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間鯉/文
在紫禁城的四個角上,有四座精致的角樓,別看它們只是城墻拐角的小建筑,卻稱得上是紫禁城的“顏值擔當”。它們以檐角繁復、造型絢麗聞名于世,是紫禁城的標志之一,更是中國宮殿建筑史上巧奪天工的佳作。
這四座角樓可不僅僅是顏值優(yōu)秀,背后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假如建造它們的那個年代也有自媒體,絕對是能上新聞頭條的程度,標題有可能是這樣的:“皇家宮殿設(shè)計靈感竟源自民間手工大神?”“角樓:我和蟈蟈籠不得不說的故事”……
欲知真相如何,請登上我們的時空穿梭機,回到六百年前,一個關(guān)于角樓的傳說……
今天的張木匠還是那么壓力山大。
不光是他,全北平八十一家木廠的工頭和木匠們也都壓力山大。
此時此刻,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都和張木匠差不多:想我張某干了大半輩子的木工活兒,一雙巧手走天下,哪位客戶不是五星好評?難不成我的一世英名要在這一單上翻車?!
要問張木匠和他的伙伴們接了什么單這么發(fā)愁,還得從當今皇上的一個夢說起。
話說永樂皇帝還是燕王的時候,封地就是北平一帶,對這個地方的感情自然不一般,后來更是把國都遷到了這里,并下旨興建皇城。也許是因為故地情結(jié),也許是因為做皇帝的工作壓力也挺大,總之他某天忽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一夢,就夢見了——
自家皇城的效果圖。
效果圖里的宮殿不用說了,當然是美輪美奐,其中還有一種很特別的建筑,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是過往的宮殿樓閣里從來沒見過的,那個設(shè)計感又新穎又美麗,簡直像天上的宮闕一樣令人著迷。
永樂帝夢醒了以后,對這座建筑念念不忘,于是把負責修建皇城的管工大臣叫來,對他一番描述,最后下達指令:三個月之內(nèi),朕要見到這個樓,就放在皇城的四個角上吧。
管工大臣聽得直蒙圈,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皇上您夢得輕巧說得也輕巧,微臣做不到?。?/p>
可皇上發(fā)了話,做不到也要做。管工大臣翻遍各種建筑學古書都沒有什么頭緒,只好召集了北平八十一家木廠的能工巧匠一起出主意,但這些資深的木匠誰也沒聽說過這種構(gòu)造的建筑,一時之間也沒有思路。
本來接了皇帝家的裝修大單,大家都挺高興的,沒想到突然來了這么個大難題,工作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這要是造不出來,可是要掉腦袋的。
眼看皇帝給的截止日期就快到了,張木匠愁得頭發(fā)都掉了不少,他決定出門散散心,順便找找靈感。
這時節(jié)正值盛夏,張木匠在街上心神不寧地溜達,忽然聽見一陣蟈蟈的叫聲,他不經(jīng)意地朝路邊一瞥,只見一個老人挑著許多蟈蟈籠在街邊叫賣。
此時的張木匠自然是沒什么閑心買蟈蟈的,但老人那些用秸稈編的蟈蟈籠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這些蟈蟈籠的造型非常別致,就像一座縮小版的閣樓,而且有很多交錯的棱角,看起來玲瓏精美。
張木匠越看越入迷,他拿起一個蟈蟈籠細細打量,下意識地數(shù)了數(shù)籠子的棱邊。
這一數(shù),張木匠差點兒沒喜得原地翻個筋斗,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嗎?他趕緊買下幾個蟈蟈籠,飛奔回工地。
有了參照的模型,工匠們很快就琢磨出了樓閣的建造方法,在紫禁城的四個角上造出了四座華麗的角樓。每一座角樓都有三層屋檐,頂層是交錯的歇山頂,組合兩坡的懸山頂和四面坡的廡殿。一眼望去,只見飛翹的檐角參差錯落,層層疊加,搭配彩色的琉璃瓦和屋脊的吻獸,可謂絢麗多姿、精美絕倫。
…………
這個故事幾百年來為人們津津樂道,中間又增添了一些神話色彩,比如賣蟈蟈的老人實為魯班顯圣,是特意來助工匠們一臂之力的。
這當然是民間百姓美好的想象,故事也只是故事,真正的角樓建筑原理遠比蟈蟈籠要復雜得多,它的構(gòu)件數(shù)量也遠比“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要多,而且還有許多隱藏的“彩蛋”。
比如,角樓的構(gòu)造中經(jīng)常用到九的倍數(shù),而九在《周易》里是極陽數(shù),代表著皇帝和皇權(quán)。根據(jù)專家的測算,中廳斗拱用了三十六個仙人,每層的龍、鳳、獅各三十六個,下層斗拱七十二攢、七十二坡,整座樓一百零八角,合圓滿之數(shù),融合了古代的陰陽觀和吉數(shù)思想。
又比如,頂層的二十八組斗拱,代表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中廳屋頂?shù)娜M斗拱,代表三十六天罡星。底層的七十二組斗拱,代表七十二地煞星。中層的六十組斗拱,代表六十甲子。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又蘊含著“天地人”三才的概念,而且正好是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
是不是感覺光是看文字已經(jīng)快要繞暈了?事實上,角樓帶給人們的美感,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這些細節(jié)上的巧思。
起翹如冠的屋檐,是曲面之美;多角層疊的組合,是對稱之美;凹凸相間的布局,是哲學之美。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整座紫禁城形制最復雜、工藝最精湛、外觀最獨特的一道風景。
所以說,千萬不能小看古代的“張木匠”們。他們的工作看似普通,但想要做好,不僅要精通建筑學,還要精通幾何學、數(shù)學、美學……一點兒都不遜于現(xiàn)代的建筑學專業(yè)大學生。角樓就是千千萬萬個“張木匠”不凡智慧和高超技藝的結(jié)晶,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筑史上了不起的經(jīng)典之作,也是古老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