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崖
早年間,我在鄉(xiāng)間聽老人們講到的朱元璋與兒時玩伴的故事。
大致意思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后,舊時鳳陽玩伴前往敘舊。說是敘舊,其實是看能不能謀個差使。甲去了,與朱元璋毫無顧忌地講述當年他們在野外燒毛豆的趣事。甲說:“還記得當年我們一起在蘆葦蕩放牛時的情景嗎?我們在野外用一個土罐子燒毛豆,你等不及,打翻了土罐,豆散作一地,你滿地抓豆吃,不小心連地上的草葉也吞了下去,卡住了喉嚨,幸好你吞了豆葉才解了圍?!敝煸奥犃耍嫔粣?,把甲亂棍打出去了。
乙進來了,同樣是敘述那個橋段,但是這樣說的:“皇上,想當年微臣隨皇上騎著青牛,掃蕩蘆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湯元帥在逃,你去捉豆將軍,草將軍擋住了咽喉要道,多虧了萊將軍,我等才大獲全勝。”
此人真會套近乎,上來就“微臣”,自己把“草民”帽子摘了,又把陳年尷尬事說得妙趣橫生。后來,朱元璋真的把他變成了“微臣”,留在身邊辦事。
民間故事之所以能夠長時間流傳,是有著耐人尋味的生命力的。這則故事,其實講的是舊識與新貴的相處之道。
新貴嘛,歷經(jīng)千辛萬苦,摸爬滾打出來,有很多難以啟齒的尷尬事。往事只能回味,卻經(jīng)不起“翻曬”,一旦翻曬出來,就等于告訴別人自己褲衩上有一塊補丁。所以,曾共患難又分道揚鑣的人重逢時,還是要掂量一下怎么舊事重提的,尤其是當境遇懸殊時,還是親密有間的好,真的“親密無間”,反倒有了鴻溝式的“間隙”。
(小風(fēng)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