(圖1)。該鳥行動迅速,幾乎不停息,形態(tài)特征為:喙黑色較細長,虹膜深色,頭頂暗綠色,頂冠紋不明顯,黃綠色的眉紋長而明顯,上體橄欖綠色,腰淡黃色,具2道橙黃色的翼斑,其中一道非常醒目,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具黃綠色羽緣,最外側(cè)3對尾羽大多為白色,下體灰綠色。根據(jù)現(xiàn)場觀察和拍攝照片,經(jīng)過比對,確定該個體為橙斑翅柳鶯(Phylloscopuspulcher)。查閱相關(guān)文獻[1-6],確定本次在長沙市記錄到的橙斑翅柳鶯為湖南省鳥類分布新紀錄種。同域內(nèi)還記錄到黃眉柳鶯(Ph.inornatus)、黃腰柳鶯(Ph.proregulus)和雙斑綠柳鶯(Ph.plumbeitarsus)等鳥類活動。
圖1 在長沙市岳麓山記錄到的橙斑翅柳鶯(李成 攝影)Fig.1 Phylloscopus pulcher recorded at Yuelu Mountain of Changsha City,Hunan Province (Photoed by LI Cheng)
橙斑翅柳鶯,分類上隸屬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柳鶯科,柳鶯屬,在中國分布于陜西南部、內(nèi)蒙古西部、甘肅、西藏南部、青海南部、云南及四川北部[3],繁殖于青藏高原邊緣和秦嶺,以及內(nèi)蒙古西部。主要繁殖于中高海拔混交林,也見于林線以上的杜鵑(Rhododendronsimsii)林,非繁殖季見于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林[5]。橙斑翅柳鶯性較活躍,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于樹冠層或林下灌叢,區(qū)域性常見[6]。近年來在中國觀鳥記錄中心(www.birdre-cord.cn)可見,云南、四川、西藏、甘肅和青海有橙斑翅柳鶯的記錄,在我國中南地區(qū)未見正式報道。
本次記錄正值鳥類秋季遷徙期,距文獻記載的橙斑翅柳鶯繁殖分布區(qū)較遠,該鳥在湖南或許為旅鳥,但不排除為迷鳥的可能性。本次記錄之前,長沙市氣溫較為穩(wěn)定,之后出現(xiàn)較大幅度降溫,同時期同域內(nèi)記錄到一定數(shù)量的雙斑綠柳鶯遷徙過境。橙斑翅柳鶯是具有明顯垂直遷徙行為的鳥類[7],此次在湖南省的記錄說明該鳥在非繁殖季可能存在向中國東南部低海拔區(qū)域遷徙的行為,也可能因氣候等其他因素導致該鳥偶然向中國東南部擴散,亦或該個體混群于雙斑綠柳鶯種群遷來。該鳥在湖南省的居留型、出現(xiàn)的生態(tài)學意義及其他方面的疑問有待進一步監(jiān)測研究。
致謝:感謝中山大學生態(tài)學院劉陽教授在物種鑒定上給予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