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珂 郭艷利 耿 力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婦科,北京 100191)
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生殖道腫瘤。積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是宮頸癌二級預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治療中應權衡利弊。中國“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1]等多個國內(nèi)外指南推薦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為病灶切除,如冷刀錐切、宮頸環(huán)形電切(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等;一種為病灶消融,包括冷凍、激光、電凝等方法,是對表層病變的破壞,沒有病理標本,治療深度一般在3~4 mm,遠小于病灶切除[1,2]。消融治療中,冷凍治療使用較多,其優(yōu)點是簡單易行,無需助手,門診即可操作。對于醫(yī)療機構而言,不需要復雜設備及巨大空間;對于患者而言,痛苦小,手術對于宮頸的破壞小,對未來生育影響較切除治療小,因而沒有顯著增加治療后早產(chǎn)、胎膜早破、低體重兒等風險;對于社會公共衛(wèi)生而言,治療花費小。當今我國女性對生育有著更高要求。在對宮頸疾病的治療中,尤其對于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2級(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 2,CIN2),更需謹慎平衡治療利弊。與宮頸病灶切除相比,宮頸冷凍治療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回顧性總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CIN2行宮頸冷凍治療并完成12個月隨訪的106例患者資料,探討CIN2持續(xù)率,以便更好地指導CIN2患者選擇適宜方案,降低治療對生育的影響。
本組106例,年齡20~61歲,平均33.8歲。1例因同房出血,10例因白帶異味或外陰瘙癢就診,其余95例無癥狀體檢發(fā)現(xiàn)異常。106例14種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檢測均陽性;96例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異常,其中非典型鱗狀上皮,意義不明(atypical squamous cell,undetermined significant,ASC-US)46例,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28例,非典型鱗狀上皮,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atypical squamous cell, 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3例,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9例。所有患者均行陰道鏡檢查并經(jīng)組織病理診斷CIN2。
CIN2行冷凍治療的病例選擇標準:陰道鏡檢查中宮頸轉化區(qū)或鱗柱交界完全可見,病灶完全可見,病灶面積不超過宮頸75%,宮頸管搔刮除外宮頸管內(nèi)HSIL及以上病灶。除外妊娠、既往HSIL(CIN2/3)治療史。
本組納入標準:因CIN2行冷凍治療,完成治療后12個月隨訪。
使用CO2冷凍儀器[愛爾博,德國,國藥管械(進)字2001第3580373號]。依據(jù)宮頸形狀選擇適合探頭以充分覆蓋宮頸轉化區(qū)(直徑20~23 mm),持續(xù)冷凍3分鐘,解凍復溫,重復冷凍一次。術后2周觀察宮頸創(chuàng)面愈合。術后6、12個月隨訪,使用TCT、HPV聯(lián)合篩查。對TCT、HPV任一結果異常者行陰道鏡指導下宮頸多點活檢及宮頸管診刮。
TCT采用新柏檢測(ThinPap,豪樂杰,美國),結果判讀采用TBS診斷系統(tǒng),ASC-US及以上為異常。
HPV采用14種高危HPV檢測(Cobas 4800,羅氏,美國),檢測型別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對于隨訪中TCT異常和(或)HPV陽性者進一步行陰道鏡指導下多點活檢及宮頸管診刮,活檢結果HSIL(CIN2)判定“病變持續(xù)”,活檢結果CIN3及以上判定“病變加重”。
冷凍治療后隨訪12個月,106例中TCT及HPV均陰性48例(45.3%),TCT和HPV均異常21例,TCT異常6例,HPV陽性31例。對58例TCT、HPV任一結果異常者行陰道鏡指導下多點活檢及宮頸管診刮,病理診斷炎癥3例,LSIL 45例,HSIL(CIN2)10例,具體見表1。本組CIN2行冷凍治療術后病變持續(xù)率9.4%(10/106),無進展至CIN3及以上者。HPV轉陰率50.9%(54/106)。
表1 58例冷凍治療后TCT、HPV任一結果異常者陰道鏡活檢病理結果
隨訪中TCT、HPV異常與陰道鏡活檢病理診斷CIN2持續(xù)的符合情況見表2。隨訪中TCT異常對CIN2持續(xù)的陽性預測值為22.2%(6/27),HPV陽性對CIN2持續(xù)的陽性預測值為19.2%(10/52)。
表2 隨訪中TCT、HPV異常與活檢病理診斷CIN2持續(xù)的符合情況
將患者按照年齡分為5段:25歲及以下,26~30歲,31~35歲,36~40歲,41歲及以上。不同年齡段冷凍治療后CIN2持續(xù)率和HPV持續(xù)率見表3,26~30歲CIN2持續(xù)率最高,HPV持續(xù)率最低。
表3 不同年齡段冷凍治療后CIN2持續(xù)率和HPV持續(xù)率
不同HPV持續(xù)型別的CIN2持續(xù)率見表4,HPV16伴其他12種陽性的多重感染者CIN2持續(xù)率最高,但樣本量小。
表4 不同HPV持續(xù)型別的CIN2持續(xù)率
宮頸消融治療是常見的治療宮頸癌前病變(CIN2/3)的手段,其中冷凍治療較其他消融方法使用更廣,可直接通過細胞壞死和凋亡、改變局部微循環(huán)和調(diào)節(jié)免疫等多個路徑摧毀病變細胞[3,4]:首先,利用超低溫在細胞及亞細胞水平產(chǎn)生多方面的變化,使組織細胞液轉化為冰晶,細胞脫水皺縮,同時使細胞內(nèi)pH值改變,影響細胞內(nèi)蛋白質(zhì)及酶系統(tǒng)能,從而破壞細胞代謝,引起細胞死亡;第二,細小血管內(nèi)有冰晶形成,血管壁破壞,血管阻塞,使局部組織失去血供,進而導致組織壞死、脫落;第三,這些局部變化激發(fā)人體免疫功能,產(chǎn)生治療效應。
本組CIN2冷凍治療隨訪12個月的結果顯示病變持續(xù)率9.4%(10/106),與文獻報道一致,與病灶切除有相當?shù)闹委熜Я5,6]。冷凍治療術中沒有送檢標本,存在潛在的漏診早期浸潤癌的風險。我們嚴格遵循治療適應證要求,雖然隨訪有10例持續(xù)CIN2,但無CIN3及以上病變檢出,因此認為對有生育愿望的CIN2患者,冷凍治療是一個宮頸損傷較小而且安全性較高的選擇策略。特別是基于CIN2在年輕女性中自然消退的機會相對較高[7,8],謹慎選擇治療方式,有助于減少過度治療。
宮頸冷凍治療除了沒有手術標本導致漏診更高級別病變的風險外,也不能判斷邊緣是否有病變殘留。因此,宮頸冷凍治療后,需要更嚴格指導隨訪,減少漏診風險。多個指南建議治療后6個月復查TCT以及HPV[9~11]。
影響冷凍治療結局的因素有病變范圍、手術后HPV是否轉陰、年齡等。本研究不同年齡段中26~30歲冷凍治療后CIN2持續(xù)率最高,但HPV陽性率也最低。這似乎有矛盾之處,分析可能的原因,病例選擇可能有重要影響。隨著年齡增加,更多女性完成生育計劃,更傾向選擇病灶切除;并且,為降低漏診風險,醫(yī)生對年長者選擇冷凍治療更加謹慎。本組樣本量較小,各年齡組持續(xù)率是否有顯著性差異需要更大樣本進行驗證[12,13]。
影響治療結局的還有HPV感染狀態(tài)[14]。本組54例HPV轉陰者48例未出現(xiàn)TCT異常,未進一步行陰道鏡檢查,6例因TCT異常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未發(fā)現(xiàn)組織學HSIL。HPV16伴其他12種陽性者CIN2持續(xù)率高達50%(3/6),提示HPV16陽性合并多重感染可能是CIN2持續(xù)存在的危險因素,但本組樣本量小,尚需要更大樣本證實。
綜上,CIN2宮頸冷凍治療隨訪1年CIN2持續(xù)率為9.4%(10/106),無進展為CIN3者。不同年齡段中26~30歲冷凍治療后CIN2持續(xù)率最高,但HPV陽性率也最低。HPV16伴其他12種陽性者CIN2持續(xù)率最高。因此認為宮頸冷凍治療對于CIN2是有效治療手段,尤其年輕的有適應證的患者可以優(yōu)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