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菲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大同市天陽盆地地下水置換工程土建、安裝施工二標段為輸水隧洞工程,主洞線路總長3 424 m,無壓隧洞,馬蹄形斷面;工程等別為III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引水設計流量5.0 m3/s,近期年供水量3 000萬m3,遠期年供水量5 000萬m3,主要施工內(nèi)容包括土方開挖與回填、土方洞挖、支護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砌體工程、鉆孔與灌漿工程等。
主洞段樁號10+170—13+594段,洞長3 424 m,坡比為0.5‰;全部為土洞,斷面型式為馬蹄形。主洞洞身段處于地下水強滲流帶,圍巖類型為砂層圍巖,圍巖流動性強、可塑性差。傾斜的隧洞、疏松的土層、無粘結的砂層、松散體中強滲流等不利地質(zhì)條件疊加,導致隧洞施工難度增大。
支洞洞長484 m,坡比11%,位于馬蹄山北麓邊山地帶的洪積傾斜平原上。原設計的工程地質(zhì)部分描述比較簡單,實際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zhì)條件差,地下水情況復雜。支洞開挖過程中,部分區(qū)段地下水位升高至洞頂,隧洞全斷面整體充水。隨著隧洞的開挖,滲水、涌水逐漸增大,涌水量達到120~180 m3/h。
實際地下水位及涌水量,與預估出入較大。大量涌水導致洞內(nèi)的施工難度成倍增加,掘進速度慢,每月進尺很小,大量的人力物力用在抽排水上。
原設計洞內(nèi)排水,主要采用以排為主,防、排、堵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采用達西定律計算法計算,隧道洞室涌水量為10 m3/h,支洞主管路,采用1趟DN 50鋼管,配套5 kW污水泵,接力抽排至洞外;主洞主管路,采用1趟DN 25塑料管配套5 kW污水泵,排至交叉洞段集水井內(nèi)。但實際施工過程中因涌水量太大,為保證工作面各工序的正常進行,采用的抽排水措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具體抽排水方案調(diào)整如下:
集水井布設:正常情況下支洞斜坡道上每50 m布設一個小型集水井,集水井儲水容積一般不小于6m3,其中斜坡道200 m處的集水井,容積不小于80 m3;主支洞交叉口處布設一大集水井,容積不小于80 m3,作為主洞上下游排水匯集井。在隧洞單側(cè)或兩側(cè)設置排水溝,集水井附近設置一條橫向排(截)水溝,集中把滲水匯集入指定集水坑、井內(nèi)集中抽排至洞外。
在進行樁號13+415—13+355洞段開挖時,主洞掌子面出水采用1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50塑料管排至洞外,為一級排水。
在進行樁號13+355—13+294洞段開挖時,主洞掌子面出水采用2臺WQ25-60-5.5污水泵配置DN 50塑料管排至集水井(隨開挖掘進樁號變動),集水井采用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洞外,為二級排水。集水井至洞口段出水匯至集水井,采用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洞外,為一級排水。
在進行樁號13+294—13+097洞段開挖時,隧洞進口掌子面出水采用2臺WQ25-60-5.5污水泵配置DN 50塑料管排至2號集水井(樁號13+294),2號集水井采用1臺WQ25-60-5.5污水泵、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1號集水井(樁號13+355),1號集水井采用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洞外,為三級排水。
在進行樁號13+097—12+896.06洞段施工時,馬蹄山隧洞進口掌子面出水采用2臺WQ25-60-5.5污水泵配置DN 50塑料管排至3號集水井(樁號13+097),3號集水井采用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2號集水井(樁號13+294),2號集水井采用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1號集水井(樁號13+355)洞外,1號集水井采用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洞外,為四級排水。
在進行樁號0+130—0+174洞段開挖時,5號支洞掌子面出水采用1臺WQ25-60-5.5污水泵、1臺WQ70-40-15配置DN 50塑料管排至洞外,為支洞一級排水。
在進行樁號0+174—0+240洞段開挖時,5號支洞掌子面出水采用2臺WQ25-60-5.5污水泵配置DN 50塑料管排至集水井(隨開挖掘進樁號變動),集水井采用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洞外,為支洞二級排水。集水井至洞口段出水匯至集水井,采用2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洞外,為支洞一級排水。
在進行樁號5改支0+200—5改支0+250開挖時,掌子面出水采用2臺WQ15-15-3污水泵、2臺WQ25-60-5.5污水泵DN 50塑料管抽排至2號集水井(0+200),2號集水井采用3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洞外,為支洞二級排水。
在進行樁號5改支0+250—0+322開挖時,掌子面出水采用3臺WQ25-60-5.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3號集水井(0+245),3號集水井采用3臺WQ70-40-15污水泵配置DN 100鋼管排至2號集水井(0+200),再由2號集水井采用3臺WQ70-40-15污水泵排至1號集水井,再由1號集水井采用3臺WQ70-40-15污水泵排至洞外,為支洞三級排水。
各洞口排水鋼管配置見表1。
表1 各洞口排水鋼管配置
因合同中并無改變后的排水泵臺時費、排水管單價,下面進行排水泵臺時費、排水管道單價分析。見表2、表3。
表2 抽排水設備臺時單價分析 單位:元
表3 排水管路單價分析
各工作面實際抽排費用=∑各型號水泵單價×對應臺時總數(shù)+鋼管單價×長度
各隧洞實際排水費用共計341.66萬元,其中出口段145.44萬元,支洞196.22萬元。具體分析如下:
4.2.1 隧洞出口段實際排水費用隧洞出口段抽排水臺時及費用統(tǒng)計:5.5 kW水泵共20 068.16 h,15 kW水泵共30 507.2 h,臺時費為137.12萬元,見表4。
表4 隧洞出口段抽排水臺時及費用統(tǒng)計表
DN100鋼管合計700 m,單價為118.87元,費用為8.32萬元。隧洞出口段控制段抽排水費用合計145.44萬元。
4.2.2支洞段實際排水費用
支洞段抽排水臺時統(tǒng)計:5.5 kw水泵共20 292.32 h,15 kW水泵共45 275.6 h,3 kW水泵共3 705.6 h,臺時費為187.73萬元,見表5。
表5 支洞段抽排水臺時及費用統(tǒng)計表
DN100鋼管合計310 m,單價118.87元,DN150鋼管合計240 m,單價200元,費用為8.49萬元。支洞抽排水費用合計196.22萬元。
水工隧洞工程由于受水文地質(zhì)等未探明條件的限制,會出現(xiàn)一些不可抗力的設計變更,施工單位應積極聯(lián)系業(yè)主與設計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進行合理變更和財務預算,積極控制預算外開支。為保證工程質(zhì)量和工作面各工序的正常施工,應在施工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調(diào)整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