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淑君 劉尚昕
老年便秘是指老年人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結或排便困難。正常人每天排便1~2 次,或1~2 天排便1 次,而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 次,并且排便費力,糞質硬結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約1/3 的老年人會出現便秘,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那么,老年人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才能預防?便秘如何治療?近日,本刊編輯部專訪了浙江醫(y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主任醫(yī)師陳新宇教授,請她為老年朋友們答疑解惑。
很多因素可以引起老年人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各不相同??偨Y來說,老年便秘主要有器質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以及藥物性便秘三種。
導致老年人器質性便秘的原因主要是疾病,常見的有腸道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電解質紊亂、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心臟疾病等。
功能性便秘是相對于器質性便秘而言,當經過檢查卻找不到疾病原因,就歸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往往是由于腸道動力不足導致,大便在結腸里待久了,水分就會被吸干,造成大便的干硬。另外就是直腸排便反射遲鈍,大便來到直腸肛門口了,人也沒有便意,或者解大便的時候盆底肌肉力量不夠。
老年人服用的一些藥物也會導致便秘,比如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抗膽堿能藥物、抗震顫麻痹藥、非甾體抗炎藥、含碳酸鈣或氫氧化鋁的抗酸劑、鉍劑、鐵劑、利尿劑及某些抗菌藥物等。
另外,一些其他因素也會引起或加重便秘,比如液體攝入減少、飲食中纖維素攝入減少、活動量減少等都是便秘的危險因素。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很多,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在排便費時費力的情況下容易引起腦出血、心肌梗死等危險事件發(fā)生。同時硬的糞石會引起腸梗阻、腸壁潰瘍甚至腸穿孔等;長期用力屏氣解大便會引起痔瘡、脫肛等;長期便秘使得致癌物質濃度升高,可增加患者結腸腫瘤的風險;長期服用番瀉葉等蒽醌類瀉藥,還容易發(fā)生結腸黑變病。便秘還會影響老年人的情緒,比如引起失眠、焦慮、抑郁等,影響生活質量。
確診便秘需要至少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之一:一是排便的頻率,每個星期排便次數要少于3 次;二是大便性狀,大便干硬,有時像羊大便一樣一粒粒的;三是排便很費力,解大便特別用力才能像擠牙膏那樣擠出一點點,甚至需要用手去按壓肛門、摳大便才能解出;四是排便不盡感,排完了感覺還有大便。老年人便秘很常見,患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
便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應調整為:足夠的膳食纖維攝入、足夠的水分攝入、合理運動、建立正確的排便習慣等。
首先,老年人需要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不低于25 克/天),比如新鮮的蔬菜瓜果等。有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口感較差,可以通過烹飪加工改變口感,也可以在市場上買一些膳食纖維補充劑。
【專家簡介】
陳新宇,消化病學碩士,浙江醫(yī)院副院長。曾任浙江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門診部主任、醫(yī)務部主任。兼任中華醫(yī)學會老年醫(yī)學分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女醫(yī)師協會老年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衛(wèi)生信息與健康醫(yī)療大數據學會老年醫(yī)學大數據專委會常委,浙江省醫(yī)院協會患者安全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yī)師協會老年醫(yī)學科醫(yī)師分會會長,浙江省醫(yī)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消化病學分會委員及動力學組委員,浙江省安寧療護指導中心主任,浙江省老年醫(yī)學聯盟副主席。《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志》《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編委;在《中華消化雜志》《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30 余篇,論著5 部。曾因G20 杭州峰會保健工作的突出貢獻榮獲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頒發(fā)的“G20 優(yōu)秀工作者”證書,因“712”爆炸案的突出貢獻獲得“最美天使獎”。
第二,便秘老年人要有定時和主動飲水的好習慣,每天的飲水量大約1500~1700 毫升,每次50~100 毫升,推薦飲用溫開水或淡茶水。
第三,老年人需要適當合理的運動鍛煉,散步、太極拳等都可以,避免長期坐著。
第四,老年人要有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排便,養(yǎng)成排便的生物鐘。建議在早上起床后或者早餐后嘗試排便,排便時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讀書、看報紙、聽廣播或玩手機等。
除了調整生活方式,醫(yī)生還有很多方法治療便秘。主要包括藥物治療、中醫(yī)治療、精神心理治療、認知功能訓練、生物反饋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藥物治療包括容積性瀉藥(歐車前、麥麩等)、滲透性瀉藥(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刺激性瀉藥(比沙可啶、蓖麻油、蒽醌類藥物等)、潤滑性藥物(甘油、液狀石蠟等)、促動力藥(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以及微生態(tài)制劑等。中醫(yī)治療包括中藥、針灸、推拿等。藥物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不建議自行服用。對于非常嚴重的頑固性便秘患者,最后還可以考慮采用手術治療的手段,但需要多學科充分評估后開展,非必要不手術。
很多老年人認為便秘是小事情,自己買點藥吃吃或者打打開塞露就行。但因為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建議老年人出現便秘時去醫(yī)院綜合評估后,聽取醫(yī)生建議或接受醫(yī)生的治療。當出現以下一些報警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如出現大便帶血,無論黑色便還是鮮紅色便;臉色、嘴唇變白或頭暈、乏力等貧血表現;食欲、體重突然下降明顯;腹痛、腹脹明顯,腹部摸到有包塊;大便性狀突然變細,大便次數突然變多等排便習慣改變。另外,有腸道息肉、腫瘤、炎癥性腸病等家族病史的老年人,出現便秘更須及時就醫(yī)。
很多老年人片面地注重飲食在治療便秘中的作用,比如過量進食雜糧、水果、蔬菜、粥類等,同時又減少米面主食的攝入。減少攝入主食,大便形成會變少,排便反射減弱反而加重便秘;適當多吃雜糧和水果蔬菜是正確的,但是把雜糧和水果蔬菜等當主食的話,也是不可取的。膳食纖維是腸道不能吸收的物質,攝取過多會影響腸道消化功能。在飲食上,老年人還是要遵循均衡飲食的原則。只要做到飲食均衡,然后按上文中所說的調整生活方式,再配合醫(yī)生的建議和治療,老年便秘就會有改善,生活質量也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