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暢,鞠智琪,胡懋森,馬艷穎
(曲阜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山東曲阜 273165)
漫威成立于1939年,前身為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2010年9月中文名正式確定為漫威。漫威自創(chuàng)立以來已經創(chuàng)造出7 000 多個人物角色,其形象幾乎囊括了美國各個社會階層的人士——有以鋼鐵俠為代表的大資本家;有以美隊、蜘蛛俠和蟻人為代表的中產階級,包括科技管理人員、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以及IT 藍領;也有以綠巨人和冬兵為代表的貧困流浪階級[1]。漫威中不同形象,也代表了美國不同階層的價值觀念[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中國社會中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從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戰(zhàn)略任務開始,黨和國家一直重視并多次進行了任務部署。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更應密切關注影響其價值觀形成的影響因素[3]。因此,本文對漫威電影傳播與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塑造的關系進行研究。
以往的研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漫威電影獨特的吸引力以及其蘊含的內在觀念。
從馬斯洛動機理論來看,漫威電影中展示的精彩紛呈的平行宇宙,極大地滿足了青少年的精神需求,深深地吸引著青少年。馬斯洛動機理論是指,動機是促使個體發(fā)生行為的內在力量,并且動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本需要,另一類是成長性需要,要從低層次的基本需要到高層次的成長性需要逐級上升。李梓玉[4]等人認為,看似獨立的各部漫威電影相互暗示、鋪墊,描繪出一個更為龐大、系統(tǒng)的平行宇宙,構造出一個完整宏大的世界觀,這種電影史上的首次嘗試和新鮮刺激的設定深深吸引著觀眾。同時超級英雄的平民化給觀眾希望和動力,戲劇性的展現(xiàn)充分滿足了觀眾對世界的探求欲,促使大量的年輕人追捧漫威。影片將社會生活中常見的挑戰(zhàn)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的行為,以及在面對這種行為時人性的反應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更加貼近于社會生活,因此其表達觀念也更加深入人心[5]。
從跨文化要素來看,戚嘉任[6]認為跨文化元素可以拓寬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群體。以《雷神》為例,雷神原型取自北歐神話,其銀盔紅斗篷的形象也極具北歐神話的特點,他的武器和盔甲都是冷兵器時代的產物,整體參考了歐洲冷兵器時代騎兵的裝扮。而且《雷神》的導演肯尼思·布萊納格正來自北歐與西歐交界的北愛爾蘭,自然能夠合歐洲觀眾的胃口。同樣,為了開拓廣大的中國市場,近年來漫威電影不斷加入中國元素,如在美國唐人街取景,加入眾多中國面孔的《永恒神族》是由中國導演趙婷執(zhí)導,迎合了中國觀眾心理。這些符號憑借著接近性和相關性原則,成功地拉近了漫威與中國觀眾的心理距離,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跨文化的傳播障礙,從而成功開拓中國市場。本著構思精巧、態(tài)度嚴謹、極少觸碰各地文化禁忌的態(tài)度,漫威電影拓寬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群體[7]。
從其鮮明的個人英雄主義觀念來說,張文婷等人通過探究分析好萊塢英雄主義電影的根源和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特點與文化,提出個人英雄主義是漫威電影價值觀的主要組成部分。認為漫威電影不僅具有良好的商業(yè)價值,而且也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因為商業(yè)化帶來的巨大影響力,以個人英雄主義為代表的觀念不僅滲透到美國人的價值觀中,也將傳播到全世界。因此,引導我國青少年更加明確地認識到國外社會文化中的積極部分,辯證地對待個人英雄主義給社會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顯得尤為重要[8]。然而,之前的研究的不足也很明顯,其研究群體范圍較廣,且很少有研究詳細地探討漫威電影對價值觀的具體影響。所以本研究將集中在價值觀念正在發(fā)展和形成的青少年的范圍內,詳細地探索漫威電影傳播與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塑造的關系。
本文以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為依據[9]。班杜拉把觀察學習的基本含義界定為“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結果而習得某些新的反應的學習”,即通過觀察他人的某種新行為,獲得示范行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導學習者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行為的過程,特別是在社會情境中的社會行為與價值的學習中,觀察學習是主要形式。在該理論中,以波波玩偶實驗[10]最具代表性:實驗使兒童分別觀察到成人榜樣的攻擊性行為與非攻擊性行為,隨后將兒童置于沒有成人榜樣的新環(huán)境中,并發(fā)現(xiàn)目擊攻擊行為的兒童更容易獲得攻擊行為。也就是說,即使沒有明確的教學,兒童和青少年也可以在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通過不斷模仿來獲得新的觀念和行為。因此,在青少年獲取價值的時候,會受到各種環(huán)境的影響。而電影作為多媒體時代極具影響力的宣傳工具,青少年在觀看時比較容易直接感受、學習到影片中的理念,潛移默化地接受其中的價值觀并付諸實際行動中。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和隨機訪談法,研究目的是了解漫威電影是否對中國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造成了影響,如果造成了影響,哪些元素更為顯著。首先將核心價值觀中的觀念,用更加接近生活的詞語將其具體概括為個人英雄主義、集體主義、團隊合作、崇尚自由、遵循規(guī)則、善良、愛國主義、人定勝天、命運天定、敬業(yè)和誠信友善,并以“您是否感受到漫威電影中展示出的**觀念,并對您的價值觀產生影響?”的形式將其制作成題目。并將年級、喜愛程度、觀看集數(shù)、正負面影響等題目也歸入問卷中,以研究不同群體青少年受到漫威電影影響的程度。同時,問卷提供漫威系列全部電影的名稱,以方便答題。在完成問卷調查后,根據問卷答案,對青少年進行隨機訪談,根據被詢問者的答復搜集客觀的、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來整理獲得有關青少年對漫威電影的深入看法。
將問卷發(fā)放到小學和初中,發(fā)放300 份,回收218 份,因空白作答剔除無效問卷3 份,共保留有效數(shù)據215 份,有效回收率為71.7%。最后錄入數(shù)據,以備分析。
將數(shù)據錄入電腦,轉化為電子格式。使用SPSS 25 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如表1所示,觀影少年所讀年級和價值觀中的“愛國主義”呈現(xiàn)出如下現(xiàn)象:雙方采集的個案數(shù)都是215,相關系數(shù)為0.220〉0,說明兩者呈正相關;Sig.(雙尾)為0.001〈0.01,說明在0.01 級別(雙尾),相關性顯著,相關分析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正相關是指一個變量增長,另一個變量也跟著增長。兩個變量變動方向相同,一個變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變化時,另一個變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變化。在這里可以解釋為:隨著年級的升高,青少年感知到并受“愛國主義”觀念影響越深刻;隨著年級的降低,青少年感知到并受“愛國主義”觀念影響越微弱。
表1 愛國主義和所讀年級的相關性
如表2所示,觀影少年所讀年級和價值觀中的“團結合作”呈現(xiàn)出如下現(xiàn)象:雙方采集的個案數(shù)都是215,相關系數(shù)為-0.203〈0,說明兩者呈負相關;Sig.(雙尾)為0.003〈0.01,說明在0.01 級別(雙尾),相關性顯著,相關分析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負相關是指一個變量增長,另一個變量降低。兩個變量變動方向相反,一個變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變化時,另一個變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變化。在這里可以解釋為,隨著喜愛程度的增加,青少年感知到并受“團隊合作”觀念影響越微弱;隨著喜愛程度減少,青少年感知到并受“團隊合作”觀念影響越深刻。
表2 喜愛程度和團隊合作的相關性
如表3所示,觀影少年觀看集數(shù)和價值觀中的“團結合作”呈現(xiàn)出如下現(xiàn)象:雙方采集的個案數(shù)都是215,相關系數(shù)為-0.154〈0,說明兩者呈負相關;Sig.(雙尾)為0.024〈0.05,說明在0.05 級別(雙尾),相關性顯著,相關分析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這里可以解釋為:隨著觀看集數(shù)的增加,青少年感知到并受“誠信友善”觀念影響越微弱;隨著觀看集數(shù)的減少,青少年感知到并受“誠信友善”觀念影響越深刻。
表3 誠信友善度與觀看集數(shù)的相關性
4.1.1 愛國主義和觀影者所在年級呈正相關
愛國主義的觀念在漫威電影中從不缺乏體現(xiàn),也給青少年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國隊長作為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精神代表,愛國主義就是這種美國精神不可或缺的組成之一。就拿《美國隊長》中最經典的片段來說:菲利普上校引發(fā)了一顆手雷扔到正在進行訓練的新兵列隊中,在所有人慌忙逃竄時只有瘦小的羅杰斯撲了上去,用身體壓住了手雷,然后扔到遠處。還有羅杰斯坎坷的參軍歷程:羅杰斯一開始因為身體條件不達標,而將成為“紐約唯一不用參軍的人”,但是他仍然想通過在征兵簡歷上造假的方法來投身軍隊,報效國家。這些劇情使青少年的愛國之心與之產生共鳴,增強了青少年的愛國主義觀念。隨著青少年年級的增長,他們更能解讀到影片背后所蘊含的愛國情誼和奉獻精神,因此年級和愛國主義呈正相關。
4.1.2 喜愛程度與團隊合作呈負相關
漫威電影的團隊合作觀念雖有體現(xiàn),如復仇者聯(lián)盟的建立,就是讓大家團結起來共同保衛(wèi)地球,但眾所周知,漫威英雄大多都是憑借著一己之力來打敗敵人的。例如,蜘蛛俠經常對付比自己身體大很多的怪物,《復仇者聯(lián)盟1》中,由于能量傳送門的開啟,外星侵略者不斷涌入,鋼鐵俠為了阻止這一局面,孤身一人抱著一顆核彈飛向外太空基地。這些都彰顯了極高的個人英雄主義,即憑借個人能力拯救全世界和全人類的英雄壯舉。電影的種種名場面為青少年創(chuàng)設了憑借自己努力而拯救世界的美好藍圖,但又因其過于美好而脫離現(xiàn)實,不利于青少年團隊合作觀念的形成。并且對其喜愛程度越高,青少年對其中的個人英雄主義就越崇拜,也就越不喜歡團隊合作。
4.1.3 誠信友善度與觀看集數(shù)呈負相關
漫威電影中的誠信友善觀念的體現(xiàn)次數(shù)也是較少,并且影片中的其他非誠信友善的觀念也給青少年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比如,雷神的弟弟洛基,作為神域中的“詭計之神”,他內心復雜而極具變化性,因為沒有得到父親的重視,他變得亦正亦邪、喜怒無常,在試圖統(tǒng)治和控制王國的時候,給人留下了深刻的破壞和荒誕的印象。還有漫威電影中反復出現(xiàn)的打斗、欺騙、爭吵以及毀滅性的攻擊,都對誠信友善的觀念造成了沖擊,不利于青少年感受到生活中的積極方面,反而增強了青少年的攻擊和破壞欲望。隨著觀看集數(shù)的增加,其中的破壞觀念就會潛移默化地印刻在青少年觀念里,并對誠信友善的價值觀造成沖擊。
基于如上原因,青少年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應當按照習總書記的“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3 個要求,加強對核心價值觀的感知和認可,使其在心中牢牢扎根。
4.2.1 明大德
“大德”,即盛美之德(《辭典》)。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唯有對自己家園、民族以及文化有著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將自己融入愛國主義的熱忱中,才能明了大德,通曉核心價值觀的真諦。
4.2.2 守公德
公德,是有關社會公眾的安寧和幸福的重要方面,是公眾之德、工作之德、社會之德。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面,“大德”是國家之德,而“公德”就是對社會、公民之德,實際上就是維護社會團結的準則[11]。
4.2.3 嚴私德
私德,與公德相對,是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個人生活中的道德規(guī)范。嚴修私德,需要我們遵循著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思想,在生活中做到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澳姾蹼[,莫顯乎微”,在平凡、細微的事務中,真正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私德修行。
4.3.1 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學校應重視德育教學,引領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宣揚紅色文化,帶領學生參觀革命基地,觀看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影片。培養(yǎng)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明確我國國情,明確與資本主義的差別,讓青少年理解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確性。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青少年更多地接觸我國的文化瑰寶,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
4.3.2 加強青少年集體主義教育
培養(yǎng)青少年集體榮譽感,增加其主人翁意識,使具在集體中施展才華、增長才干,與集體融為一體。真正做到關心集體的榮譽,維護集體的利益。在平時,積極通過正確的輿論培養(yǎng)青少年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互惠共通、互利共贏。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團隊合作,在互相磨合之中,學會信任、包容和謙讓,感受團隊合作成功后的榮譽感,從而樹立正確的集體觀念。
4.3.3 加強青少年誠信友善教育
青少年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人際交往是我們的重要任務。誠信友善,不僅是中華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要求。唯有加強誠信友善的教育,在生活中引導和踐行該理念,才能真正幫助青少年樹立言行一致、和諧相處的正確價值觀,為建設富強民主的社會主義強國,打下堅實且深厚的群眾基礎。
4.3.4 充分發(fā)揮網絡媒體的作用
現(xiàn)如今,網絡媒體成為青少年重要的社交媒介。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媒體,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讓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對青少年產生影響。比如,國家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表一些可以體現(xiàn)核心價值觀的黨史國事,用講故事的方式完成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引導,用實際的事例深化核心價值觀對青少年的影響。也可以通過抖音發(fā)布短視頻,深度剖析漫威電影中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幫助青少年辯證地看待漫威電影。
漫威電影在給予青少年酣暢淋漓的觀影體驗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傳達著不同種類的價值觀念——這些觀念既有積極方面的影響也有消極方面的影響。青少年們大多都處在價值觀塑形的關鍵時期,因而我們應當積極地采用正確的方式讓外來文化成為內化力量,辯證地引導青少年對漫威電影中的價值內容進行有選擇地吸取,從而讓青少年在快樂觀影的同時被正向、積極的價值觀念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