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龍 王喜明 賀 勤 王 磊 邵 偉
(1.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藝術(shù)設計學院,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2.宿遷禾記木制玩具有限公司,江蘇 宿遷 223701)
楊樹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種植,并且由于其對環(huán)境和社會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與人類息息相關[1-4]。由于“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近60%的木材都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其中,俄羅斯、新西蘭和美國是我國主要的木材進口國。近幾年,許多國家都開始實行了限制木材出口的政策,導致木材進口的難度越來越大,特別是原木的進口。而我國人工林蓄積量位居世界第1位,如果能利用人工林木材代替天然林木材,那么將對緩解我國木材資源短缺問題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5-6]。人工林木材通常具有材質(zhì)松軟、材性較差、易變形等特點,一定程度限制了其應用范圍,應通過一定的改性方法提高其強度等性能,進而使其能夠較好地替代天然木材進行使用[7-10]。
此外,人工林楊樹木材在干燥過程中存在彎曲、皺縮等現(xiàn)象[11-14]。皺縮通常是由于針闊葉材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變使木材收縮,進而使木材損失量增加[15-19]。木材在發(fā)生皺縮現(xiàn)象的同時會導致木材表面開裂,木材的強度顯著降低[20-21]。木材皺縮的原因較多,一是木材干燥過程中由于含水率梯度的原因從而產(chǎn)生應力導致木材皺縮;二是木材毛細管壓力在自由水移動過程中形成動力導致木材皺縮[22-24];三是木材細胞壁微孔尺寸發(fā)生改變時會產(chǎn)生靜壓力導致木材皺縮,木材皺縮一般會發(fā)生在木材纖維飽和點以上,木材的皺縮率與木材體內(nèi)的飽水性呈正相關[25-27],通過改變外界環(huán)境如溫度的變化可以對木材皺縮進行一定程度的皺縮恢復[27],皺縮恢復工藝的研究為人工林木材合理利用以及有效節(jié)約木材提供理論基礎,本文根據(jù)前人研究成果,將皺縮木材在不同溫度和時間條件下進行恢復試驗,觀察其弦徑向恢復性能與含水率的關系。
北京楊(Populus×beijingensisW. Y. Hsu)試材,采自呼和浩特郊區(qū)苗圃,取紋理通直,無變色腐朽等缺陷的木材部分。
如圖1所示,將楊木鋸解成500 mm ×100 mm ×50 mm(縱向×弦向×徑向)的板材,放入溫度為(103±2) ℃的恒溫鼓風干燥箱中,烘至絕干。取出后,測量試件的弦向尺寸、徑向尺寸、重量。之后試樣被放入真空加壓馬弗爐中,飽和蒸汽被通入其中,通過改變馬弗爐室內(nèi)溫度以及不同時間進而得到皺縮恢復試樣(試樣參數(shù)見表1),處理后的試樣被測量其含水率變化、徑向尺寸變化率以及弦向尺寸變化率。試驗數(shù)據(jù)被采用SAS 9.2統(tǒng)計軟件擬合一般線性模型,并采用方差分析。
圖1 木材皺縮恢復試件Fig.1 The wood sample of shrinkage recovery
表1 木材皺縮恢復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表Tab.1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parameter table of wood shrinkage recovery
根據(jù)表2 數(shù)據(jù)建立模型,可以發(fā)現(xiàn)試樣變化率置信度均在0.000 1 之下。可以判斷皺縮工藝擬合的數(shù)據(jù)模型是合理的。由表3 數(shù)據(jù)計算結(jié)果可知,試件的皺縮恢復工藝三項數(shù)據(jù)指標均為顯著。
表2 木材試樣擬合度分析結(jié)果Tab.2 The verified model result of wood sample
表3 不同參數(shù)指標對試樣皺縮恢復工藝的顯著性結(jié)果Tab.3 The significant resul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specimen shrinkage recovery process
根據(jù)表3結(jié)果可知,溫度和時間這兩個因子在皺縮恢復工藝中對含水率變化率、徑向尺寸變化率以及弦向尺寸變化率均有顯著影響。在時間與溫度的交互影響中,對徑向尺寸變化率影響不顯著,弦向尺寸變化率最明顯,對含水率變化也有明顯影響。通過進一步分析,得到以下結(jié)果。
表4列出了不同因子各水平對恢復性能的影響,可以看出,在溫度的影響中,80 ℃的弦向尺寸變化率比60 ℃得到顯著提升,由0.541%提升到1.397%,而100 ℃比80 ℃的弦向尺寸變化率雖然也有增大,但與60 ℃到80 ℃的變化率相比不顯著,只提高到1.650%。同時可以看到,處理溫度由60 ℃提高到80 ℃時,徑向尺寸變化率由0.898%提高到1.131%,變化不顯著;而100 ℃時達到1.501%,變化顯著。含水率影響中,60、 80 ℃和100 ℃三個水平區(qū)別顯著,分別為4.185%、9.145%和10.752%。
表4 不同因子各水平皺縮恢復效果Tab.4 The recovery effect of different factors at different levels
同時由表4可以看到,在時間影響中,2、4 h和6 h處理的弦向尺寸變化率分別為0.683%、1.235%和1.670%,三水平變化顯著。4 h處理的徑向尺寸變化率較2 h處理由0.901%提高到1.218%,二者區(qū)別顯著。6 h處理的徑向尺寸變化率達到1.411%,與4 h處理比較,變化不顯著。含水率變化中,2、4 h和6 h三個水平變化顯著,分別為6.675%、8.127%和9.281%。
根據(jù)表5 數(shù)據(jù)繪制弦向變化率、徑向變化率和含水率變化圖,如圖2~4 所示。
表5 不同溫度各時間皺縮恢復效果Tab.5 The recovery effect of crinkl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time
圖2 不同溫度各時間試樣弦向變化率Fig.2 The tangential change rates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imes
如圖2 所示,試材的弦向尺寸變化率隨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大,存在一定程度的線性關系。80 ℃的弦向尺寸變化率較60 ℃時顯著增大,當處理時間為4 h時,相同時間不同溫度條件下100 ℃時的弦向尺寸變化率較80 ℃時增大不明顯,當處理時間為6 h時,100 ℃時的弦向尺寸變化率比80 ℃增加明顯,然而處理時間為2 h弦向尺寸變化率偏低。同時還可看出,60 ℃蒸汽處理2、4 h和6 h時,弦向尺寸變化幅度接近,分別為0.412%、0.543%和0.669%。80℃蒸汽處理時,4 h較2 h處理的弦向尺寸變化率明顯增大,由0.854%增大到1.568%;而6 h處理后,弦向尺寸變化只增大到1.767%,增幅大大降低。100 ℃蒸汽處理2、4 h和6 h時,弦向尺寸變化幅度明顯,分別為0.781%、1.594%和2.575%。
圖3 顯示試材的徑向尺寸變化率隨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大。80 ℃的徑向尺寸變化率較60 ℃時增大不顯著,100 ℃時的徑向尺寸變化率較80 ℃時顯著增大。同時還可看出,60 ℃蒸汽處理2、4 h時,徑向尺寸變化率由0.717%增大到0.846%;而經(jīng)過6 h處理后,徑向尺寸變化率達到1.131%,較80 ℃增大明顯。80 ℃蒸汽處理時,4 h較2 h處理的徑向尺寸變化率明顯增大,由0.762%增大到1.253%;而6 h處理后,徑向尺寸變化只增大到1.378%,增幅大大降低。100 ℃蒸汽處理2、4 h和6 h時,徑向尺寸變化幅度接近,分別為1.223%、1.555%和1.724%。
圖3 不同溫度各時間試樣徑向變化率Fig.3 The radial change rates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imes
如圖4所示,木材試材的含水率變化率隨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大,變化顯著。60 ℃不同處理時間條件下含水率變化幅度接近,分別為4.060%、4.126%和4.367%。80 ℃蒸汽處理2、4 h和6 h時,含水率變化幅度顯著,分別為6.495%、9.017%和11.923%。100 ℃蒸汽處理時,4 h較2 h的含水率由9.468%增大到11.237%;處理6 h時,含水率增大到11.557%,較4 h處理變化不明顯。
圖4 不同溫度各時間試樣含水率變化Fig.4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imes
1)在溫度對恢復指標的影響中,80 ℃的弦向尺寸變化率較60 ℃得到顯著提升,100 ℃的弦向尺寸變化率也有所增加。同時,處理溫度由60 ℃提高到80 ℃時,徑向尺寸變化率變化不顯著,而提高到100 ℃時變化顯著。
2)在時間對恢復指標的影響中,經(jīng)過2、4 h和6 h馬弗爐處理后木材試樣弦向尺寸變化率顯著;在4 h和2 h的時間比較中,4 h較2 h處理后的試樣徑向變化率顯著提高,然而經(jīng)過6 h處理后的木材試樣徑向尺寸變化率增幅不大。
3)根據(jù)時間和溫度對恢復指標的交互影響,最優(yōu)處理工藝為100 ℃,6 h,而80 ℃,6 h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