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3 歲小伙收集故事賺50 萬”的話題上了熱搜。這個小伙在兩年半內收集了500多個故事,并將它們寫成歌保存了下來。每一首歌都記錄著親情、友情或愛情,藏著濃濃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2020 年年初,大四學生陳子賢因為疫情被隔離在學校里。他看到很多人在社交平臺上吐露心聲,就想寫歌為大家排憂解難,同時賺點兒零花錢。
陳子賢收集的第一個故事來自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女孩。在女孩小時候,父母便離婚了,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女孩想送給媽媽一首歌,來表達對媽媽的愛。陳子賢被她的經歷打動了,用了兩三天創(chuàng)作了歌詞。
之后,越來越多的人向陳子賢分享自己的故事,并請他將故事寫成歌。陳子賢會把打動他的內容記錄下來,再根據自己的感悟進行創(chuàng)作。
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男孩小李和女孩小劉在高二時相識,成了好友。然而好景不長,小李高三寒假時確診骨癌,幾次住進ICU,甚至有了輕生念頭。小劉一直鼓勵小李,并陪他度過了痛苦的住院時光。經歷了12 次化療后,小李終于恢復健康。后來,兩人決定在一起。聽了兩人的故事,陳子賢感觸頗深,創(chuàng)作了一首《潮汐》。
因為聽的故事多了,陳子賢變得更理性,“我體驗到了不同人的酸甜苦辣,讓我的生活閱歷變得更豐富”。
在兩年半里,陳子賢收集了500 多個形形色色的故事,寫了500 多首專屬歌曲,賺了50 萬元。每次看到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被大家認可,陳子賢都感到很開心,也更加有動力。
近日,廣東潮汕女子玖妹(網名)在網上分享“1000 件關于晚安的小事”,受到網友關注。
2012 年,玖妹在深圳一家電商公司上班,因為壓力大導致經常失眠。某個深夜,失眠的她在網上無意間發(fā)現,有很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跟她一樣,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之后,她萌生了“賣晚安”的想法。
同年3 月,玖妹在網上開了一家虛擬店鋪,主營“賣晚安”業(yè)務:給陌生人發(fā)送晚安短信,一元一條。玖妹表示,晚安短信沒有固定的格式,有時就發(fā)“晚安”兩個字加一個微笑的表情;有時會分享一些令人幸福的文字;有時會講述自己的故事以及當下的心情。如果客人有特殊的要求,她會根據對方的故事來編輯短信。
10 年來,玖妹一共發(fā)出了3 萬多條晚安短信,一天最多發(fā)送了300 多條。有一個女孩患有乳腺癌和重度抑郁癥,她給自己買了1 年的晚安短信。她給玖妹留言道:“化療期間,我的身體和精神都極度痛苦,每天晚上收到你的晚安短信,才覺得沒那么難過。后來,我做了全乳切除手術,被抑郁癥折磨了四五年,無數次想自殺。去年,我的癌癥又復發(fā)了,每天都活在恐懼里。但看到你還在堅持,我也受到很大的鼓舞?!?/p>
玖妹表示,來自陌生人的信任,讓她決定繼續(xù)“賣晚安”,把溫暖送給他人。
除了收集故事,還有人收集聲音。80 后杭州小伙聲谷(網名)是互聯網產品設計師,因為工作壓力大,他曾經長期失眠。之后,他在網上看了有關白噪音治療失眠的文章(怎樣擁有好睡眠,可讀一讀睡眠寶書。兩冊,特惠價88 元)。白噪音是一種單調重復的聲音,雨聲、流水聲、鳥鳴聲等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是最接近白噪音的聲音。由于找不到特別好的音源,從2013 年起,聲谷開始嘗試錄制大自然的聲音。
在野外錄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聲谷說:“錄音的時間一般是在晚上。一次錄音時,我正戴著耳機聽聲音。當時山里很幽靜,耳朵里突然傳來兩聲很大的野豬叫聲,嚇得我趕緊收東西跑了。還有一次去千島湖,湖水拍打岸邊礁石的聲音特別吸引我。但湖邊的地勢很陡峭,要從很高的地方爬到接近水面的位置去錄音,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掉到湖里。事后回想起來,整個過程其實很危險。”
錄音后,還要進行后期處理。聲谷說:“有的聲音瑕疵比較多,就需要放大聲音的片段,一個細節(jié)一個細節(jié)地修復或者拼接,有時需要七八個小時才能處理成能流暢播放的聲音?!?/p>
2014 年,聲谷在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上傳了大自然白噪音,把聲音分享給有需求的人。如今,他的移動硬盤里的音頻數量到達了8000 多條,還在持續(xù)增加著,有時還包括公園里別人的呼嚕聲、家庭野餐的吵鬧聲。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雨聲催眠”專輯,播放量達到4688 萬。大部分用戶都覺得音源很不錯,幫他們尋得了寧靜。
對此,聲谷說:“大家的認可讓我更有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