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華
燒傷是最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大面積燒傷早期容易出現(xiàn)血容量迅速減少,體液流失嚴重,內(nèi)環(huán)境失衡,甚至出現(xiàn)內(nèi)臟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大張皮片植皮、郵票貼片植皮、皮瓣移植、微粒皮+異體皮復合植皮等方法廣泛應用于嚴重燒傷的臨床治療中[1]。但當手術全身麻醉效果不佳時,會導致患者HR、血壓和血糖升高,從而影響手術效果。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鎮(zhèn)靜作用,在燒傷外科手術中應用廣泛[2]。本篇文章圍繞著右美托咪定對大面積燒傷切痂植皮患者麻醉效果及應激反應的影響進行分析,詳情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 年1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60 例大面積燒傷切痂植皮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2 例,女28 例。將所有患者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 例。對照組平均年齡(58.5±2.8)歲;觀察組平均年齡(58.6±2.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符合診斷標準;基本生命體征穩(wěn)定,肢體基本活動無礙。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傷或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可能對本研究造成干擾者;存在嚴重意識障礙、情感障礙或精神病史,無法配合基本研究調(diào)查者;所有大面積燒傷切痂植皮患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同意簽署本次研究知情告知書。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術前12 h 禁食,4 h 禁止喝水。進入手術室后,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HR、呼吸、血壓以及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建立外周靜脈通道[3]。觀察組患者于麻醉誘導前10 min 靜脈注射右美托咪定1.0 pg/kg,麻醉誘導后以0.5 pg/(kg·h)的速度靜脈泵注,與麻醉維持藥物一直泵注到手術結束前30 min。對照組患者同一時間靜脈注射及泵注與觀察組相同劑量的生理鹽水[4]。兩組患者靜脈注射咪達唑侖0.05 mg/kg,丙泊酚2.0 mg/kg,芬太尼4.0 pg/kg,順式阿曲庫銨0.2 mg/kg 進行麻醉誘導,3 min 后行氣管插管[5],并連接麻醉機進行間歇正壓通氣。術中連續(xù)靜脈泵注瑞芬太尼0.15~0.20 pg/(kg·min),丙泊酚4.0~6.0 mg/(kg·h),順式阿曲庫銨0.10~0.15 mg/(kg·h),保持麻醉深度和肌肉松弛[6],控制患者腦電圖雙頻指數(shù)(bispectralindex,BIS)在46~55 之間。手術結束前30 min 停止注射順式阿曲庫銨[7],術后停止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將患者送到麻醉恢復室進行監(jiān)測,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復、血氧飽和度達到95%、順利睜眼且正常呼吸時拔除氣管導管[8]。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根據(jù)參考文獻[3]將麻醉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 個等級,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比較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包括HR、SBP、SBP、MAP[9];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主要內(nèi)容包括:社會功能、生理機能、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狀態(tài),每項評分100 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1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高于對照組的7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較[n(%)]
2.2兩組患者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觀察組HR、SBP、DBP、MAP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注:兩組比較,P>0.05
2.4兩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社會功能、生理機能、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狀態(tà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大張皮片移植、皮瓣移植、微粒皮種植等都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大面積燒傷最受歡迎的治療方式,然而,全身麻醉在植皮過程中會引起患者HR 和血壓的變化,尤其是麻醉效果不佳會導致患者的HR 和血壓升高,從而造成患者變得興奮,增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應激激素[11-13]。因此,患者在全身麻醉時需減輕應激反應,保持麻醉期的穩(wěn)定對患者的預后十分重要。最近幾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右美托咪定可產(chǎn)生鎮(zhèn)靜和抗焦慮效果,并且研究表明該藥對腎功能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率,保持血壓、HR 和呼吸穩(wěn)定[14-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高于對照組的7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R(80.25±1.25)次/min、SBP(125.25±1.02)mm Hg、DBP(75.25±1.02)mm Hg、MAP(85.25±1.25)mm Hg均低于對照組的(89.28±1.85) 次/min、(131.52±2.52)mm Hg、(82.55±1.91)mm Hg、(92.25±1.78)mm 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社會功能、生理機能、生理功能、活力以及精神狀態(tà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大面積燒傷切痂植皮中患者麻醉誘導前及維持麻醉過程中予以右美托咪定進行干預,能夠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HR、血壓以及MAP 水平,避免應激反應所致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幫助患者保持鎮(zhèn)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患者帶來益處,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