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華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適合幼兒的發(fā)展,所以在幼兒教學中,老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幼兒的性格,采用趣味化教學方式,幫助幼兒增長知識。同時,通過游戲教學可以充分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的團結精神,提高幼兒的協(xié)調能力和動手能力,全面地促進幼兒的成長,為其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作為幼兒教師,要積極地運用游戲化教學,使得幼兒可以快樂地成長。
首先,幼兒園里大多數都是已經可以進入托兒所但是未達到小學入學年齡的幼兒,他們正處于智力開發(fā)的時期,但是同時也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游戲教學的方式,讓幼兒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環(huán)境中?;顫姾脛訉е卵?guī)蹈矩的課堂是無法順利完成的,但是采用游戲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可以讓幼兒被新穎的教學環(huán)境所吸引,進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質量,豐富幼兒的知識與內涵。
僵化的課堂氛圍不適合培養(yǎng)和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幼兒園的幼兒處于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對事物的發(fā)展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能夠提高學習質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讓幼兒產生了約束感,師生之間不能良好地交流,不利于幼兒的發(fā)展,但是通過游戲教學可以更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得幼兒能夠潛移默化地與老師一起完成學習的任務,同時能夠提升學習質量。
游戲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有利于日后學習。幼兒園教學是為幼兒開啟走向知識的大門,幼兒通過這個門可以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幼兒園的教學方式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游戲教學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幼兒不斷地深入學習知識點。
在新時代的教學中,老師要構建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減輕學習的壓力,讓幼兒可以更好地學習知識。幼兒園要根據幼兒的天性和需求,在幼兒教學中引入各式各樣的游戲,如果老師使用方式不當,教學嚴肅有余、活躍不足,就會使得游戲程序化和任務化,失去了游戲的趣味性,使得幼兒不愿意在進行游戲,也無法感受到游戲的快樂。為了發(fā)揮游戲教學的作用,老師可以播放游戲的背景音樂和圖片,展示游戲的規(guī)則,給幼兒營造更加民主的氣氛,將幼兒吸引到教學中,從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當然,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運用生動有趣的話題為他們講述游戲的來歷以及趣味性,充分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得幼兒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要實現游戲活動組織教學,第一步必然是要設計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游戲規(guī)則,引導幼兒在規(guī)則之內有序地進行游戲。隨著我國對兒童教育的關注度不斷加大,教師在進行游戲的設計時,不妨參考網絡上其他教師的相關經驗,并根據本班孩子的個性特點、性格愛好等因素對游戲進行細微的調整與改進。教師尤其要注意,游戲必須要能夠使幼兒有參與其中的意愿,并能夠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參與不同的游戲,在幼兒逐漸適應了游戲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嘗試著將設計游戲的工作教給幼兒,讓他們都說一說自己的意見,由教師進行最終的歸納整理,編定成為屬于幼兒自己的游戲,幼兒在參與其中時自然會更加熱情,從而有效提升了教師的授課效率。教師需要明白,讓幼兒通過游戲活動組織進行學習并不意味著將主動權完全交到幼兒手中,部分幼兒天生性格內向,對集體活動缺乏參與熱情,有的可能理解能力較差,對游戲規(guī)則的掌握不夠熟練等,教師必須要在游戲進行的過程中鼓勵這些幼兒也能參與到活動中,在游戲中盡情發(fā)揮自我優(yōu)勢,并從游戲中汲取經驗,讓幼兒不僅能夠學習到基礎知識,也能通過游戲鍛煉個人的表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從而能夠在積極陽光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加強對游戲的規(guī)劃性,因為游戲的最終目的并不只是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快樂,游戲是以幼兒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成知識的傳遞,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不能本末倒置,而應該根據所要教授的知識以及幼兒個人的特點與興趣愛好對游戲過程進行具體規(guī)劃,并在游戲中觀察幼兒的反應,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游戲細節(jié),逐步提升教學效率。對游戲組織中的具體內容,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也要進行相應的規(guī)劃,比如在何種場地展開游戲教學、利用什么工具來代替游戲中所要使用的物品、幼兒在游戲中分別要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要達成怎樣的目標等,通過對多種因素的綜合考慮和有效利用,教師才能夠實現對幼兒游戲教學的最優(yōu)設置。
合理地使用游戲場所既可以保證幼兒的安全,也可以保證游戲教學的順利開展,所以在教學中,幼兒老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游戲,也需要選擇恰當的游戲內容,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發(fā)揮教學的作用,讓幼兒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游戲教學中,從而釋放和展示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組織幼兒在教室里進行游戲活動,充分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是如果參與拍球游戲和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就可以將幼兒帶到空間開闊的地方進行,使得幼兒可以充分地施展和活動。
任何階段的學習都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與實現價值,幼兒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學中,老師要關注幼兒的實際生活,設計一些與幼兒生活相適應的游戲,比如互換角色、超市購物等方式拉近生活與游戲的聯(lián)系,使得游戲可以增加體驗感和感悟,進而發(fā)揮游戲教學的作用,讓幼兒能夠充分地認識到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利用餐廳服務游戲,可以讓幼兒通過點餐和詢問的方式增強其交際能力與語言能力。角色互換可以讓幼兒感受不同角色的辛苦和不易,讓幼兒增加對他人的了解,進而可以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游戲教學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幼兒能夠參與到教學中,從而增強幼兒對生活的認識,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進而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
任何方式的教學都有著內在的目的,游戲教學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老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游戲,更好地實現教學的內容,增加幼兒知識的同時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促進幼兒的綜合發(fā)展。在進行剪紙游戲中,老師可以充分地講解藝術的發(fā)展史,讓幼兒了解剪紙的特點與特征,讓幼兒在游戲教學中感受剪紙的要領,從而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通過游戲教學可以發(fā)掘幼兒的潛力,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弘揚傳統(tǒng)的文化和藝術,讓幼兒感受到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讓幼兒可以更加全面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教學中老師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地發(fā)揮游戲教學的功能,完成教學的目標,讓幼兒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在游戲中融入游戲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模式,讓幼兒能夠夯實基礎知識。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多,游戲教學的內容也會隨之增加,幼兒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自信心,從而提升學習的效率。不但要在知識上進行融合,更要安排腦力和體力的鍛煉,采用問題思考和戶外實踐的方式促進腦力和體力的鍛煉,讓幼兒可以充分地進行思考,進而形成獨特的思考方式,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中幼兒是教學的主體,老師要充分地重視幼兒的主體性,并且要充分地激發(fā)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可以主動地進行學習與探索,從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質量。幼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輔助者,要輔助學生學習,而不是代替或者命令幼兒完成任務,否則就會讓幼兒產生抵觸的情緒,使得游戲教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老師在教學中除了要選擇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外,更要注意難度的遞進,幼兒多次失敗后就會降低自信心,如果一味地玩簡單基礎的游戲就會讓幼兒產生自負的情緒,所以老師要適當地提升游戲的難度,讓幼兒接受挑戰(zhàn),從而提高幼兒的思考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順利地開展教學,并且可以讓學生產生自豪感。
幼兒的特點是年紀比較小,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弱,實際的操作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在教學中老師可以設計簡單易懂的游戲,所設計的規(guī)則不能過于復雜,難度不能過于大,否則就會影響幼兒的自信心。當老師想要鍛煉幼兒的團隊精神的時候,可以設計多人幫對的游戲,提升幼兒的團隊精神。通過簡單的動手實踐活動,可以讓幼兒有效地提升實踐能力,讓幼兒可以激發(fā)手腦合作的能力,繼而可以提升幼兒的學習質量。老師可以將班級的幼兒分成對等的幾組,每個人準備好用紙箱構建的小車,在小車外貼上畫,游戲規(guī)則是讓一名幼兒站在車外推著車子向前走,直至走到另一名隊友的面前,拍手互換,看哪一個小組可以獲得最后的勝利,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團隊精神,還可以促進幼兒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
互動性是游戲教學的一種特質,在游戲教學中,幼兒、家長與老師要產生良好的互動形式。優(yōu)秀的游戲教育應該具有良好的氛圍,讓幼兒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老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地與幼兒溝通,了解幼兒的需求與基礎情況,并且為幼兒排憂解難,實現良好的互動,使得幼兒能夠開心地參與到游戲中,而不是被動地參與。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體現出游戲教學的價值,并且真正地開發(fā)游戲教學的作用,進而提升幼兒的自主意識,讓幼兒能夠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老師要積極地使用游戲化教學為幼兒構建良好且輕松的氛圍,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動力,使其愿意參與到教學中,從而促進幼兒教學的順利進行。
教師的游戲設計不能是天馬行空的,相反,它必須以多種現實的因素作為自己的參考。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時刻觀察學生對不同游戲環(huán)節(jié)的不同反應,并將學生的表現當作材料匯總起來,轉變成為自己的教學經驗,從而在今后更好地對游戲活動組織教學進行設計和改進。教師還要在課下和幼兒主動展開溝通交流,以親切的方式詢問幼兒對本堂課中所體驗的游戲的真實感受,并引導幼兒主動思考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教師想要提高游戲組織效率,就必須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發(fā)現、思考和解決問題,將幼兒的普遍需求與游戲的中心內容進行契合,運用幼兒獨特的表現能力和感受能力對游戲進行調整,讓幼兒能夠更好地通過游戲組織形式完成對知識的學習,不知不覺中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教師的游戲設計所針對的不只有幼兒,教師作為課堂的一分子,同時也要參與到游戲的進行當中。當教師在對自己的游戲身份進行設計時,同樣要兼顧教師身份的特殊性,可以在游戲中設計出一個獨立于游戲情節(jié)之外又能夠參與到游戲進程之中的角色,以此讓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游戲,但也不至于由于教師的參與而損傷了幼兒的課堂積極性。譬如在組織比賽游戲時,教師可以擔任裁判員的角色,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引導幼兒正確進行游戲,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對幼兒的良性競爭產生太大影響。教師在擔任類似于“調停者”“解說員”等中立角色時,一定要注重以公平的眼光看待游戲中的每一個幼兒,而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某些幼兒進行偏袒,否則必然會極大地打擊幼兒的參與熱情,同時也會讓幼兒對教師失去信任,嚴重的甚至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造成損傷。教師需要對幼兒表現出充足的信任和尊重,與幼兒共同學習知識,享受游戲為自己帶來的快樂。在幼兒對游戲進行討論時,教師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幼兒,并借此機會對幼兒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幼兒完善個人的思想和品格,使之轉化為幼兒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游戲活動結束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對游戲過程進行相應的總結,并說一說自己從中獲得了什么樣的啟發(fā)。幼兒的邏輯思維較為缺乏,因而對游戲進行總結時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說一說在游戲中獲得了哪些經驗,并在幼兒各抒己見的過程中將這些經驗記錄下來,然后讓幼兒嘗試對其進行歸納整理;在幼兒進行歸納時,教師要針對幼兒的總結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體悟,從中發(fā)現自己在游戲中的不足,并反思應如何進行相應的改進;而對幼兒的奇思妙想,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動手進行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構想。教師要注意的是,對游戲進行評價并不是只對所學內容進行評價,其主體是要針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做出具體的分析,并通過幼兒的反應了解他們的具體生理和心理狀況,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相應的評價,讓幼兒在反思中取得經驗的積累,并能夠為教師提供足夠的經驗素材,確保下一次的游戲設計能更加符合幼兒的具體狀況。在不斷對游戲進行反思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學會自發(fā)地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評價和分析,做到時時自省,養(yǎng)成不斷超越自我的行為習慣;教師在游戲中進行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游戲評價可以說是游戲活動組織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效地進行游戲總結,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使學生和教師雙方獲得基礎性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社會各界對幼兒教育越發(fā)的重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下幼兒的發(fā)展,老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幼兒園要構建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得幼兒能夠更加快樂地學習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促進幼兒的學習,充分地與幼兒溝通,讓其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游戲教學中,從而豐富幼兒的情感認知,為其以后的發(fā)展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