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靖 李艷茹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710119)
大型體育賽事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文化,是體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播體育文化的重要途徑,而城市體育文化既承載著城市文化的發(fā)展,也體現(xiàn)著城市文化的繁榮,在城市中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能為城市體育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其所發(fā)揮的文化功能也日漸凸顯。西安市作為第十四屆全運會的舉辦城市,舉辦此次全運會提高了西安市民體育文化意識,健全了西安市體育公共服務體系,貫徹落實了群眾體育政策;城市體育現(xiàn)代文明水平顯著提升,城市體育精神凝聚力明顯增強;促進了西安市體育文化發(fā)展,推動了城市體育文化特色建設,對提高城市體育文化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該文以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體育文化發(fā)展的影響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wǎng)絡文獻檢索,期刊網(wǎng)絡查詢等多種方式,搜集與大型體育賽事和城市體育文化相關文獻,獲取相應的資料,為該文的撰寫提供理論基礎。
1.2.2 邏輯分析法
該文在查閱整理相關文獻和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運用邏輯分析法,總結、歸納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體育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并給出相應的建議。
1.2.3 訪談法
就西安市舉辦第十四屆全運會,給城市體育文化發(fā)展帶來影響,對部分西安市民和體育專家進行了訪問,了解其對西安市主辦此次全運會的看法與感受,總結其提出的問題與建議。
2.1.1 大型體育賽事
大型體育賽事一般指國際或國內(nèi)各種大型的、綜合性的或單項的運動競賽。與一般性體育賽事相比,大型體育賽事級別高、規(guī)模大、投資多。
全運會是大型體育賽事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簡稱全運會,全運會是我國國內(nèi)水平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舉辦全運會是我國體育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同時也被各個省市定位為建設城市體育文化的重要工程。2021 年9 月15 日,第十四屆全運會在陜西省西安市奧體中心體育場隆重開幕,于同年9月27日晚圓滿閉幕。
2.1.2 城市體育文化
城市體育文化是指人類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及從外界吸收的與體育相關的思想、準則、文化等思想價值觀念及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體現(xiàn)在城市體育物質(zhì)文化、體育精神文化以及體育制度文化方面,即體育認識、體育情感、體育價值、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體育管理、民間傳統(tǒng)體育繼承等方面。
2.1.3 大型體育賽事與城市體育文化的關系
研究表明,大型體育賽事與城市體育文化發(fā)展關系密切,這是因為大型體育賽事與城市體育文化發(fā)展之間有著較高的共生密度,二者的共生單元數(shù)量較多。
大型體育賽事是體育文化的重要載體,從前期的申辦、籌辦,再到后期的舉辦,這一過程不僅能增強主辦城市的經(jīng)濟發(fā)展動力,提高城市基礎設施水平,改善城市形象與市民精神風貌。更重要的是,通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能顯著增強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城市獨有的深厚體育文化底蘊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重要保障,為賽事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支撐。與此同時,大型體育賽事中包含的體育文化依托城市體育文化得到了完美展現(xiàn),二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輔相成。
2.2.1 提升城市體育物質(zhì)文化
城市物質(zhì)文化是指可以被具體感知到的事物。在城市中,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夠為主辦城市帶來豐富的體育物質(zhì)文化。第十四屆全運會共有場館53個,西安市為此次全運會提供體育場館26個,占“十四運會”體育場館總數(shù)量的49%,其中新建和改造體育場館8個。為達到高質(zhì)量、高標準的基礎設施要求,保障“十四運會”的順利舉辦,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西安奧體中心得到全面應用。例如,大氣電場儀、X 波段相控陣雷達的安裝,氣象預報預警、智慧服務系統(tǒng)的建立,這一系列技術實現(xiàn)了場館對實時天氣狀況的掌控。此次“十四運會”,可通過手機數(shù)據(jù)端觀看賽事,不再受視角的影響,極大地提升了場外觀眾的賽事體驗感,充分彰顯了舉辦城市體育物質(zhì)文化實力強大。
在籌辦第十四屆全運會的過程中,“十四運會”組委會嚴格按照《陜西省全運惠民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積極響應國家惠民政策,協(xié)同推進健身設施、健身活動、場館開放等惠民工程。例如,被居民稱為“城市中央公園”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全民健身園區(qū)全面提升;八百里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長廊(渭南段)的建成投用,為西安市民提供了更高質(zhì)量的體育健身場所,健全了城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進一步滿足了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
大型體育賽事后期,體育場館設施的運營以及合理有效地利用與城市體育文化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十四運會”完美落下帷幕,陜西省體育局隨即召開了“十四運會專題博物館建設”專題會議,會議表示將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的體育博物館建設成為具有地方特色、弘揚地方體育文化、國內(nèi)一流的綜合性博物館,讓城市體育面貌煥然一新。但經(jīng)實地調(diào)查和訪問結果顯示,“十四運會”西安市部分體育場館在選址方面存在選址不合理、與項目人群契合度不高、利用率較低的問題,甚至存在棄用的可能性,致使大型體育賽事所發(fā)揮出的體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縮減。
盡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十四運會”所蘊藏的體育功能未能充分展現(xiàn),但“十四運會”的舉辦為西安市留下了大批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極大地豐富了西安市的體育物質(zhì)文化,促進了城市體育文化的持續(xù)發(fā)展,推動了《全民健身計劃》的深入貫徹。
2.2.2 增強城市體育精神文化
城市精神文化是文明素養(yǎng)和道德理想的綜合反映,是意志品格與文化特色的精確提煉,是生活信念與人生境界的高度升華,是城市居民認同的精神價值與共同追求。城市體育精神文化是城市體育文化的靈魂,是城市居民體育的精神源泉,是城市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對城市的發(fā)展具有導向作用。
2021 年8 月16 日,“十四運會”火炬?zhèn)鬟f活動在陜西西安舉行,火炬?zhèn)鬟f活動的起點和終點都設置在了西安市,極大地肯定了舉辦城市體育文化的軟實力,有利于增強城市居民體育精神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城市中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夠吸引大量的觀眾前來觀看比賽,其中包括大量當?shù)爻鞘芯用?,西安市居民在觀看體育比賽過程中,通過切身感受體育魅力,能夠很好地提高其體育文化素養(yǎng)和體育意識,引導其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呈現(xiàn)出良好的城市體育精神風貌。同時,還會吸引眾多其他地區(qū)的體育愛好者前來觀看比賽,是展示城市體育精神面貌、傳播城市體育精神文化的絕佳機會,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有效增強城市體育文化自信。
同時,“十四運會”的順利舉辦離不開幕后志愿者的無私奉獻,他們默默地為“十四運會”保駕護航,西安市高校大學生積極報名參加志愿者活動,用最美的青春見證這場意義非凡的體育盛宴。體育精神文化具有強大的輻射效應,使大學生志愿者耳濡目染地將團結拼搏的體育精神內(nèi)化于心,有助于提高西安市大學生的精神凝聚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陜西省體育健兒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賽場上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在“十四運會”田徑項目女子20 公里競走團體決賽中,陜西隊獲得冠軍,這是陜西田徑隊在“十四運會”田徑項目中獲得首金;陜西“00后女飛人”馮璐璐以小組第二的優(yōu)異成績成功挺進百米決賽。運動員在賽場上不懈奮斗、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體育精神鼓舞著城市居民,潛移默化地幫助城市居民營造了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因此,在大型體育比賽中,運動員展現(xiàn)出來的體育精神對主辦城市體育精神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對市民訪問時,大部分市民認為,西安舉辦此次“十四運會”,給市民生活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為西安市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體育氛圍,且大部分市民認為西安舉辦“十四運會”提高了市民對體育運動的認識,帶動了市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但也有一少部分人認為,西安舉辦“十四運會”對其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如在“十四運會”馬拉松項目舉辦期間,對鐘樓盤道、雁塔西路等主路段分時分段進行交通管制,對市民的正常出行造成了影響。盡管此次全運會在某些方面給西安市市民帶來了不便,但其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遠大于消極影響,在城市中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終歸是利多弊少。
2.2.3 完善城市體育制度文化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就是制度。大型體育賽事是一項高標準、嚴要求的活動,在城市中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與之相關的政策和規(guī)則。這不僅是對一座城市體育制度的考驗,更是對城市體育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
因此,為保證“十四運會”的順利舉辦,西安市主動加強與國家體育總局溝通交流,增強賽事風險控制管理,確保賽事組織運行安全可靠,積極學習各項目組織運行的工作方案與流程。在賽事組織方面,加強各組織機構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各項目競委會按照競賽組織規(guī)程,高效推進賽事前期籌備工作,實時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細化競賽流程、場地設備、安全保障等環(huán)節(jié)工作。在賽事管理方面,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運動員的報名與制證、賽程、成績統(tǒng)計等信息進行自動編排,提高了運動員制度管理水平,完善了城市體育制度文化,為建立完整的競賽制度奠定了基礎。西安市作為舉辦城市,投入眾多的人力、物力,積極籌備“十四運會”,諸多體育賽事活動也相繼產(chǎn)生,政府引導體育社會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推進了西安市體育社會組織管理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同時,在舉辦“十四運會”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jīng)驗,為管理群眾體育和完善體育基礎設施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有利于推動群眾體育的發(fā)展,深入貫徹“全民全運,同心同行”的辦賽理念,提升城市居民運動參與感和體驗感。
實踐證明,城市體育制度的不斷改進與完善,有利于提升西安市賽會組織管理和服務保障水平,有利于讓城市居民切實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有利于進一步展示城市風貌,凸顯城市精神。西安市作為“十四運會”的舉辦城市,積累了大量的辦賽經(jīng)驗,完善了城市體育制度,為陜西建設體育強省,打造體育賽事名城奠定了堅實基礎。經(jīng)過“十四運會”的歷練,西安市的綜合管理水平、各部門互相配合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1)大型體育賽事與城市體育文化發(fā)展之間是互為依托、相互影響的。對于舉辦城市來說,政府的支持、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強大的城市經(jīng)濟實力以及豐富的人力資源為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大型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也能給舉辦城市帶來眾多新的發(fā)展機遇。
(2)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能夠提升城市體育物質(zhì)文化、增強城市體育精神文化、完善城市體育制度文化、加強政府和民眾的體育文化認同,推動城市體育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3)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過程中,不僅能進一步發(fā)展和培養(yǎng)現(xiàn)有運動員,還能發(fā)掘潛在性體育人才,不斷提高運動員競技體育水平,促進我國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的提升,為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依據(jù)實際情況來看,體育賽事與城市體育文化互利共贏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結合相關的調(diào)研意見,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西安市應多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同時需要城市依據(jù)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體育賽事的層次開發(fā),將城市特有的歷史文化融入體育賽事中,加大政府投入,充分發(fā)揮政府職能和市場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體育場館選址合理性。
(2)相關部門要根據(jù)體育賽事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建設的思路和要求,積極探索,不斷優(yōu)化體育賽事各生產(chǎn)要素的策略,完善體育賽事制度化建設,提高賽事后期體育場館設施的有效利用率,努力構建連續(xù)共生的理想發(fā)展模式,為大型體育賽事與城市體育文化更好地融合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