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 軍
古人云:“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保冻恕渡蠒G吳王》)可是東漢時期卻有位偏不信邪的官員,深夜懷金,送與有恩于己的上官,為防被拒,遂低聲安慰,沒有任何人知道,您盡可放心收下,從而引出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千古一答,還成就了“四知太守”的不朽廉名。
“天聽若雷,神目如電”,顯而易見,欺人的癥結在于自欺。
欺,為形聲字,從欠,其聲。而“欠”與出氣、說話有關,《說文解字》曰:“欺,詐欺也。”由于其特有的內涵,多與詐、騙為伍,成為無人敢于小視的字眼。
古人對此看得極為透徹,《大學》專門述此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币磺胁徽\實,自以為是,無一例外都是犯了自欺的錯誤,總以為天底下唯有自己最聰明,哪怕做下再多見不得光的茍且之事,別人也不知道,甚至是想都想不到。曾國藩素以知人聞名,從他軍營中脫穎而出的英雄豪杰不計其數(shù),他的風云帳下,龍騰虎躍,人才濟濟,令天下奇人異士趨之若鶩。一日,有名士前來拜見,曾國藩不敢怠慢,只見來人衣冠古樸,談吐不俗,遂與其談論天下大勢、臧否當世人物,名士不疾不徐,悠然指點江山曰:“胡潤芝辦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執(zhí)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虛懷若谷,愛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誠,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語,令人不忍欺?!闭劰耪摻瘢曇伴_闊,格局高遠,有根有據(jù),有本有源。史籍記載,春秋時子產(chǎn)治理鄭國,嚴密的法律條文和監(jiān)督機制仿佛一張疏而不漏的大網(wǎng),使人沒有辦法作惡,謂之“不能欺”;戰(zhàn)國時西門豹治理鄴縣,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決的推行嚴刑峻法,使人忌憚不敢作惡,謂之“不敢欺”;春秋時的宓子賤治理單父,對待人民如同父母關愛子女,兄長慈愛兄弟。見之饑寒,則為之哀;見之勞苦,則為之悲,百姓被他的至誠之心所感化,故不忍心欺騙他,謂之“不忍欺”。此等高論不禁令曾國藩刮目,遂盛情款待,并委以重任,不想這個“不忍欺”尚言猶在耳的所謂賢士,竟“欺”了這個長有一副火眼金睛的曾大帥,私挾巨款潛逃而去。
一個“欺”字,何其頑固,源于心頭的貪念和癡念又是多么強大。
胡雪巖親書“戒欺”兩個大字于耕心草堂的橫匾上,作為胡慶馀堂的警戒和靈魂,并為之作注:“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yè)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余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諸君心余之心,采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善為余謀也可,謂諸君之善自為謀亦可?!弊肿纸詾榕螢r膽,字字皆為啼血杜鵑,字字皆為肺腑之言,中心就是一句話,胡雪巖的字典里沒有“欺”字。
孟信為南北朝時期名士,一塵不染,窮且益堅。其侄想將家中唯一的老牛賣掉,以糊口度日。交易達成之時,恰巧孟信歸來,當即表示不賣:“此牛先來有病,小用便發(fā),君不須也?!睂ζ渲镀垓_賣主的行為痛恨不已,拉過來就打了二十棍子。買牛人非常詫異,對孟信說:“孟公,但見與牛,未必須其力也?!蹦憔蛯⑴Yu給我吧,我并不需要它來勞作。盡管買牛人苦苦請求,但孟信就是不答應,買牛人只好作罷?!翱嗾埐坏茫肆T?!敝芪牡鄣弥耸潞笊顬閲@服,將孟信舉為太子少師,后又升為太子太傅,直至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為立身之本,欺詐為招災惹禍之根,欺騙朋友,則失去寶貴的友誼;欺騙合作伙伴,則失去共贏機會;欺騙客戶,則失去事業(yè)發(fā)展的未來。喊“狼來了”的那個放羊娃如是,以“烽火戲諸侯”取樂的周幽王如是,見利忘義、目無法紀的諸多“老賴”們亦如是……
一個欺字,等于失去最為寶貴的信任,路會變得越走越窄,越走越暗,甚至是走投無路的萬丈懸崖。故而先賢們不憚其煩一再告誡要正心,誠意,心口相對,表里如一?!邦惥又械?,入暗室而不欺”(唐駱賓王《螢火賦》),有修養(yǎng)的君子,即使獨處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虧心事。古人以“不欺暗室”稱贊那些慎獨自律的人?!对鰪V賢文》亦曰:“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币馑际且磸退剂孔约旱钠鹦膭幽?,即使沒有別人監(jiān)督,也不要做壞事,關鍵的關鍵是首先不要自己欺騙自己的那顆心。
不自欺,內心才能陽光普照;不欺人,日子才能怡然安然。光明磊落,俯仰無愧,自可頂天立地,傲然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