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琪敏, 洪佳惠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江蘇 蘇州,215600)
胰腺炎為臨床常見急腹癥,表現(xiàn)為嘔吐、發(fā)熱和腹痛等癥狀。絕大多數(shù)胰腺炎患者由于對疾病的認知相對不足,存在自我護理能力欠缺、不遵循醫(yī)囑用藥等問題,嚴重影響其康復進程,故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對胰腺炎患者的健康宣教[1]。常規(guī)健康宣教中,患者多為被動式地接受教育,其是否能形成良好的健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往往易被忽視,從而導致預后不佳[2]。信息—知識—信念—行為(IKAP)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種行為干預模式,該模式強調在提高患者理論知識的同時,更為注重其健康觀念的形成和健康行為的培養(yǎng),且在妊娠期疾病、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均具有顯著的效果[3]。本研究將IKAP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輕中度胰腺炎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研究經(jīng)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21年1~11月在本院診治的90例輕中度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 符合輕中度胰腺炎的診斷標準[4];② 知情并同意;③ 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 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② 存在認知障礙;③ 合并惡性腫瘤;④ 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虎?重癥胰腺炎。根據(jù)不同的干預方案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2組的一般資料(發(fā)病時間、病因等)經(jīng)比較,均未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1 常規(guī)健康教育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干預方案,連續(xù)干預2個月。首先,給予患者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抑制胃酸、解痙止痛、胃腸減壓及禁食等對癥治療;其次,對患者進行疾病健康知識宣教,主要涉及發(fā)病機制、癥狀、治療手段和飲食保健等,叮囑其出院后嚴格遵醫(yī)囑控制飲食,若出現(xiàn)異常情況須立即回院復診。每月進行電話或微信隨訪1次。
1.2.2 IKAP健康教育 觀察組患者給予IKAP健康教育干預方案,連續(xù)干預2個月。① 信息: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掌握患者的臨床資料,如年齡、性別和實驗室相關檢查等,了解其性格特點、家庭環(huán)境及日常生活習慣等,分析其發(fā)病原因,并評估患者及其家屬對輕中度胰腺炎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② 知識: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面對面為其及家屬詳細介紹輕中度胰腺炎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護理重點、治療手段、日常注意事項和預后情況等。邀請患者及其家屬加入微信群并關注科室微信公眾號,每周一、三、五發(fā)送輕中度胰腺炎患者的反面教材和正面宣傳案例,幫助患者糾正既往的認知偏差。定期組織專家講座,講解輕中度胰腺炎急性期、恢復期及出院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護理技能和注意事項等疾病相關知識。③ 信念:指導患者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告知其負性情緒、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對疾病的影響。與患者積極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對于存在負性情緒的患者給予疏導。叮囑家屬多關心、陪伴患者,促使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邀請治療良好的患者分享自身診療過程和護理經(jīng)驗,增強其他患者的健康生活信念。④ 行為:引導患者落實日常行為干預措施,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上少食多餐,忌食肥肉等油膩食物,嚴禁暴飲和暴食,避免大量食用奶類、蛋黃和雞湯等富含脂肪類的食物。戒煙和戒酒,保證充足睡眠,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適度加強體育鍛煉,以患者耐受為宜。日常生活中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良好心情。告知患者定期復查,若有異常情況須立即回院檢查。每隔2周進行電話或微信隨訪1次。
① 炎癥因子水平:分別于干預前、干預2個月后采集患者靜脈血液,測定血清C反應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② 自我護理能力:分別于干預前、干預2個月后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5]進行評價。該量表包含4個維度、43個條目,總分為0~172分,評分越高提示自護能力越強。③ 生活質量:分別于干預前、干預2個月后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6]進行評定。該問卷包含4個維度、74個條目,單項評分均為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④ 康復指標:記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
干預2個月后,2組的血清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干預前(P均<0.05);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更低(P均<0.05),見表2。
表2 2組CRP和IL-6水平比較
與干預前相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干預2個月后的ESCA各維度評分均升高(P均<0.05),且觀察組的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概念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更高(P均<0.05),見表3。
表3 2組ESCA評分比較分)
與干預前相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干預2個月后的GQOLI-74各維度評分均升高(P均<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狀態(tài)和軀體功能評分均更高(P均<0.05),見表4。
表4 2組GQOLI-74評分比較分)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住院時間更短,腸鳴音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和腹痛消失時間均更早(P均<0.05),見表5。
表5 2組住院時間和胃腸道恢復時間比較
胰腺炎為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輕中癥胰腺炎患者多表現(xiàn)為炎癥細胞浸潤、胰腺水腫和充血等,重癥者甚至可危及生命[7]。胰腺炎的發(fā)病因素較為復雜,加之多數(shù)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較差、健康意識淡薄,導致其出院后易復發(fā)。
IKAP健康教育模式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識為基礎,幫助患者轉變健康信念,最終達到樹立健康行為的目的[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2個月后,觀察組的血清CRP、 IL-6水平均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P均<0.05),提示IKAP健康教育模式可降低輕中度胰腺炎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IKAP健康教育具有互動性強、多元化等特點,可充分調動患者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開展專家講座、介紹成功案例、推送疾病知識相關文章等多形式的健康宣教,為轉變患者的信念奠定基礎,促使其嚴格遵醫(yī)囑治療,以發(fā)揮最大的治療效果,從而促進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改善[9]。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2個月后,觀察組的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概念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P均<0.05),說明IKAP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輕中度胰腺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IKAP健康教育中首先充分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之后給予其用藥、飲食、心理干預等健康宣教,強化患者的疾病認知,轉變其以往的錯誤觀念,促進健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達到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的目的。王晶欣等[10]的研究結果也證實,IKAP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在干預2個月后的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狀態(tài)和軀體功能評分均更高(P均<0.05),提示IKAP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輕中度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質量。IKAP健康教育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充分了解其文化程度、對胰腺炎的掌握程度、性格特點、家庭環(huán)境及心理狀態(tài)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幫助患者提高對胰腺炎的認知水平,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改變不良生活行為,進而提高生活質量。王艷等[11]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信息—知識—信念—行為護理模式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觀察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和腹痛消失時間均早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均<0.05),提示IKAP健康教育可促進輕中度胰腺炎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胰腺炎的病情進展急驟,若患者未遵從醫(yī)囑,自行錯誤處理,將可能誘發(fā)嚴重不良預后。因而通過加強疾病知識宣教,指導患者積極配合診療,培養(yǎng)其健康信念感,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有效改善預后[12]。
綜上所述,IKAP健康教育可縮短輕中度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且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