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維生 姚征 曹非 鄭屹峰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具有高復發(fā)、易轉移的特性[1]。盡管HCC的診斷與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癌細胞在抗癌藥物治療后敏感性和反應各不相同,多種抗癌藥物對耐藥細胞(如耐阿霉素的人HCC細胞HepG2/ADM)均表現(xiàn)出較差的抗腫瘤活性[2]。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細胞向間充質表型轉變的重要過程,與癌癥的轉移過程、耐藥性有密切關系[3]。姜黃素是一種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調節(jié)細胞生存等作用[4]。已有研究證明,姜黃素可以通過NF-κB通路抑制癌細胞的侵襲[5],還具有抑制HCC發(fā)展和改善耐藥性的作用[6-7]。然而,目前關于姜黃素對HepG2/ADM細胞作用的相關分子機制研究尚不多見。因此,本研究就姜黃素對HCC耐藥細胞EMT的影響及分子機制作一探討,以期為改善HCC治療方式及耐藥現(xiàn)狀提供理論基礎。
1.1 細胞 人HCC耐藥細胞HepG2/ADM購自廣州吉妮歐生物有限公司。
1.2 主要試劑 鋅指蛋白(Snail)過表達載體購自上海吉凱基因醫(y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ipofectamine 3000試劑購自美國Invitrogen公司;RPMI 1640培養(yǎng)基及FBS購自美國Gibco公司;姜黃素、二甲基亞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購自美國Sigma公司;阿霉素購自深圳萬樂藥業(yè)有限公司;噻唑藍溴化四唑(MTT)、胰蛋白酶、多聚甲醛、PBS、Triton X-100、Hoechst 33342染色液均購自北京索萊寶公司;兔抗人E-鈣黏蛋白(E-cadherin)、N-鈣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F-κB p65、Snail、活化因子蛋白-1(AP-1)、信號轉導因子和轉錄激活因子3(STAT-3)、cMyc、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等一抗以及異硫氰酸熒光素偶聯(lián)的二抗均購自美國CST公司;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購自上海碧云天公司。
1.3 方法
1.3.1 細胞培養(yǎng)及轉染 將HepG2/ADM細胞培養(yǎng)置于含0.5 nmol/ml阿霉素的RPMI 1640培養(yǎng)基中,37℃、5%CO2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2~3 d傳代1次。按1.5×106個細胞/孔的濃度接種于6孔板,取1.5 ml EP管依次加入250 μl Opti-MEM I、4 μg Snail過表達載體或空載;再取 1.5 ml EP 管,加入 250 μl Opti-MEM I、8 μl lipofectamine 3000轉染劑混勻,根據(jù)產品說明書進行后續(xù)操作。
1.3.2 細胞增殖能力檢測 采用MTT法。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接種至96孔板(5×103個細胞/孔)培養(yǎng)24 h后,加入不同濃度(10、20、30、40、50、60、70、80 μmol/L)姜黃素孵育48 h。在黑暗環(huán)境下,加入20 μl/孔MTT(5 mg/ml)處理4 h,加入150 μl DMSO處理10 min,記錄各孔細胞在490 nm處的吸光度值,計算細胞存活率。此步驟為預實驗,為了避免對后續(xù)實驗造成較大影響,本研究選擇姜黃素濃度20 μmol/L進行以下細胞功能學檢測。
1.3.3 細胞遷移能力檢測 采用劃痕實驗。將細胞用胰蛋白酶處理后接種至6孔板中(5×105個細胞/孔)進行培養(yǎng),并通過20 μl無菌槍頭劃痕。洗去漂浮細胞后,加入無血清RPMI 1640培養(yǎng)基繼續(xù)培養(yǎng)24 h。在顯微鏡下觀察、拍照,記錄24 h前后的劃痕距離。
1.3.4 細胞侵襲能力檢測 采用Transwell實驗。將細胞接種至包被有基質膠的8 μm Transwell上室,下室添加含姜黃素的15%FBS培養(yǎng)基。48 h后,通過棉簽刮擦上室殘留的細胞,下室內細胞通過4%多聚甲醛固定、0.1%結晶紫染色,在光鏡下觀察并記錄細胞侵襲個數(shù)。
1.3.5 EMT標志物及NF-κB/Snail通路相關蛋白表達檢測 采用Western blot法。經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后轉膜封閉2 h;4℃過夜孵育一抗,二抗孵育90 min。通過化學發(fā)光顯影,利用凝膠圖像處理系統(tǒng)分析光密度值。以GAPDH為內參,計算EMT標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通路相關蛋白Snail、NF-κB p65、AP-1、STAT-3、cMyc等蛋白相對表達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Graphpad Prism 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濃度姜黃素對HepG2/ADM細胞增殖的影響 隨著姜黃素濃度的升高,HepG2/ADM細胞存活率明顯降低(P<0.05);20 μmol/L為姜黃素處理的合適濃度,見圖1。
圖1 不同濃度姜黃素對HepG2/ADM細胞增殖的影響
2.2 姜黃素對HepG2/ADM細胞遷移和侵襲能力的影響 與HepG2/ADM組比較,HepG2/ADM+姜黃素組細胞遷移和侵襲能力均明顯減弱,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2。
2.3 姜黃素對HepG2/ADM細胞EMT標志物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HepG2/ADM組比較,HepG2/ADM+姜黃素組E-cadherin蛋白表達明顯上調,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達均明顯下調,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3。
圖3 姜黃素對HepG2/ADM細胞中上皮-間質轉化標志物蛋白表達的影響
2.4 姜黃素對HepG2/ADM細胞NF-κB/Snail通路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HepG2/ADM組比較,HepG2/ADM+姜黃素組NF-κB p65、Snail蛋白表達均明顯下調(均P<0.05),AP-1、STAT-3、cMyc蛋白表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4。
圖4 姜黃素對NF-κB/Snail通路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2.5 姜黃素通過NF-κB/Snail通路抑制HepG2/ADM細胞EMT的驗證結果 在20 μmol/L姜黃素處理HepG2/ADM細胞的基礎上過表達Snail后,由姜黃素誘導的E-cadherin表達上調、N-cadherin和Vimentin表達下調均被逆轉(均P<0.05),見圖5a;HepG2/ADM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均明顯增強(均P<0.05),見圖5b-d。
圖5 姜黃素通過NF-κB/Snail通路抑制HepG2/ADM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的驗證結果(a:Western blot結果;b:噻唑藍溴化四唑法檢測細胞增殖能力;c:劃痕實驗檢測細胞遷移能力,×40;d:Transwell實驗檢測細胞侵襲能力,×200)
HCC已成為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HCC的治療策略仍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但患者的預后較差,尤其是對化療產生耐藥性的患者[8]。阿霉素是HCC的常規(guī)化療藥物,但腫瘤細胞對其產生的耐藥性嚴重影響了化療的效果[9]。因此,需要更深入研究HCC耐藥細胞的潛在分子機制。
EMT是一種可逆的細胞過程,通常伴隨細胞黏附破壞、遷移侵襲和轉移增加以及化療耐藥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10]。經歷EMT的細胞會表現(xiàn)出上皮基因如E-cadherin、緊密連接蛋白1和閉合蛋白表達下調,而間充質基因如N-cadherin、Vimentin和纖維粘連蛋白表達上調。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E-cadherin的丟失是EMT的標志[11]。EMT已被確定在包括HCC在內的癌細胞轉移和復發(fā)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2]。姜黃素是一種由姜黃根莖產生的化學物質,多項研究表明,姜黃素對肝、肺和腎纖維化等多種病理狀態(tài)具有潛在治療作用[13]。并有證據(jù)表明姜黃素對EMT有著潛在的調控作用,例如姜黃素可以通過上調miR-200c表達,進而下調細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5來抑制結直腸癌的EMT過程[14];通過ERK5/AP-1通路負調控香煙煙霧誘導的腎細胞癌EMT過程[15]。本研究結果顯示,姜黃素可以抑制HepG2/ADM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此外,姜黃素
還能抑制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達,促進E-cadherin蛋白表達,對HepG2/ADM細胞的EMT具有顯著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在參與EMT進展的幾個關鍵因素中,NF-κB至關重要。在此過程中,NF-κB可以誘導多種促進腫瘤EMT和轉移的轉錄因子,包括Snail、Twist和ZEB2[16]。其中,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E-cadherin轉錄抑制因子是Snail[17]。由NF-κB介導的Snail轉錄激活在調節(jié)癌細胞中的EMT過程起重要作用,例如NF-κB/Snail信號通路被發(fā)現(xiàn)在芹菜素對人結腸癌細胞的EMT抑制過程中發(fā)揮作用[18]。腸內酯調節(jié)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NF-κB/Snail信號通路以恢復TGF-β誘導的EMT[19]。本研究也證實姜黃素作用于HepG2/ADM細胞后會引起NF-κB/Snail信號通路中相關蛋白表達下調。此外,在HepG2/ADM細胞中過表達Snail后,可部分逆轉姜黃素對EMT的抑制作用,促進HepG2/ADM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提示姜黃素可能通過影響NF-κB/Snail通路來抑制HepG2/ADM細胞的EMT過程。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了姜黃素對HepG2/ADM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的抑制作用,同時細胞EMT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被抑制,可能與姜黃素對NF-κB/Snail通路的抑制有關。本實驗僅為細胞層面的驗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續(xù)擬從動物實驗對該分子機制進行更深一步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