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分析

        2022-10-17 08:19:52崔巖勤
        廣西教育·D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牛河梁形器玉鐲

        崔巖勤

        (赤峰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牛河梁遺址地處大凌河上游, 在朝陽市建平縣、凌源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三地交界處,是集“女神廟”、積石冢、祭壇為一體的紅山文化晚期大型祭祀遺址群。在牛河梁遺址發(fā)掘出土的紅山文化遺物中,玉器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些玉器主要出自墓葬,是墓主的隨葬品。 目前在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第三地點、第五地點、第十六地點共發(fā)掘墓葬97 座,有隨葬品的48 座。 其中只隨葬陶器的墓葬3 座,隨葬玉器和陶器的1 座,隨葬玉器和石器的1 座,只隨葬玉器的43 座[1]。 對保存較好的56座墓葬中的63 例人骨進行性別鑒定后, 確定墓主性別為女性的21 例,疑似女性的1 例;確定墓主性別為男性的27 例,疑似男性的2 例;還有未成年女性、男性各1 例;其余10 例性別不詳[2]。本文依據牛河梁遺址發(fā)掘報告及相關研究成果[3],對女性墓葬出土玉器進行分析,了解紅山文化晚期女性墓葬隨葬玉器的特點及女性墓主的身份地位,認識玉器在當時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

        一、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及隨葬玉器出土狀況

        牛河梁遺址發(fā)掘的紅山文化晚期女性墓葬分布在第二地點、第三地點和第十六地點,其中下層積石冢墓葬年代較早, 上層積石冢墓葬年代較晚。在第五地點有四座女性墓葬,年代不明,墓中均無隨葬品。

        (一)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女性墓葬及出土玉器

        第二地點(N2)共有六個單元(Z1—Z6),其中Z1、Z2、Z4、Z5 為積石冢,Z3 是祭壇,Z6 保存狀況差,疑似積石冢。 在第二地點發(fā)現44 座墓葬,進行性別鑒定的人骨個體37 例,成年女性16 例,疑似女性1 例。 未成年女性1 例,14—15 歲。 成年男性17 例,未成年男性1 例,15 歲左右。 性別不詳的1例。 女性墓葬分布在Z1、Z2、Z4 三個積石冢中。

        第二地點一號冢(N2Z1)共25 座墓,均為上層積石冢墓葬。有女性的墓10 座[4],隨葬玉器墓8 座。N2Z1M1 無壙砌石墓,墓主35—40 歲。 在墓主左顱骨頂部有1 件玉環(huán) (圖一,5)。 N2Z1M2 無壙砌石墓,墓主30—35 歲,墓內有1 件玉環(huán)殘件。N2Z1M8無壙石匣墓,二次葬,墓主40 歲左右,人骨堆在墓室中部,墓室西南角出土玉環(huán)1 件。 N2Z1M14 無壙砌石墓,墓主45 歲左右,隨葬3 件玉器。 勾云形器1 件,位于墓主胸前(圖二,3),玉鐲2 件(圖一,2),套在雙腕。 N2Z1M15 無壙砌石墓,墓主40—45 歲,隨葬5 件玉器。 1 件斜口筒形器位于墓主顱骨頂部。 1 件玉璧位于左側腰部(圖二,6),玉璧下有1件玉環(huán)。 玉鐲2 件,1 件位于左腕部,1 件位移至頸下。 N2Z1M17 無壙石匣墓, 二次葬, 墓主50—55歲。 墓主顱骨右下側有1 件雙人首梳背飾(圖三,5),墓口處有滑石鳳首1 件(圖三,3)。 N2Z1M24 土階砌石南北雙室墓,北室葬一成年女性,隨葬玉器2 件。勾云形器1 件(圖二,4),位于墓主下腹部。玉鐲1 件,戴在右腕部(圖一,1)。 N2Z1M27 土階砌石墓,是單人葬與二次葬的合葬墓。單人葬于主墓室,二次葬位于南側小龕室。主墓室墓主30 歲左右,隨葬2 件玉器。 勾云形器1 件(圖二,5),位于頭部左側左肩以上。玉鐲1 件(圖一,4),套在左腕部。無隨葬品墓3 座 (N2Z1M10、N2Z1M13、N2Z1M27 小龕室二次葬)。

        第二地點二號冢(N2Z2)5 座墓葬,均為上層積石冢墓葬。 女性墓1 座(N2Z2M5),無隨葬品[5]。

        第二地點四號冢(N2Z4)有10 座下層積石冢墓,6 座上層積石冢墓,其中女性墓7 座,隨葬玉器的3 座[6]。N2Z4M9 為下層積石冢土壙墓,墓主20—25 歲, 頭頂左側出土1 件斜口筒形器 (圖二,1)。N2Z4M2 上層積石冢土壙墓砌石墓, 墓主40—45歲,出土5 件玉器。斜口筒形器1 件(圖二,2),位于右胸部。玉環(huán)2 件(圖一,6),位于雙膝下外側。綠松石墜2 件(圖三,1),1 件位于下頜骨處,1 件位于左側顱骨下。 N2Z4M15 上層積石冢無壙砌石墓,墓主35—40 歲,隨葬5 件玉器。 斜口筒形器2 件,位于墓主頭頂部和右胸部。 玉環(huán)2 件,位于頭骨上方和左肩處。長條狀玉石1 件(圖三,6),位于墓主足下。隨葬陶器墓2 座, 均為下層積石冢墓葬。 N2Z4M5土壙嵌石墓,墓主25—30 歲,墓主足下葬1 件帶蓋彩陶甕(罍)。 N2Z4M6 土壙嵌石墓,墓主疑似女性,50—55 歲,系遷出葬,墓內僅見少量胸椎骨。 墓主足下靠近墓壙處隨葬1 件帶蓋彩陶甕(罍), 已殘碎。無隨葬品墓2 座(N2Z4M1、N2Z4M3),分別為下層積石冢、上層積石冢墓葬。

        (二)牛河梁遺址第三地點女性墓葬及出土玉器

        在第三地點 (N3)共發(fā)現11 座墓(N3M2—N3M12),均屬上層積石冢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壙砌石墓(先發(fā)現并發(fā)掘的M1,為紅山文化石砌遺跡)。進行性別鑒定的人骨個體5 例,女性2 例,男性3例[7]。

        第三地點女性墓2 座, 隨葬玉器墓1 座(N3M3),為長方形土壙砌石墓,墓主25 歲左右,隨葬玉器4 件。 玉璧1 件(圖二,7),位于頭骨左側頂結節(jié)上。玉環(huán)1 件(圖一,7),位于骨架右肱骨上。玉鐲2 件(圖一,3),位于右腕、左腕部,均已斷裂。 無隨葬品墓1 座(N3M2)。

        圖一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

        (三)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女性墓葬及出土玉器

        在第十六地點(N16)發(fā)現12 座墓,下層遺存墓3 座,其余為上層墓葬。 進行性別鑒定的人骨個體11 例,女性3 例,男性5 例,傾向男性1 例,性別不詳2 例[8]。

        第十六地點女性墓3 座, 隨葬玉器墓1 座(N16M13),屬上層積石冢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主30 歲左右,為二次疊骨葬。 隨葬玉器殘件2 件(圖三,2),是勾云形器的左右勾角,應屬一件器物上殘斷的勾角。1 件位于石室南側壁中部缺口處,1 件位于成束肢骨堆下。 隨葬玉器和細石器墓1 座(N16M14), 屬上層積石冢帶二層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 為二次疊骨葬,墓主30—35 歲。 出土玉器7件,細石器玉髓石刃1 件(N16M14:1)。 玉璧1 件(圖二,8),立置于頭骨和肢骨之間。 玉龍1 件(圖三,4),立置于頭骨東側。 玉鐲1 件,立置于肢骨堆北側偏西。斜口筒形器1 件,位于玉鐲東部。玉環(huán)3件,其中1 件斜置于人骨堆北部上面,保存完好;1件在人骨堆北下部,斷成四段,為北壁立置石塊內傾塌壓所致;1 件斷裂, 出土于人骨堆下中部地板上。 無隨葬品墓1 座(N16M7),屬下層墓葬。

        圖三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

        圖二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隨葬品有如下特點:第一,從隨葬品種類看,在23 例女性墓主中,隨葬玉器13 例,隨葬玉器和細石器1 例,隨葬玉器共41件。隨葬陶器1 例,無隨葬品8 例。疑似女性墓主隨葬陶器1 例。 隨葬品以玉器為主,有少量陶器和石器。第二,從隨葬品年代看,年代較早的下層積石冢墓葬,隨葬品主要是陶器,或同時隨葬陶器、玉器,僅有一座墓(N2Z4M9)只隨葬玉器。年代較晚的上層積石冢墓, 隨葬品主要是玉器, 只有一座墓(N16M14)隨葬玉器7 件、細石器1 件。這些隨葬品是墓主生前佩戴、使用的器物,死后隨葬墓中。在隨葬品中,玉器數量大、種類多,具有“唯玉為葬”的葬俗特點[9]。說明紅山文化晚期出現了玉崇拜,形成了尚玉、用玉理念,這是紅山文化先民思想觀念、原始宗教崇拜、喪葬習俗的反映。第三,從隨葬玉器數量看,大型墓葬數量多,小型墓數量少。 這與墓主的身份、地位有關,墓主之間存在等級差別。 “唯玉為葬”“唯玉為禮”的葬俗,標志著紅山文化晚期已形成玉禮制, 這是目前能夠確認的中國最早的玉禮制系統(tǒng)[10]。牛河梁遺址紅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為認識紅山文化玉器特點,了解中國北方史前玉文化發(fā)展狀況,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及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實物資料。

        二、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隨葬玉器的種類及形制特點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共41 件, 其中玉環(huán)11 件,玉環(huán)殘件1 件,玉鐲9 件,斜口筒形器6 件,勾云形器3 件,玉璧3 件,勾云形玉器殘件2件,綠松石墜2 件,玉龍1 件,雙人首玉梳背1 件,滑石鳳首飾1 件,長條狀玉石1 件。 使用的玉料以透閃石軟玉為主,其中37 件使用透閃石軟玉。其他材質的有蛇紋巖玉環(huán)1 件,滑石鳳首飾1 件,綠松石墜飾2 件。依據使用功能,可將玉器分為裝飾類、禮儀類。 總體上,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形制多樣,文化內涵豐富。

        (一)裝飾類玉器的種類及形制特點

        裝飾類玉器有玉鐲9 件、玉環(huán)11 件,玉環(huán)殘件1 件、綠松石墜飾2 件、勾云形器殘件2 件,共計25件。 這類玉器在一次葬的墓葬中多數未被擾動,出土位置較明確,應為墓主生前佩戴的裝飾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玉鐲9 件。 3 座墓(N2Z1M14、N2Z1M15、N3M3)出土2 件,位于墓主左右腕部。 3 座墓各出土1 件,其中2 件(N2Z1M24:2、N2Z1M27:1)位于墓主右腕、左腕部,1 件(N16M14:4)立置于二次疊骨葬肢骨堆北側偏西處。 玉鐲應是墓主生前戴在腕部的佩飾,形制均為圓環(huán)形。 按鐲體橫截面形態(tài)分三型。Ⅰ型2 件, 橫截面呈不規(guī)則三角形, 其中Ⅰa 型1 件(N2Z1M24:2),鐲體上有一鉆孔,淡綠色玉,外徑7.7、孔徑6.1、厚0.6 厘米(圖一,1)。 Ⅰb 型1 件(N2Z1M27:1),鐲體上無鉆孔,淡綠色玉,外徑6.3、孔徑5.4—5.5、厚0.4 厘米(圖一,4)。Ⅱ型玉鐲3 件(N16M14:4、N3M3:3-4),橫截面近三角形,其中2件(N3M3:3-4)殘斷。右腕部的斷為三截(N3M3:3),在斷茬兩側有三組六個小鉆孔,穿細繩后可復原玉鐲的形態(tài)。 玉鐲外徑6.2、孔徑5.3、厚0.4 厘米(圖一,3 左)。 左腕部的斷為兩截(N3M3:4),在一處斷茬一側有兩個小孔, 另一處斷茬兩側各有一小孔,穿細繩后可將玉鐲固定為一個整體。 玉鐲外徑5.6—6、孔徑4.6—5.1、厚0.4 厘米(圖一,3 右)。 Ⅲ型4 件, 鐲體橫截面呈三角形。 N2Z1M14 出土2件,皆為淡綠色,可能為同一塊料所制。右腕部玉鐲(N2Z1M14:2)外徑6.8、孔徑5.7、厚0.5 厘米(圖一,2 左),左腕部玉鐲(N2Z1M14:3)外徑7.2、孔徑5.9、厚0.6厘米 (圖 一,2 右)。 N2Z1M15 出 土2 件(N2Z1M15:2-3)與N2Z1M14 玉鐲形制相同。

        器形完整的玉環(huán)11 件,玉環(huán)殘件1 件。因出土位置不同, 部分玉環(huán)使用功能難以確定。 比如,N2Z1M1 出土1 件大玉環(huán), 位于墓主左顱骨頂部。N2Z4M15 出土2 件玉環(huán), 位于墓主頭骨上方和左肩處。 N3M3 出土1 件玉環(huán),位于墓主骨架右肱骨上。 N2Z1M15 出土1 件玉環(huán),位于墓主左側腰部。N2Z4M2 出土2 件玉環(huán),位于雙膝下外側。 N16M14為二次葬,出土玉環(huán)3 件,2 件已斷裂。 從出土位置看,有的玉環(huán)如果不是墓主生前佩戴的飾件,則是墓主死后作為隨葬品陪葬于墓中, 屬專門的葬玉。玉環(huán)形制與玉鐲相似,均為圓環(huán)形。N2Z1M1 出土1件,器形較大,直徑12 厘米,其余形制、大小與玉鐲相似。 據環(huán)體橫截面形態(tài)分兩型。Ⅰ型玉環(huán)10 件,環(huán)體橫截面呈三角形。 Ⅰa 型1 件(N2Z1M1:1),環(huán)體上有一個小鉆孔,白色蛇紋巖,外徑12、孔徑9、厚0.7 厘米,是玉環(huán)中最大的一件(圖一,5)。Ⅰb 型9 件(N2Z4M2:2-3、N2Z4M15:1、N2Z4M15:3、N16M14:6-8、N2Z1M8:1、N2Z1M15:5),環(huán)體上無鉆孔。 其中N2Z4M2 出土2 件(N2Z4M2:2-3),均為淡綠色,兩環(huán)質地、色澤、大小、形制相近,應為一塊玉料,外徑6.6、孔徑5.4、厚0.5 厘米(圖一,6)。 Ⅱ型玉環(huán)1 件(N3M3:2),橫截面呈扁圓形,白色玉,外徑4、孔徑2.9、厚0.4 厘米,是最小的1 件玉環(huán)(圖一,7)。

        綠松石墜飾2 件,N2Z4M2 出土。1 件(圖三,1)位于下頜骨處,1 件位于左側顱骨下, 均在墓主頭部附近,應為耳飾。綠松石墜形制大小相同,均為片雕半圓形,底部平齊,兩端外凸,在上緣單面鉆1 個小孔。 位于下頜骨處的(N2Z4M2:4)通長2.6、體高1.5、厚0.1 厘米,位于左側顱骨下的(N2Z4M2:5)通長2.6、體高1.5、厚0.2 厘米。

        勾云形玉器殘件2 件,N16M13 出土 (圖三,2),是勾云形器左右勾角,屬一個個體。在上部近殘斷處鉆1 鉆孔, 是勾角從原器斷裂脫落后鉆成,可穿系,據此推斷為佩飾。對殘斷玉器改制,以殘件為隨葬品,是否具有與勾云形器同等功能,有待進一步考證。 勾角殘件正反面均雕瓦溝紋,正面紋飾較深。其中一件(N16M13:1-1)青綠色玉,器高4、殘長3.7、厚0.5 厘米。 另一件(N16M13:1-2)淡綠色玉,器高3.9、殘長3.4、厚0.5 厘米。

        (二)禮儀類玉器的種類及形制特點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的禮儀類玉器,主要有斜口筒形器6 件、勾云形器3 件、玉璧3 件、玉龍1 件、雙人首玉梳背1 件、滑石鳳首1 件、長條狀玉石1 件,共計16 件。玉器形制多樣,造型獨特,具有宗教祭祀禮儀功能, 是紅山文化原始宗教崇拜、祭祀禮儀的反映,也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

        斜口筒形器(也稱箍形器)6 件。N2Z1M15 出土1 件,位于墓主顱骨頂部。 N2Z4M9 出土1 件,位于頭頂左側。N2Z4M2 出土1 件,位于右胸部。N2Z4M15出土2 件, 位于頭頂部和右胸部。 N16M14 出土1件,位于二次葬肢骨堆北側。 斜口筒形器均為扁圓筒形,一端平口,另一端斜口,口部邊緣薄似刃狀,器體通體磨光。 據平口邊緣有無鉆孔分兩型。Ⅰ型2 件,在平口邊緣無鉆孔。 N2Z4M9 出 土1 件(N2Z4M9:1),深綠色玉,通長12.7、平口長徑8、斜口最寬9、壁厚0.2—0.5 厘米(圖二,1)。 N2Z4M15出土1 件(N2Z4M15:4),深綠色玉,通長9.9、平口長徑6.7、斜口最寬8.4、壁厚0.1—0.5 厘米。 Ⅱ型4件, 在平口邊緣有2 個單面鉆孔。 在N2Z4M15、N2Z1M15、N2Z4M2、N16M14 各出土1 件。 其中最長的1 件(N2Z4M2:1),綠色玉,體長17.2、平口長徑7.4、斜口最寬9.7、壁厚0.6—0.8 厘米(圖二,2)。最短的1 件(N2Z4M15:2)深綠色玉,通長11.1、平口長徑6.8、斜口最寬8.3、壁厚0.1—0.6 厘米。斜口筒形器形制獨特,在墓中出土位置不同,其使用功能目前學術界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11]:有的認為是束發(fā)器;有的認為是鏟東西或撮東西的工具;有的認為是宗教祭祀禮器,具有貫通天地之意。 本文認為斜口筒形器是墓主生前使用的祭祀禮器,是權力和身份的象征。

        勾云形器3 件。 N2Z1M14 出土1 件,位于墓主胸前。 N2Z1M24 北室出土1 件,位于墓主下腹部。N2Z1M27 主墓室出土1 件,在墓主頭部左側。 勾云形器均為片雕平板狀。 據器體中部勾云數量分兩型。 Ⅰ型2 件, 器體中部鏤空1 個勾云,2 件均殘斷。 1 件(N2Z1M14:1)白色玉,長方形板狀,器體外側四角有卷勾。 正面磨出與卷勾走向相應的瓦勾紋,反面無紋飾(圖二,3)。斷為兩塊,殘斷處有兩組鉆孔, 可穿系細繩將玉器復原為一個整體。 器長15.8、寬6.9、厚0.6 厘米。 1 件(N2Z1M24:3)綠色玉泛黃,近方形平板狀,器體外側四角有卷勾,正面磨瓦溝紋,背面無紋飾,在長邊一側居中近邊緣處對鉆雙孔(圖二,4)。 殘斷為三塊,斷裂處有3 組單面鉆孔, 可穿系細繩對玉器進行復原。 器長17.9、寬10.8、厚0.8 厘米。 Ⅰ型勾云形器為片雕龜的形態(tài)。器體中部鏤空勾云形,刻劃出龜首,器體外部四個角突為龜的四肢。 Ⅱ型勾云形器1 件(N2Z1M27:2),器體中部鏤空2 個勾云,又稱“帶齒類獸面形器”(圖二,5)。 綠色玉,器體呈圓角長方形,正面中部為一獸面,上邊平直,下邊有五個齒狀突,似牙齒。在齒突上部對鉆2 個小孔,似雙眼。小孔上部鏤空勾云,似眉毛。器體左右兩側有卷勾,上下卷勾之間有較窄的鏤空。 器體正面隨器形磨出瓦溝紋,背面瓦溝較淺。在上邊中部有一小鉆孔,可穿系。器體豎高9.8、橫寬28.6、最厚0.5 厘米,是牛河梁遺址出土玉器中個體最大、雕琢技術難度較高的一件玉器。 Ⅱ型勾云形器題材應為獸面,器體中部似豬首或鳳鳥面部,兩側是鬃毛或鳳鳥的羽翼,造型抽象。目前學術界對勾云形器的題材及使用功能存在不同的認識[12]:有的認為勾云形器造型源于動物,是龍、鳳、鷹、鳥、鹿角及豬獠牙、饕餮等局部或整體形象;或是云氣紋、玫瑰花形態(tài);或為旋目神面。 就其使用功能, 有的認為出土于胸部的是胸前的佩飾,在頭部的是固定在帽子上或戴在頭上的裝飾物或帽徽; 還有的認為與手執(zhí)斧鉞或權杖禮器相似,是祭司溝通上天、神靈的法器。 本文認為勾云形器器體中部鏤空單勾的是片雕龜形, 雙勾的是獸面形。勾云形器應為祭祀禮器或族徽,是紅山文化動物崇拜、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的反映,也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

        玉璧3 件。 1 件(N2Z1M15:4)位于墓主左側腰部,1 件 (N3M3:1)位于頭骨左側頂結節(jié)上,1 件(N16M14:2)立置在二次疊骨葬頭骨和肢骨之間。玉璧均為片雕平板狀,中部有一圓孔,內外邊緣薄似刃狀。依據外廓形態(tài)分兩型。Ⅰ型2 件,外廓呈方圓形,中部有一圓孔。 較大的一件(N2Z1M15:4),深綠色玉,外徑12.3、圓孔直徑4.6、厚0.6 厘米(圖二,6)。在近長邊中部有兩個單面鉆孔,孔上部邊緣有兩個殘孔。 較小的一件(N3M3:1),淡綠色玉,長邊中部近外緣處有一單面鉆小孔, 外徑長3.5—3.8、內徑長1.6、厚0.3 厘米,孔徑0.15—0.4 厘米(圖二,7)。 方圓形玉璧似鉞形器,在器體一側邊緣有鉆孔,可穿系,屬儀仗類玉器,是墓主權力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Ⅱ型玉璧1 件,正圓形(N16M14:2),乳白色玉,直徑10.9、孔徑5.2、厚0.4 厘米(圖二,8)。 圓形玉璧是祭天的禮器,也是墓主權力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玉龍1 件(N16M14:3),淡綠色玉,龍首為豬首,體呈玦形,首尾斷開。 龍首前額微凸,兩立耳圓弧。 陰線刻圓眼,長圓形鼻孔及附近的皺褶,嘴緊閉。龍體光素,頸部有一對穿孔。體高9.6、寬7.6、中部孔徑1.9—2.2、頸部孔徑0.3—0.8、體厚2.6 厘米(圖三,4)。玉龍頭部為豬首,是龍崇拜的反映。墓中隨葬玉龍,墓主應有較高的身份地位。

        滑石鳳首1 件(N2Z1:C8),呈淡黃色,半圓雕鳳首形。 正面用粗陰線雕鉤形喙,長圓形鼻,圓形眼,眼部四周陰刻波狀、斜線、直線裝飾,鳳首頂部雕齒狀冠。 器體背面磨平,中部有一組斜對鉆孔。 器長3.1、最厚0.7 厘米(圖三,3)。鳳首形器是鳳崇拜、圖騰崇拜的反映,也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

        雙人首玉梳背1 件(N2Z1M17:1),是梳子上的飾件。 白色玉,器體呈長條形,中間有三個大小相同、等距排列的圓形鉆孔。 器體底部較薄,應為榫部,有三個對鉆的小孔,固定齒部。人首位于左右兩側,面部朝外,頭頂戴冠,陰線刻短斜線進行裝飾。人首額部突出,面部稍內凹。 圓形眼,鼻突起,口微張,下頜長,稍外突。器體通長6.8、最寬3.1、厚0.6、大孔徑1.5 厘米 (圖三,5)。 玉梳背與梳齒組成一體,若佩戴在頭部為冠狀飾,似古代帝王的王冠或皇冠,具有禮儀功能,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玉梳背以人首為題材,有祖先崇拜的寓意。

        長條狀玉石1 件(N2Z4M15:5),淡綠色玉,通體磨光。 長面平整,短面圓弧狀。 通長19、寬10.3、厚7.2 厘米(圖三,6)。 形似斜口筒形器坯料,是否具有與斜口筒形器相同的功能難以確定。因位于墓主足下,或為葬玉中的踏玉。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形制多樣,寓意深刻。 裝飾類玉器玉鐲、玉環(huán)、松石耳飾,為圓雕環(huán)形、片雕半圓形,光素無紋。 禮儀類玉器題材豐富,造型獨特。玉璧為片雕圓形,是天的象征;斜口筒形器呈扁圓筒狀,有貫通天地之意,是自然崇拜的反映。玉豬龍、滑石鳳首、勾云形器、雙人首玉梳背等,以動物、人物為題材,重點刻畫動物、人物頭部,神態(tài)威嚴莊重,與原始動物崇拜、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有密切的關系,其中龍鳳崇拜最具代表性。方圓形玉璧為鉞形器,屬儀仗類禮器,是權力的象征。女性墓主生前佩戴、使用這些玉器,死后埋在墓中隨葬,她們應有較高的身份地位,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特權階層。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的玉器,不僅對認識紅山文化玉器的種類形制、使用功能、葬俗特點及原始宗教崇拜有重要價值,而且為研究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玉崇拜、龍鳳崇拜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

        三、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隨葬玉器的雕琢工藝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隨葬玉器器形豐富,造型獨特,玉雕工藝多樣,有圓雕、半圓雕、片雕、鏤雕、陰線刻、瓦溝紋、鉆孔、拋光等多種類型,雕琢技法達到較高水平。

        圓雕玉器指的是具有三維立體造型特點的玉器,有玉豬龍和玉鐲、玉環(huán)、斜口筒形器等。 玉龍整體呈玦形,圓雕豬首,雙目圓睜,嘴緊閉,形態(tài)端莊。玉鐲和玉環(huán)均為圓環(huán)形,器形規(guī)范,便于佩戴。斜口筒形器扁圓筒形,孔洞較深,形制獨特。

        半圓雕滑石鳳首形飾,器體正面雕出鳳頭部形態(tài),背面磨平無紋飾。

        片雕玉器體薄呈平板狀,有玉璧、勾云形器、勾云形器殘件、綠松石墜等。片切割技法開料,難度較大。 其中Ⅱ型勾云形器(N2Z1M27:2)在器體中部有片切割的敲斷痕,這件玉器是目前所知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玉器中器形最大、雕琢技術難度較高的一件玉器, 反映出紅山文化玉雕技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鏤雕是依據器物造型需要,將沒有物象部分剔除掏空的雕琢技法。 主要有勾云形器,在器體中部鏤空單勾云和雙勾云。其中單勾云突出龜的頭部形象,雙勾云突出獸面眉部形態(tài),對器物造型起點睛作用。

        陰線刻雕琢的玉器有玉豬龍、滑石鳳首、雙人首玉梳背等,主要是運用陰線刻畫豬首、鳳首和人首五官形象,紋飾線條簡潔,造型生動。 動物、人物眼睛較大,均為圓形,炯炯有神,嘴部緊閉,神態(tài)威嚴凝重。

        瓦溝紋是據器物形態(tài)在器表磨出的平整均勻的寬淺紋飾,似瓦溝狀。主要刻畫在勾云形器器表,紋飾寬簡,隱約起伏,是紅山文化玉器獨特的裝飾風格。

        鉆孔是在玉器上鉆的孔洞。 由于玉器器形不同,鉆孔位置、形態(tài)、功能及鉆孔技法存在差別。 依據功能,將鉆孔分為五種類型:一是具有造型功能的鉆孔。 主要有玉豬龍、雙人首玉梳背、玉璧、Ⅱ型勾云形器器體中部的鉆孔。二是具有造型和佩戴雙重功能的鉆孔。主要是玉鐲、玉環(huán)、斜口筒形器器體中部的大型鉆孔。 三是用于佩戴穿系的鉆孔。 主要有玉鐲、玉環(huán)、玉龍、勾云形器、綠松石墜、玉璧、斜口筒形器等。這類鉆孔,孔徑較小,多數位于器體的邊緣。最少的有1 個鉆孔,最多的有3 個鉆孔。有單面鉆、雙面對鉆和斜對鉆孔等。四是玉器殘斷后,為進行修復而鉆的小孔。 利用鉆孔穿系細繩,將殘斷部分固定為一個整體,可繼續(xù)佩戴使用。 在Ⅰ型勾云形器(N2Z1M14:1、N2Z1M24:3)、Ⅱ型玉鐲(N3M3:3-4)殘斷處的鉆孔便具有此功能。五是玉器改制使用的鉆孔。 改制是玉器殘斷后,將殘斷部分進行再加工, 改變其使用功能。 2 件勾云形器勾角殘件(N16M13:1-2)屬于改制玉器,在上部近殘斷處的鉆孔,可穿系佩戴。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隨葬玉器中出現的玉器修復、改制技術,為研究中國古代玉器修復、改制的歷史及使用的技術和方法提供了寶貴資料。

        拋光是在玉器雕琢成形后,在器表進行打磨的技術。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的玉器均進行打磨拋光,玉器器表光潔,玉質細膩溫潤。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出土的玉器由玉雕工匠精心設計和雕琢而成。玉雕技法多樣,工藝成熟,辨玉用玉技術達到較高的水平,玉雕業(yè)已是紅山文化重要的手工業(yè)部門。

        四、結語

        牛河梁遺址是紅山文化晚期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為一體的大型祭祀遺址群。在遺址中,“女神廟”是一個大的祭祀中心,出土的女性雕塑人像殘件,應為公共祭祀的偶像。 每個地點的積石冢和祭壇應是一個較小規(guī)模獨立的社會群體進行祭祀的地點, 埋葬在積石冢墓葬中的墓主是祭祀的對象。這些墓主以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為主,有極少數是未成年人。 墓葬中的隨葬品主要是玉器。

        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隨葬玉器器形豐富,造型獨特,工藝成熟,在紅山文化晚期玉雕業(yè)發(fā)展到較高的水平。這些玉器反映出紅山文化時期已產生玉崇拜、龍鳳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形成“唯玉為葬”“唯玉為禮”的葬俗特點,為研究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tài),認識墓主的身份地位提供了重要資料[13]。 女性墓葬隨葬品以玉器為主,這些玉器不是一般的裝飾品,而是她們在部族行使宗教、祭祀、管理權的符節(jié)或權杖,是禮儀文明的象征。在祭祀遺址中埋葬的墓主生前應是紅山文化宗教祭祀禮儀活動的主持者或管理者, 在女為巫,在男為覡,掌握著部族管理權,是凌駕于其他社會成員之上的特殊階層。女性墓主生前為紅山文化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所以她們死后被埋葬在牛河梁大型祭祀遺址的墓地中, 成為祭祀和崇拜的對象。

        總之,牛河梁遺址女性墓葬隨葬的玉器,是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認識紅山文化玉雕業(yè)的發(fā)展水平,了解紅山文化的喪葬習俗、祭祀禮儀、原始宗教崇拜、女性墓主的身份地位提供了重要資料,而且對認識紅山文化社會發(fā)展狀況,研究中華禮儀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價值。

        猜你喜歡
        牛河梁形器玉鐲
        對于牛河梁紅山文化積石冢綜合研究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保護與利用研究
        收藏與投資(2021年1期)2021-04-18 21:59:09
        紅山文化筒形器的形制與功能研究
        平安歸來
        歌海(2020年1期)2020-03-23 06:05:32
        淺析牛河梁遺址無底塔形器和無底豆形器造型及功能
        臨潁縣固廂墓地M48出土文物
        水家情
        夜郎文學(2018年3期)2018-09-12 06:29:24
        遼寧省博物館藏遼墓出土耀州窯青瓷魚龍形器功能小考
        耀州窯青瓷魚龍形器功能小考
        牛河梁神廟漫議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精品入口牛牛影视|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99|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第一二区|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 亚洲婷婷丁香激情| 最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k频道w|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1页| 日本精品av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中文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精品中字|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一区| 色播视频在线观看麻豆|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亚洲精品456|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偷拍| 国产免费三级av在线| 三级特黄60分钟在线观看| 久久中国国产Av秘 入口| 宅男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浪货趴办公桌~h揉秘书电影| 色一情一区二| 亚洲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 一区| 久9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v在线色| 18禁成人免费av大片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牛鞭伸入女人下身的真视频| 熟女白浆精品一区二区| 澳门蜜桃av成人av|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