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
咳嗽、咳痰,稍微一活動就感覺氣短、喘不上氣,甚至呼吸困難……這些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常見癥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許多慢阻肺老病號因肺功能下降,生活質量差。
通常,每一次慢阻肺急性發(fā)作后,患者的肺功能大多會進一步急速下降,治療后也很難恢復到急性發(fā)作之前。因此,慢阻肺康復管理除了科學合理用藥外,居家康復也是干預的重要手段,能減少急性發(fā)作和并發(fā)癥,延緩患者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質量。
“手放在腹部,吸氣,腹部鼓起,放松,身體往前傾……我現在每天都在家做兩遍呼吸操。”孔老先生患慢阻肺病多年,常在秋冬或冬春病情加重,只要一動就氣喘吁吁。自打參加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照護服務項目后,在社區(qū)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居家康復管理,孔老先生的運動耐力明顯增強了,還能在小區(qū)的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了。
廣義的慢阻肺康復包括病情評估、健康宣教、呼吸訓練、家庭氧療、營養(yǎng)、心理支持多方面。慢阻肺患者必須戒煙(家人也要戒煙),特別是在居家環(huán)境中吸煙,煙霧得不到擴散,對呼吸系統(tǒng)危害更大。同時也要避免廚房油煙刺激。
家庭氧療對于延緩慢阻肺的病程進展和肺功能減退尤為重要。但要注意,不是每個患者都需要家庭氧療。家庭氧療一定要有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對符合氧療指征的患者建議家庭氧療,氧流量2升/分鐘,每天吸氧15小時以上。
肺功能較差的慢阻肺患者,可居家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包括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縮唇呼吸 閉嘴經鼻孔吸氣2~3秒,然后像吹滅蠟燭一樣慢慢地呼氣4~6秒,呼出氣流能使距口唇15~20厘米處的紙條吹動為宜,盡量將氣全部呼出。每次大約5~10分鐘,每天1~2次。
腹式呼吸 可以采取仰臥位、坐位等姿勢,根據患者不同體力情況而定。仰臥位時,全身放松,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胸腔,用鼻緩慢吸氣,盡量將腹部挺出,腹部的手有向上抬的感覺,胸部盡量保持不動:呼氣時撅起嘴唇,緩慢吐氣,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感。坐位時足跟著地,脊柱伸直,鼻吸氣時手感受腹部向外隆起,嘴呼氣時腹部收縮,手向里推壓。每次練習大約8~10組,每天2~3次。
練習八段錦 八段錦來源于古代養(yǎng)生保健功法,具有提高人體正氣、御邪防病的作用:還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難程度。慢阻肺患者每天練習八段錦1~2次,循序漸進,改善關節(jié)活動功能及肺功能。
慢阻肺患者的體力活動和鍛煉應量力而行,比如病程長的患者常合并肺氣腫、肺大皰,突然用力會引發(fā)氣胸,所以應盡量避免劇烈咳嗽、突然用力抓舉重物等活動。患者還需加強營養(yǎng),適當增加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飲食,如肉、蛋、奶及新鮮果蔬等。但應避免吃高糖及易產氣的食物,如糕點、蘋果、大豆等。海鮮及辛辣刺激食物,過甜、過成、過冷、過熱食物都應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