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辰 韋林甫 馮超
(天津市綠之行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151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歐洲許多地區(qū),騎行成為人們最愿意選擇的出行方式之一,電動助力自行車的需求也隨之大幅增長。歐洲是全球最大的電動助力自行車消費市場之一,尤其這些年當?shù)貙τ诃h(huán)保推廣的力度加大,給予這項綠色產(chǎn)業(yè)極大的信心。隨著電動助力自行車在歐洲市場的興盛,歐盟地區(qū)近年來連續(xù)出臺多項針對電動助力自行車產(chǎn)品的安全標準,這也意味著全球電動助力自行車進入歐洲市場的門檻有所提高。
電動助力自行車銷往歐洲市場就必須滿足EN 15194:2017的要求,這已變?yōu)閺娭菩砸?,在整車上也必須有CE標志。電動助力自行車整車要求符合MD 機械指令、EN12100 風險分析、WEEE 廢棄電子電器產(chǎn)品回收指令、RoHS電子電器有害物質(zhì)限制指令、EMC 電磁兼容指令、REACH 化學品法規(guī),同時其最大額定電壓不超過48 V,最大斷電速度不超過25 km/h,最大連續(xù)功率不超過250 W,最大鞍座高度至少為635 mm,適用于私人或者商業(yè)用途,可以租賃的電動助力自行車除外。
回顧一下,歐洲電動助力自行車標準EN 15194 從2014 年開始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標準草案,經(jīng)過相關人員4 年的努力,2017 年已正式公布出臺。其正式生效時間是2018 年2 月28 日。
雖然標準已實施4 年多,有些相關項目仍有待研究分析。本文針對EN 15194:2017 與舊版EN 15194 進行探討并解析,希望對使用者有所幫助。
新版標準增加了以下內(nèi)容:標準適用于私人和商業(yè)用途的電動助力自行車,不適用于無人看守的租賃自行車;本標準涵蓋了電動助力自行車在規(guī)定情況和可預見合理的誤操作方面產(chǎn)生常見的重大危害、危險狀況和相關問題;用于公共道路上的EPAC 自行車及其零部件的設計、裝配和測試的安全性能要求及相關使用、維護及注意事項的要求;這份標準適用于鞍座高度可以調(diào)整到635 mm 或更高一些的公路騎行電動助力自行車。
新版標準由原來的24 個,增加到80 個,此次增加的主要是有關物理部分的定義和術語。
電動助力自行車的設計應根據(jù)EN ISO 12100原理來設計,主要是對相關配件做風險評估(像鑰匙、鎖、電子控制裝置等),目的是向用戶提供使用方法。
新標準由舊標準中規(guī)定的符合ISO 2575中的電氣符號的要求,變成了對電動助力自行車上面常用符號開關、車燈、啟動助力模式及聲音報警裝置進行明確規(guī)范。
如果電池做過相關測試,可以認為符合EN 15194 中有關電池的要求。電池的跌落測試由原來的3 個不同位置變成了最薄弱的表面、邊緣和角,跌落表面也要符合EN 22248的要求。
由于電池充電器被認為在家庭環(huán)境中使用,除了要符合EMC 測試要求之外,還要符合低電壓指令的要求。
對于電源線和連接導線的橫截面的選擇,要符合EN 60335-1中表11 的要求。 如果不能滿足橫截面的要求,要根據(jù)相關要求做溫升測試。
新標準由之前的IEC 60529 條款14.2.4.a 規(guī)定的必須采用擺管式,改成了整車要符合采用擺管或噴頭式都可以的測試方法。
新標準速度偏差也由之前要求的5%改成了10%。
新標準增加了失效模式的要求,當電機輔助動力模式失效,或不接通電源,騎行速度能達到10 km/h以上。
防篡改措施適用于一般消費者通過在市場上購買工具、設備或零部件,對控制單元、驅動單元或其他電力輔助系統(tǒng)進行篡改或修改。
影響最大速度設計的參數(shù)、中置電機最大傳送比、最大功率、最大啟動助力模式速度,這些參數(shù)的篡改應由制造商或授權人員進行,市場上不能購買到改變安全保護軟件參數(shù)的編程工具;對于已經(jīng)批準過的配置應被防止篡改或通過有效的補償來進行相應的操作,像傳感器要有合理的邏輯門檢測;相關組件的閉集不能被隨意更換;相關配件的封條不能被打開。
舊標準要求物理機械部分參照EN 14764:2005,但新標準把物理機械部分作為單獨的條款進行測試,測試強度方面高于之前EN 14764 中的要求。其主要差異體現(xiàn)以下幾方面:
測試要求與舊標準要求有所變化。
制動剎車性能的要求由原來的距離改成了制動力值,耐熱測試制動能量的相關要求由原來的55 Wh改成了75 Wh。
手把與鞍座高度差測量方法更加明確;把套和管塞增加了熱水測試;車把部件-靜負荷強度和可靠性試驗、手把組件-疲勞試驗強度,與舊標準相比強度增加。
車架前叉組件垂直沖擊和車架腳蹬力疲勞強度增加,新增車架前叉組件摔落測試和車架水平力疲勞測試。
前叉靜載、前叉沖擊后扭矩及前叉彎曲疲勞強度增加,新標準中明確了金屬前叉和復合材料的前叉要求,新增了非焊接前叉的拉力測試。
對于復合材料車輪,增加溫室效應影響的測試。
新標準只測試前擋泥板,不測試后擋泥板。
腳趾間隙要求有變化;刪除腳踏軸沖擊測試,增加腳踏的沖擊測試。
增加了皮帶傳動的相關強度及皮帶輪保護罩的要求。
鞍座和鞍管測試疲勞夾具有所變更,鞍管疲勞測試后還要加做鞍管2 000 N 靜載測試。
行李架測試要求變化不大。
新標準中增加了車燈和反射器的測試要求。
由原來的ISO 7636 改成了要符合出口目的國的強制要求。
新標準中增加了熱危害的要求,如果樣品表面溫度超過60℃,要張貼相關警告標識。
每輛電動助力自行車應該附帶一本出口目的國語言的使用說明書,不同的國家關于這類信息可能有自己的要求(IEC/ISO 82079-1:2019)。說明書應該提供紙質(zhì)版,有關詳細信息和一些特殊人群需求也可以額外提供電子版本,使用說明至少要包含標準中要求的內(nèi)容。
上文已對歐盟電動助力自行車標準EN15194:2017 按照機械安全、電子電路、電磁兼容3 個方面分別進行了新舊標準的解讀。希望相關企業(yè)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標準,加深對問題項目的關注程度,增強質(zhì)量意識,提升產(chǎn)品質(zhì)量,順利攻克歐盟標準的技術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