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浪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任務驅動型課堂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計算公式,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目前,小學數學任務驅動型課堂存在較多問題,需要從教學理念、課堂構建等多方面進行改善,才能真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數學任務驅動型課堂構建現(xiàn)狀分析
1.知識傳達不到位
教學是重視邏輯的學科,新課改強調對公式推導過程的講解,這就對教師的課堂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有時會出現(xiàn)課堂設計不足的情況,這是由于教師對時間把握不準確或師生間的互動不足,課堂設計不足很容易導致數學知識的傳達不到位。許多教師對教材的依賴性過大,沒有深入理解教學內容,未能及時向學生闡明教學重點,甚至采取了重復的、填鴨式的教學,這樣也會導致知識傳達不到位的現(xiàn)象發(fā)生。
2.教學方法有待更新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需要將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搭配使用,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比較單一,以講授法為主,學生的參與感不強。許多學校沒有將實驗教學納入教學體系中,純理論的教學比較枯燥,學生對此興趣不大,這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是多元化的,從理解的維度到做題的方法都是多樣的,因此,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是多元的。只有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選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前提是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但在具體實踐中,許多教師往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就會導致教學實踐缺乏導向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任務驅動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
二、小學數學任務驅動型課堂構建策略
1.更新教學觀念
任務驅動型數學課堂的構建離不開科學教學理念的指導,新課改強調師生共同學習,教師可以采用“伴學”的方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在開展教學時,教師不應一味地向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而應和學生共同探討知識點、公式背后的邏輯,使學生真正了解知識的內核。因此,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任務驅動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及興趣愛好,創(chuàng)設形象化的情境,讓學生充分了解知識點和知識背后的邏輯體系。
2.明確教學目標
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說,教學方式是在一定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進行的。因此,要想構建高效的任務驅動型數學課堂,就要依據先進的課堂教學理論設計教學目標,使數學課程的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實際要求。合理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現(xiàn)有知識體系下納入新知識模塊的內容,掌握知識的內在邏輯和聯(lián)系,提升其數學素養(yǎng)。
3.提升教學靈活性
數學是一門靈活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升教學的靈活性,讓教學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教師可以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和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習習慣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可以用“學生當老師”的方式讓學生模擬真實的教學情況,學生在模擬活動中會開展更符合實際的教學設計,這種靈活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學科的教學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任務驅動型課堂的構建對數學教學的改革有重要推進作用,因此,數學教師應根據任務驅動型課堂構建的現(xiàn)狀來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水平,為我國培養(yǎng)更多數學人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