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歡歡
隨著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目前國內越來越多地關注著這一發(fā)展方向。裝配式住宅項目成本與工程效益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對其進行合理的成本管理有助于實現整體建筑的建設,降低建筑費用,增加效益。在目前的情況下,對裝配式住宅建設的造價控制存在一定的難度,只有通過對其進行科學的風險分析,才能使其在建設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
裝配式住宅就是將傳統建筑技術中的許多施工任務轉移到生產車間去完成,在車間中進行組裝(例如混凝土樓板、板墻、樓梯、居住的露臺等),然后運輸至施工現場,按照可靠的連接方法在工地上進行裝配和安裝。因為工業(yè)技術的進步,房子的結構可以和機械一樣,批量的生產和加工。如果將預制好的房屋部件運到工地組裝,那就是大功告成。
裝配式住宅不僅僅是選用預制樓梯、預制樓板等,它包括結構裝配體系、維護保養(yǎng)安裝管理體系、機器設備管道安裝管理體系和內安裝管理體系。其生產與預制件的大規(guī)模生產,因此增加了大量的變革,整合了有關的領域,減少了建筑的污染,縮短了研發(fā)時間,又能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更加的環(huán)保,具有生態(tài)化、低碳化、節(jié)能等特點,這是傳統建筑技術所無法比擬的。
在建造裝配式住宅之前,加工廠會根據設計圖紙?zhí)崆邦A制混凝土構件,現場安裝時只需進行拼裝,這樣,水電暖和房子內裝修的安裝工作就可以同時進行。相對于傳統的現澆建筑,可以有效縮短施工周期。裝配式住宅相對于傳統的現澆建筑在施工現場進行綁扎鋼筋、澆注混凝土等方面工作量要小得多,根據有關數據顯示,通過科學的分析,用工量可以降低30%~50%,而且在施工時所產生的水電以及施工垃圾損耗也能降低20%~40%,達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目的。但由于受到基本國情和技術因素的影響,導致裝配式住宅在節(jié)約方面的優(yōu)勢并不明顯,所以必須加強對裝配式住宅的控制水平的探討,提高其經濟效益。
1.缺乏必要重視,成本管理體系未能構建。由于該成本管理是一個需要員工參與并互相協作的工程項目,需要專業(yè)的成本管理人員來進行成本管理,包括線上的后臺監(jiān)測和現場的管理等。而且,施工工人要具備一定的協作精神,能夠精確的匯報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并根據整個費用計劃進行高效的工作。但實際上,大多數建筑精銳的團隊都沒有這樣的理念,他們只注重最終的利潤,而片面地認為操作的工作鏈條和工程長度可以增加經濟效益,導致缺乏系統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內涵,使其成本不斷上漲。而且,由于缺乏建立專業(yè)的標準系統,所以在員工配備上沒有充分的重視員工和工作責任,使其缺乏內部組織的運作管理模式,沒有給予與管理人員便利和提升的機會,導致了相關部門的工作熱情不高,因此,在成本管理上,形同虛設。
2.裝配式住宅標準化程度低。目前,國內有關的裝配式住宅的標準化程度較差,很難實現批量大規(guī)?;a。雖然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法規(guī)和法律,但是并沒有制定出具體的制度,所以裝配式住宅的設計和生產還沒有真正的標準化。在缺乏行業(yè)標準和行業(yè)規(guī)范的情況下,預制件的標準化管理和加工速度都比較慢,這就導致了重復使用的模板少,構件不能量產,會導致設計成本、生產成本和設備成本的提高,裝配式住宅成本也會隨之提高。而且,不同區(qū)域的價格標準也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構配件的生產和加工,從而增加了附加的成本。另外,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房屋的戶型、總面積等的要求也更高,在設計方案、生產制造時也要需要多樣化,這樣必然會增加成本。
3.直接因素。首先是員工的因素。因為新的裝配式住宅工程建設無法缺少必要的建筑工人,這樣也成為成本費用比較高的重要原因。由于項目成本與人力運營的大小、費用關系緊密,因此在進行工程成本的控制時,首先要將工程工人的運營情況納入考量。在目前的情況下,裝配式住宅往往會通過提高工人的勞動效率來控制成本,但是這種做法太過片面,也太苛刻了,根本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其次是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一個建筑項目建設的必要條件,只有高質量的建筑材料,才能確保整體的裝配式住宅工程的質量,而且超過一半的成本都是建筑材料,所以如果不能正確地利用材料,會造成能耗問題,對成本費用的管理是不利的。最后是工廠的裝備。由于建造的范圍越來越廣,所需的設施費用也逐步增加,實際購置、租賃價格、經營方式等費用,還要維護保養(yǎng)、標準規(guī)范的運用,才能保證機械裝備的順利運用,如此不但可以減少損耗,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優(yōu)化企業(yè)內部組織結構。在目前的階段,裝配式住宅過分強調對生產的監(jiān)督,因此企業(yè)要改進其成本控制方式,必須改變員工的工作重點。在解決成本管理問題時,一定要指派專人帶隊進行經營,并且要把責任落實到個人。在企業(yè)里,會有技術部、運輸部和生產部等。每個單位之間都要進行監(jiān)督,所以在設立成本管理部時,要熟悉各部門的工作程序,并運用跨部門合作的方式建立成本管理部,保證監(jiān)督工作的正常進行。企業(yè)在實施各單位的領導干部監(jiān)管時,要注重建立各單位的職能,尤其是各單位的成本管理,要做到最大限度的細化。成本管理將全面考量項目的安全、成本控制、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強化單元的經營模式,提升企業(yè)的經營范圍。
2.建立考核制度,優(yōu)化成本管理。為了對企業(yè)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企業(yè)必須擴充規(guī)章制度和制度實施范圍。就成本而言,要制定完善的評價體系和控制成本的規(guī)則,對于裝配式住宅企業(yè)來說,要對現場進行監(jiān)督和取樣。在核查的情形下必須認真執(zhí)行監(jiān)管制度,對于有問題的,如在執(zhí)行期間如果有超出預算的情形,審計小組要立即找出問題的根源,根據可能發(fā)生的狀況,適時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要重視企業(yè)內部監(jiān)督權力的相互約束,要做到相互約束、相互監(jiān)督,確保公平公正。企業(yè)在制訂制度時要進行全面的思考,而不需要中途改變規(guī)則。
為有效實施高質量的工程成本管理,必須建立健全制度和規(guī)范,明確職責。企業(yè)要提高對有關人員的管理力度,還要對項目進行更嚴格的管理。企業(yè)始終秉持以質量為本的準則,對建筑原料實行優(yōu)質優(yōu)價的篩選,從源頭控制成本的提高。企業(yè)也要在項目執(zhí)行中強化監(jiān)督,避免在工程項目執(zhí)行期發(fā)生問題,從而影響成本控制。
3.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數字化整合平臺。利用信息技術與大數據信息建立智慧集成的平臺,協同構件的專業(yè)化生產制造。首先,讓設計師定期參與訓練,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積累他們自身的工作經歷。其次,利用Revit技術將PC部件工程圖紙中傳統的2D圖形轉換成3D立體圖形,實現PC部件的結構信息的可視性,早期檢測出設計中的缺陷,以減少因設計而引起的PC部件的費用增加。另外,可以建立PC部件數據庫,將普通PC部件的設計圖錄入到數據庫中,這樣設計師就可以根據需要從數據中挑選出相應的零件,避免重復設計。最后,利用BIM技術,建立工程、結構、機電工程等多個學科的綜合模型,進行分析,發(fā)現設計中的缺陷,提前進行優(yōu)化,減少零件的維修和損壞。
4.加強控制施工質量和進度。為了控制質量成本,管理者需要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工程質量檢查體系和一個合理的材料購買制度,這樣既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又可以控制原材料的價格和品質。同時,提前分析建設新的工程,并將對重點部分進行集中解決,盡可能避免出現由于產品質量問題而導致的返工現象??刂七M度成本也是工程管理人員對工程進度進行動態(tài)的監(jiān)控,掌握裝配式住宅工程建設情況,全面加強對工程的整體認識。在實施具體的管理辦法時,分配給特定的管理者進行適當的監(jiān)督,并對有關的資料進行整理,以實現對項目的動態(tài)調節(jié)。
5.完善項目成本管理制度。與其他的工程項目相比,裝配式住宅必須采用較為穩(wěn)妥的成本控制辦法,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因此,高效率的成本控制策略是企業(yè)獲取利潤的先決條件,只有在合理分攤成本的情況下,才能保證企業(yè)的資源最優(yōu)化的安排,同時開發(fā)市場上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如,把責任落實到個人,并在實踐中體現出來。為了保證成立后的成本管理部門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防止某些員工出現不作為或者職責重復的情況,對部門職能及其個人職責開展設立標志,形成崗位職責說明書,并公示公告。讓員工之間相互監(jiān)督,避免資源的浪費,也可以做到出了問題,可以追溯源頭,找到真正的負責人。還有,在人員的調換與管理上,要有相關的規(guī)定,要有職責的劃分。
總而言之,在裝配式住宅項目中,成本的管理與我們的居住條件息息相關,這是保證裝配式住宅項目按時完工的先決條件。如何有效地管理裝配式住宅的成本也是目前建筑設計部門十分關注的問題。成本管理要更有效和準確,盡管還有很多問題,但要正確對待,要充分地與現實相聯系,通過對建筑設計的調節(jié),可以有效地對建筑工程成本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