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晨 劉曉雯
隨著現(xiàn)代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大,胃部疾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其中胃潰瘍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較為常見,發(fā)病因素是由Hp 所致,在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多發(fā)[1,2]。對于Hp 相關性胃潰瘍,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脹、反酸等,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3]。在為患者選擇治療方式時,其主要目的是有效根除Hp,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但不同的藥物療效也存在差異[4]。在Hp 相關性胃潰瘍的一線四聯(lián)治療方案中,質子泵抑制劑作為常規(guī)藥物,其中包括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屬于一種新型的質子泵抑制劑,臨床缺乏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的療效、不良反應結果對比。因此本文選取2021 年5 月~2022 年3 月本院收治的100例Hp 相關性胃潰瘍患者,旨在觀察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Hp 相關性胃潰瘍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5 月~2022 年3 月本院收治的100例Hp 相關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2~59 歲,平均年齡(36.52±8.23)歲。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3~60 歲,平均年齡(37.42±8.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奧美拉唑治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黑龍江諾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4032,規(guī)格:20 mg×14 粒)20 mg 口服,1 次/d。觀察組患者應用埃索美拉唑治療,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379,規(guī)格:20 mg×7 片)20 mg 口服,1 次/d。兩組患者均在常規(guī)用藥的基礎上持續(xù)治療8 周停止,隨后單一服用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 臨床癥狀包括腹痛、噯氣、腹脹以及燒灼感,評分范圍0~3 分,分值越高代表癥狀越明顯[5]。
1.3.2 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 炎癥因子包括IL-8與TNF-α。
1.3.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Hp 清除率 Hp 清除標準以尿素酶試驗、14C 尿素呼氣試驗結果陰性為準,試驗時間為停藥后4 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腹痛、噯氣、腹脹以及燒灼感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腹痛、噯氣、腹脹以及燒灼感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IL-8、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IL-8、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ng/m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ng/m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Hp 清除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0%低于對照組的14.00%,Hp 清除率94.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Hp 清除率比較[n(%)]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腹痛、噯氣、腹脹以及燒灼感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主要為奧美拉唑治療后雖可起到抑制分泌胃酸的作用,但其療效存在一定波動性,無法在短期內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而埃索美拉唑在抑制胃酸方面可起到強效、持續(xù)的效果,從而擴展了臨床應用范圍。治療后,觀察組患者IL-8、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埃索美拉唑更有利于改善機體炎癥反應。Hp 相關性胃潰瘍患者發(fā)生炎癥反應主要是因為在感染Hp 發(fā)生胃潰瘍后,Hp 經(jīng)過毒性因子定植于胃黏膜,從而誘發(fā)炎癥反應,損傷胃黏膜。與奧美拉唑相比,埃索美拉唑藥效更持久,其治療更能阻礙細菌的生長[6]。在郭宇[7]的研究中,對比了應用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對炎癥因子的影響,證明了埃索美拉唑改善患者炎癥因子的效果更顯著,從而盡快促進患者康復,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針對Hp 清除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Hp 清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埃索美拉唑不僅可以有效清除Hp,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主要原因在于奧美拉唑結合胃酸后容易出現(xiàn)次磺胺化合物,影響其生物代謝,減弱藥效,從而影響臨床療效[8]。而埃索美拉唑藥物進入機體后,其代謝率較低,因而不會造成肝臟等不良反應,比如機體耐藥性降低、惡心嘔吐等,并避免反復Hp根除失敗,從而降低Hp 相關性胃潰瘍等疾病的復發(fā)風險[9-11]。在崔艷玲[12]的研究中,同樣證明了在Hp相關性胃潰瘍的治療中,若選擇埃索美拉唑更能降低臨床中的不良反應,因此證明該藥物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針對Hp 相關性胃潰瘍患者,埃索美拉唑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清除Hp 的效果更顯著,且不良反應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