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宏羽
在今年上海奉賢舉辦的“黃桃擂臺”賽上,一顆顆黃桃色澤誘人、汁多甘甜,看著就讓人饞涎欲滴?!胺钯t黃桃”是奉賢區(qū)廣受歡迎的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產品。據了解,“奉賢黃桃”主要產自奉賢區(qū)青村鎮(zhèn),發(fā)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是上海市17件地理標志商標之一,也是奉賢區(qū)唯一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胺钯t黃桃”還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上海名牌等系列品牌認證。
每年七八月是黃桃上市的旺季??粗活w顆碩大的黃桃,誰會想到,就在一年前,“奉賢黃桃”這一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產品面臨著困境——既存在商標續(xù)展難題,也出現了仿冒“奉賢黃桃”注冊商標包裝盒的侵權現象。
記者注意到,不僅僅是“奉賢黃桃”,近年來,我國的一些地理標志商標面臨著相似的問題。上海知名的“南匯8424西瓜”也曾被惡意侵權:假冒產品以低廉的價格充斥市場,瓜農們的集體利益受到極大損害,維權之路艱難。
另一方面,個別地理標志商標超出維權的合理限度,上演“碰瓷戲碼”:某些協會以保護之名大肆斂財,引發(fā)社會公眾的反感。如“某肉夾饃”商標糾紛,其所謂的“維權”行動并沒有法律依據,被相關部門叫停。
地理標志商標蘊涵著一個地域的形象、聲譽、歷史、文化。如何使用好、保護好地理標志商標?如何打響、提升本土品牌知名度,守護品牌高質量發(fā)展?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前述地理標志商標“奉賢黃桃”與檢察機關有著一段緣分。一年前,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經線索排查,發(fā)現“奉賢黃桃”商標于當年3月已過有效期,在寬展期內提出的續(xù)展申請尚未獲批。
為詳細了解“奉賢黃桃”商標維護管理情況,2021年8月,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走訪該商標屬地青村鎮(zhèn)市場監(jiān)管所、上海市奉賢黃桃業(yè)協會,得知“奉賢黃桃”注冊商標因注冊人社團登記證書過期、法人代表變更等情況,導致未能在商標有效期內順利續(xù)展,當年5月提交申請后,尚在審查中,寬展期至9月截止。赴黃桃業(yè)協會現場查看過程中,檢察官還發(fā)現“奉賢黃桃”組合商標在官方委托印制的載體上存在商標字體改動等使用不規(guī)范問題,并獲悉市場上已經有仿冒“奉賢黃桃”注冊商標包裝盒的侵權現象。
為此,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主動延伸職能,積極作為,打擊地理標志商標侵權行為,致力于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名片,助力維護“奉賢黃桃”等地理標志商標的合法權益。
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一方面提示黃桃業(yè)協會,積極配合國家商標局跟進商標審核進展、及時完善申請材料,并表示會跟進涉“奉賢黃桃”類侵權線索的研判,同時建議協會及時更正商標使用不規(guī)范的情況;另一方面就該商標續(xù)展情況請示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業(yè)務部門,合力確保“奉賢黃桃”商標順利續(xù)展。
檢察官研究案情
2022年8月,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賢知衛(wèi)”專業(yè)化辦案團隊持續(xù)發(fā)力,加強對地理標志商標的保護?!百t知衛(wèi)”團隊聯合奉賢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赴奉賢區(qū)青村鎮(zhèn)農業(yè)農村服務中心開展“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三人談”活動,以交流座談的形式,從市場規(guī)范、司法保護角度為地理標志商標保護、本土品牌發(fā)展提供智慧和力量?!百t知衛(wèi)”團隊還加強與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及注冊商標管理單位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及時提供專業(yè)的檢察建議,助力商標保護和本土品牌的高質量發(fā)展。
前述“南匯8424西瓜”品牌的維權路上,同樣能見到地理標志商標保護的“檢察身影”。
“南匯8424西瓜”是浦東特色品牌,蘊含著浦東特有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屬于浦東的公共資源。“南匯8424西瓜”作為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具有公益屬性。對“南匯8424西瓜”的侵權行為不僅侵犯了商標權利人的權益,損害了地理標志產品的聲譽,也侵犯了相關產業(yè)鏈從業(yè)人員的權益,擠占了種植、銷售正品“南匯8424西瓜”瓜農(企業(yè))的市場份額,侵害了他們的利益。同時,由于“南匯8424西瓜”品牌市場關注度高,假冒產品容易誤導消費者,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外,“南匯8424西瓜”作為地區(qū)特色品牌,對它的侵權行為也損害了地方政府保護和發(fā)展特色品牌、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預期發(fā)展利益。
對于假冒“南匯8424西瓜”,雖然權利人有維權訴求,但現實情況卻并不樂觀。浦東農協表示,將提起民事訴訟予以維權,并提出希望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請求。
針對上述情況,浦東新區(qū)人民檢察院立案受理了“南匯8424西瓜”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公益保護案。近期,由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檢察院支持起訴的這一案件已被法院受理立案。更讓檢察官感到振奮的是,作為公共利益代表,通過介入支持起訴的方式對地理標志及其背后所蘊含的公共利益進行保護,開拓了在知識產權領域通過民事支持起訴方式保護公共利益的新路徑。
與此同時,關于地理標志侵權溯源治理的檢察履職已經展開。通過個案的辦理,得以認識到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保護缺失問題已然不能忽視——非營利、服務型的社會組織的商標權利人,在維權上一直相對弱勢。以辦理“南匯8424西瓜”案為契機,浦東新區(qū)人民檢察院繼續(xù)梳理浦東地區(qū)其他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保護情況,挖掘是否還存在類似被侵權的情況。檢察機關還靈活運用大數據技術拓展侵權線索來源,聚焦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借助數據技術優(yōu)勢,把違法犯罪要素轉化為“數字語言”,針對檢察監(jiān)督的關鍵點探索構建大數據模型,通過信息碰撞鎖定侵權和犯罪線索,助力地理標志侵權的溯源治理。
2021年底,“某肉夾饃”商標之爭在網上引起熱議。據媒體報道,河南幾十家小吃店的商戶們稱,他們賣的肉夾饃因帶了相關字樣,被陜西某肉夾饃協會起訴了,要求他們賠償,如果他們想繼續(xù)使用“某肉夾饃”商標,還須繳納費用。對此,有網友表示“吃相難看”。
事件發(fā)酵后,國家知識產權局針對“某肉夾饃”商標糾紛回應。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某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其注冊依據是《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在法律上,“某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其注冊人無權向特定區(qū)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收取加盟費;同時,也無權禁止特定區(qū)域內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的地名。
對于地理標志商標的糾紛,既要依法保護知識產權,又要防止知識產權濫用,處理好商標權利人、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有媒體發(fā)布評論稱,中國幅員遼闊,不少地方因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產生了獨具特色的產品。以含有地理標志的商標對這些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產品進行保護,是一條重要的法律途徑。實施保護的目的,應該是打擊假冒產品,讓真正的特色產品能夠發(fā)揚光大。
從法律的角度看,如何“正確打開”地理標志商標?記者采訪了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檢察官提醒,“商標不是你想改就能改”,地理標志商標可以同比例放大 或縮小,但不得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字體、圖案或者其組合。在地理標志商標的使用和管理中,要提高注冊人、授權使用人的規(guī)范使用意識和維權意識。
與此同時,如果未經授權,企圖“蹭”品牌熱度,給不符合地理標志條件的“假貨貼真標”,或者稍許改動商標的字體、排列方式等來混淆視聽,也構成侵權?!爸环掳b不貼標”的行為同樣 存在法律風險,擅自使用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外包裝,誤導消費者,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此外,如果明明知道是“假貨”,不法商家仍然進貨、銷售,以低價傾銷牟利,可能涉嫌違法。注冊商標權利人可以要求不法商家承擔侵權責任,接受行政處罰,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對于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檢察機關將依法提起公訴,必要時可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檢察官還表示,在地理標志商標使用過程中,要注重商標維護。地理標志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應當在屆滿前12個月辦理續(xù)展手續(xù)。如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完成續(xù)展,則存在被搶注、商標價值清零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