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謝 軍
■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中學 王 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學體育所受到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對于體育課程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田徑訓練,作為中學體育的重要內(nèi)容,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同時,田徑作為一種綜合性的運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體育中考打下堅實基礎。身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應當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轉變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解決現(xiàn)階段初中體育田徑課程所存在的問題,明確田徑訓練對體育中考的意義與影響,最終在課堂上施行促進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的有效策略。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與規(guī)范性都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重智育輕體育的現(xiàn)狀存在已久,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轉變,這就導致中學體育田徑課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許多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了解不夠深入,只是將田徑運動粗略地理解為“走、跑、跳躍、投擲”的簡單組合。同時,在他們眼中,田徑運動不像其他球類運動,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大量的練習,因此學生對田徑運動技巧不重視,并且缺乏足夠的訓練。而對于教師而言,在田徑運動教學方面,往往存在著兩種極端——一部分教師在田徑課程的教學中重練習、輕技巧,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讓學生反復練習,對于技巧的講解卻是輕飄飄一句話帶過,這導致了很多學生雖然練習刻苦,但是鮮有成績與進步。同時,缺乏運動技巧的盲目訓練也容易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傷,得不償失。還有一部分教師,因為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順應新課改的要求,但在課堂上只重視讓學生發(fā)展自主性、培養(yǎng)興趣,而忽略了對于運動技能的訓練,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中學田徑訓練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強身健體、磨煉意志力、提升體育運動的綜合性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觀念。然而,由于師生雙方對于田徑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致使在教學的過程中目標含糊不清,很多教師在田徑運動的實際教學中只是分散地讓學生學習、訓練、掌握田徑運動的幾個項目,而忽視了田徑運動的綜合性,使田徑運動的優(yōu)勢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在現(xiàn)今的體育田徑課堂上,一些教師還沒有及時轉變教學思路,而是沿用老套路——“教師講解后示范,學生模仿學習后重復訓練”,走完了這個流程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這類課堂教學方式枯燥乏味,讓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
田徑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磨煉意志品質,而且可以為體育中考打下堅實基礎。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體育中考具有一定的難度,一些學生在初一初二時不重視體育訓練,到初三時又要忙于學業(yè),同時兼顧體育中考,深感分身無術,而田徑訓練則可以幫助學生在低年級階段打下良好基礎,在體育中考考場上厚積薄發(fā)。
田徑訓練包括走、跑、跳躍、投擲,這些運動項目可以訓練到身體的各個方面,提升學生運動的綜合素養(yǎng)。田徑運動是運動之母,絕大多數(shù)運動都包含了“跑跳走投”的內(nèi)容,如果學生掌握田徑訓練的技巧,重視田徑訓練的意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練習,那么學生一定會在體育中考中過關斬將,旗開得勝。
在體育中考的沖刺階段,學生拼的不僅僅是身體素質、運動素養(yǎng),還有意志品質。有一些學生在體考的訓練階段容易偷懶,因為無法堅持下去而謊稱生病躲避訓練。還有一些學生,明明在平時的訓練之中問題不大,可是一到考場上就開始害怕,因為心態(tài)不好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若學生在體育課程中重視田徑訓練,不偷懶、堅持訓練,那么他們一定會領悟到完成田徑訓練之后那種由衷的自豪與驕傲,從而會促進他們形成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此外,田徑訓練還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信心,在考場上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guī)定,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中的必考科目包括長跑、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或50米跑。而學生在體育中考的考場上,所有考核項目是一個接一個連續(xù)進行的,中間留給學生的休息時間不多,有些學生明明平時每一個運動項目都練習得很好,然而在考場上無法及時休息蓄力,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而田徑訓練的綜合性則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運動項目之間的轉變。
有效的教學措施帶動高效的課堂,身為教師,若想促進初中體育田徑教學課程的改革落到實處,讓學生領略田徑課程的魅力,就要及時轉變教學思想,從學生的角度與學習情況出發(fā),制定出切實有效的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再多的學習與訓練都是徒勞,要想讓學生熱愛田徑運動,就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田徑運動的魅力。教師應當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用多種方式“以樂激趣”,讓學生喜歡田徑、愛上田徑。
中學階段,學生學業(yè)繁重,比起在教室里聽課做題,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喜歡到戶外活動,然而學生往往青睞活動量小、趣味性強的運動,而對于運動量大、較為枯燥的運動存在抵觸心理,而田徑運動就屬于后者。為了幫助學生轉變觀念,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融入一些不一樣的元素,在許多學生的觀念中,體育課就是教師講、學生練,我們要想方設法打破這個刻板認識。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中,當學生出現(xiàn)了不規(guī)范的動作時,教師往往會口頭進行糾正,而如果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就可以產(chǎn)生不一樣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學生不規(guī)范的動作記錄下來,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說一說錯在何處,這種做法既新穎,又有利于學生記憶。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田徑運動比賽的視頻,讓學生融入緊張激烈的比賽氛圍,通過觀看比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熱情,引發(fā)學生的田徑訓練興趣。除了傳統(tǒng)的田徑訓練以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融入一些新元素,如跑酷、越野競技等較為時尚的體育運動,讓學生在休閑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怎么又是田徑訓練??!真是又累又煩……”“就是啊,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田徑項目的訓練了?!彼腊宓慕虒W方式讓學生對于田徑項目的訓練很抗拒,而抗拒的態(tài)度又會導致教學效果的降低。
除了死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也應適當開展趣味化教學,提升教學的效果。教師不妨將田徑運動的項目訓練,簡化成為一場比賽。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五人接力賽”的游戲,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完成訓練。在游戲中,將學生以五人為單位分組,讓第一個學生完成50米短跑,第二個學生完成立定跳遠,后三個學生一起完成50米接力的往返跑。這種游戲看似是一場精彩刺激的比賽,但是分解來看,每一個學生所完成的動作其實都是田徑競賽中的項目。曾經(jīng),每每和學生提起要訓練田徑項目,學生總是叫苦不迭,可是將這些項目包裝一下,換了種方式,學生卻樂在其中。同時,以游戲和比賽的方式進行田徑項目訓練,有利于學生在競爭中發(fā)揮自身實力,提高運動效率。平時的課堂上,很多學生每逢運動訓練總是偷懶,訓練效果很難達標,用這種形式讓學生進行訓練,他們會為了團隊的榮譽而斗志高昂,奮勇拼搏,使得運動效果與教學效果都得到了顯著優(yōu)化。
綜上所述,在田徑運動項目的訓練中,教師應當重視并且合理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在這個基礎上轉變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將趣味引入課堂,為學生的體育中考蓄力,也為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