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O記者 張靜
2022年10月17日,闊別四年,全球五大車展之一的巴黎車展重新回歸公眾視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此次車展上“大放異彩”的并非東道主法國本土車企,而是來自遙遠中國的新能源車企。
在這一次巴黎車展上,中國汽車制造將“低質(zhì)廉價”標簽換成了“優(yōu)質(zhì)高價”。比如比亞迪元PLUS(ATTO 3) 的歐洲預售價格為3.8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7萬元),漢和唐為7.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1萬元),此價格已高于奧迪Q7在歐洲市場的起售價,基本與寶馬X5價格一致。
再比如,長城汽車旗下的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此次共推出2款車型,售價區(qū)間為5.59萬~5.99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9萬~42萬元),可直接比肩法國本地豪華車售價。
實際上,中國車企高調(diào)參加巴黎車展,只是中國汽車加速出海的一個小小縮影。這背后是中國汽車出口量持續(xù)快速增長、首次超越德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汽車出口國的喜人數(shù)字,以及以體系能力提升為主要標志的汽車出海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