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王 強,孫秋瑾,邵明宇,關浩然
(沈陽建筑大學市政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我國嚴寒地區(qū)的大型公共建筑,長期以來一直以燃煤作為主要能源,運行能耗大、污染物排放多[1-3]。目前,全球的經(jīng)濟都在向低碳方向轉(zhuǎn)型[4-7]。地下水源熱泵作為一種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技術,只需消耗少量電能即可獲得較高的熱量,能夠取得良好的節(jié)能效果[8-12]。太陽能是最為清潔的能源之一,不會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排放,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而且太陽能系統(tǒng)運行費用極低,是非常有利用價值的新能源技術[13]。然而太陽能具有不穩(wěn)定性,需要其他能源補充。將太陽能與地下水源熱泵聯(lián)合使用可以彌補二者的缺點[14-15]。目前新能源技術在嚴寒地區(qū)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實際應用較少 。筆者通過實驗和模擬兩種方式,分析太陽能輔助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在嚴寒地區(qū)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實際應用。
以沈陽市某大型公共建筑為例。該建筑面積約45 000 m2,使用功能包括餐飲、酒店,辦公等。圖1為系統(tǒng)原理圖,該系統(tǒng)包括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和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由兩臺地下水源熱泵機組承擔建筑全年負荷;由另一臺地下水源熱泵和太陽能系統(tǒng)聯(lián)合承擔建筑生活熱水。當太陽能輻射強度達到可供給生活熱水時,太陽能系統(tǒng)開啟,太陽能強度不足時,自動切換為地下水源熱泵供熱。
圖1 太陽能輔助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原理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olar assisted GWHP system
所使用的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參數(shù)如表1所示,其結構為真空型玻璃管結構,管內(nèi)以導熱油作為循環(huán)工質(zhì),通過聚焦和吸收等過程,完成太陽能到熱能的轉(zhuǎn)化,以便于滿足不同的負載需求。導熱油油溫最高可達250 ℃,具有良好的集熱效果。
表1 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參數(shù)Table 1 Solar collector parameters
熱泵機組參數(shù)如表2所示,地下水源熱泵機組選用3臺,其中兩臺的主要作用是負責建筑冷熱負荷,并作為生活熱水的備用能源。第3臺的主要作用是在太陽能系統(tǒng)無啟的時間提供生活熱水,作為生活熱水的補充能源。在此系統(tǒng)中太陽能集熱器與地下水源熱泵互補使用,克服了太陽能系統(tǒng)在夜晚無法開啟的弊端。
表2 地下水源熱泵機組參數(shù)Table 2 Parameters of GWHP unit
測試時間從2020年5月1日開始,到2021年5月1日結束。測試所使用的儀器如表3所示。通過對管道內(nèi)流體的溫度和流量的測量,可以計算出太陽能系統(tǒng)產(chǎn)熱量、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產(chǎn)熱量等數(shù)據(jù),使用萬用表對耗電量進行測量,進而可計算出熱泵機組逐時COP。
表3 實驗儀器Table 3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1)
式中:Qp為熱泵機組制熱量,kW·h;m為質(zhì)量流量,kg/h;cw為流體比熱,kJ/(kg·℃);th、tc分別為機組進出口溫度,℃。
(2)
(3)
式中:COPh為熱泵機組制熱性能系數(shù);EERh為熱泵機組制冷性能系數(shù);Wp為壓縮機耗功率,kW;Qpr為機組在冬季的制熱量,kW;Qpl為機組在夏季的制冷量,kW。
筆者使用DeST軟件建立了建筑模型(見圖2)。建筑的供暖季從11月1日開始,到次年3月31日結束??照{(diào)季從5月17日開始,到9月15日結束。計算建筑全年逐時負荷,將DeST計算結果導入Trnsys仿真模型,用于進一步計算。
圖2 DeST計算模型Fig.2 DeST calculation model
使用Trnsys軟件建立太陽能輔助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仿真模型,系統(tǒng)模型如圖3所示。模型包括兩個輸出末端,分別為生活熱水端和建筑負荷端。太陽能集熱器選用槽式集熱器type536,熱泵機組選用type225,冷熱控制選用type14h。通過控制器控制機組啟停和閥門切換。使用氣象參數(shù)控制模塊,輸入不同典型城市的氣象參數(shù)。同時建立了單獨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的仿真模型,作為對比方案。在此模型中,建筑全年冷熱負荷和生活熱水都由熱泵機組負責,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模型如圖4所示。
圖3 太陽能輔助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模型Fig.3 Solar assisted GWHP system model
圖4 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模型Fig.4 GWHP system model
太陽能全年開啟時間實驗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夏季的開啟時間明顯高于冬季。系統(tǒng)全年開啟時間為47 683 min,供水溫度50 ℃,可制備生活熱水約0.082 m3/min,全年可制備生活熱水總量為3 910 m3。在冬至日開啟時間為43 min,在夏至日開啟時間為623 min。
圖5 太陽能系統(tǒng)開啟時間Fig.5 Solar system startup time
系統(tǒng)中熱泵機組1和2的功能均為負擔建筑冷熱負荷,在負荷改變時,兩臺機組同時變化開啟率,因此以機組1為代表。圖6為熱泵機組耗電量測試結果。夏季太陽能輻射強度高,太陽能系統(tǒng)開啟時間長,機組耗電量相對較低;冬季太陽能系統(tǒng)開啟時間短,因此熱泵機組耗電量相對較高?;跍y試結果,進行了機組全年COP/EER計算(見圖7)。熱泵機組1供暖季平均COP約4.23,制冷季平均EER約4.68;熱泵機組3全年平均制熱COP約4.08。地下水的溫度并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和地下水源熱泵取熱與補熱的影響。一年中地下水溫最高約18 ℃,出現(xiàn)在制冷季結束前后,地下水溫最低約12 ℃,出現(xiàn)在供暖季結束前后。
圖6 熱泵機組耗電量Fig.6 Heat pump unit power consumption
圖7 熱泵機組全年COP/EERFig.7 Annual COP/EER of heat pump units
使用DeST軟件模擬計算建筑全年負荷,圖8為建筑全年逐時冷熱負荷和全年所需生活熱水負荷。生活熱水負荷的大小與供水量和自來水溫度有關,供水量平均每天需要約15 m3,而自來水溫度在夏季最高約18 ℃,在冬季最低約12 ℃。這種溫度的差異造成生活熱水負荷是一條變化的曲線。由于建筑供暖的需求,地下水源熱泵從地下取熱,由于建筑供冷的需求,地下水源熱泵向地下補熱。全年總熱負荷大于冷負荷,比例約1.1/1。加上生活熱水的負荷,這種比例被放大到約1.3/1。當有太陽能系統(tǒng)加入之后,這種不平衡被縮減到約1.15/1。這有利于改善地下水溫度的堆積情況。
圖8 建筑全年逐時負荷Fig.8 Annual hourly load of the building
沈陽地區(qū)的全年太陽能輻射強度統(tǒng)計如圖9所示。經(jīng)過計算,當太陽能輻射強度達到450 W/m2以上時,太陽能系統(tǒng)自動開啟。圖10是對熱泵機組1和3的全年COP模擬結果,熱泵機組1承擔建筑冷熱負荷,在過渡季不開啟,熱泵機組3作為生活熱水的補充熱源,需要全年開啟。模擬的結果與實驗結果基本保持一致。
圖9 太陽能輻射強度Fig.9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圖10 熱泵機組全年逐時COP模擬結果Fig.10 Annual hourly COP simulation results of heat pump units
為檢驗所建立的Trnsys模型的準確性,筆者進行誤差分析。
(4)
式中:δ為實際相對誤差;Δ為絕對誤差;L為真值。
造成誤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測量精度。使用萬用表測量耗電量時造成的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包括檔位不同所帶來的表頭靈敏度差異,機械調(diào)零時帶來的誤差等;熱電偶溫度計由于線路距離過長產(chǎn)生的溫度偏差等。分別選取太陽能系統(tǒng)開啟時間和熱泵機組3的COP作為對比數(shù)據(jù)。圖11為相對誤差分析結果,太陽能開啟時間的全年最大對誤差約5.1%。熱泵機組3的COP全年最大相對誤差約7.1%。
圖11 相對誤差分析Fig.11 Relative error analysi
將太陽能輔助地下水源熱泵的聯(lián)合運行系統(tǒng)與單獨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進行初投資和運行能耗對比?;赥rnsys仿真模型,模擬了兩種模式的全年耗電量。初投資及運行費用統(tǒng)計如表4所示。只有地下水源熱泵機組單獨運行的系統(tǒng),機組耗電量比兩系統(tǒng)聯(lián)合運行系統(tǒng)增加約25%。在初投資對比方面,聯(lián)合運行系統(tǒng)增加了約81萬元的初投資,但每年可以節(jié)省運行費用24.5萬元,投資回收期約3.3年。太陽能系統(tǒng)的加入,雖然增加了部分初投資,但是在運行費用上大大降低。太陽能系統(tǒng)的能耗全部來自于循環(huán)水泵,能耗遠低于其他系統(tǒng)。
表4 系統(tǒng)初投資及運行費用Table 4 Initial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fees 萬元
(1)太陽能開啟時間的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的最大相對誤差約5.1%;在模擬地下水源熱泵COP時,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的最大相對誤差約7.1%。
(2)此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系統(tǒng)的最小開啟輻射強度約450 W/m2,在冬至日開啟時間約43 min,在夏至日開啟時間約623 min。
(3)地下水的溫度并不是保持恒定不變的,一年中地下水溫最高約18 ℃,出現(xiàn)在制冷季結束前后,地下水溫最低約12 ℃,出現(xiàn)在供暖季結束前后。熱泵機組1供暖季平均COP約4.23,制冷季平均EER約4.68;熱泵機組3全年平均COP約4.08。
(4)嚴寒地區(qū)雖然太陽能輻射強度較低,但太陽能系統(tǒng)仍然有較好的利用價值。對比單獨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太陽能與地下水源熱泵聯(lián)合運行系統(tǒng)在初投資方面增加約81萬元,年運行費用降低約24.5萬元,投資回收期約3.3 a,是一種有較好使用前景的能源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