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苗
當今世界,據不完全統計,有6000多個政黨,幾乎每個政黨都有自己的章程。馬克思主義政黨更是高度重視綱領和章程的制定,馬克思、恩格斯親自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了綱領《共產黨宣言》,并幫助同盟制定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習近平指出:“黨章是黨的總章程,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重要主張,規(guī)定了黨的重要制度和體制機制,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苯衲晔侵袊伯a黨第一部黨章誕生100周年。100年來,歷次黨代會都將黨章修改作為重要議程,共制定或修改了18部黨章(中共一大通過的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充分見證了黨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強大。根據黨史分期研究黨章歷程發(fā)現,百年黨章修改始終與黨的事業(yè)發(fā)展同頻共振,與黨的自身建設相輔相成。同時,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黨章都呈現出相應的歷史特點。一定程度上看,黨章史就是一部高度濃縮的黨史、一部高度濃縮的黨建史。
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年來的黨章發(fā)展基本上圍繞著如何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而展開,而黨也在事業(yè)的發(fā)展中不斷走向強大。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肩負的歷史任務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救國大業(yè),“革命”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通過了“具有黨章性質”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第一條就是“我們的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政黨的名稱內涵著價值追求,一大綱領中明確要“消滅私有制”,闡明了革命方向。1922年中共二大黨章是黨的歷史上第一部正式黨章,它的誕生標志著黨的創(chuàng)建工作的完成。二大黨章規(guī)范了嚴密的組織,明確了黨的紀律,其與二大通過的《關于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共同促進了黨的組織發(fā)展。1923年中共三大最重要的議題是國共合作,三大黨章保留二大黨章原貌,只作了細微調整?!吨袊伯a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組織法》是三大通過的重要文件,也是黨內第一次以法規(guī)條文的形式規(guī)范黨中央組織結構和工作制度,可以說是對黨章的補充。三大之后,黨由秘密狀態(tài)轉為公開狀態(tài),黨充分意識到“組織問題為吾黨生存和發(fā)展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四大黨章第一次規(guī)定了黨的基層單位為支部,這在組織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也為后來黨員隊伍的發(fā)展壯大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1927年中共五大召開時,黨員從四大時的994人增至57967人,但是革命形勢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五大黨章比較特殊,不是經由黨代會修改,而是由政治局修改,主要是由于革命形勢危急,五大于1927年4月27日召開,半個月前剛剛發(fā)生“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但這并不影響五大黨章的歷史地位,其實現了諸多“第一次”:第一次專設黨的建設一章,第一次明確了黨部的指導原則是民主集中制,第一次規(guī)定建立監(jiān)察委員會,第一次規(guī)定設立非黨組織中的黨團等。五大黨章諸多的“第一次”充分反映了革命形勢發(fā)展和黨的建設的實際需要,對于健全黨的組織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六大在莫斯科召開,六大黨章的起草人主要是共產國際指定的團隊 ,因而突出強調共產國際的領導,文本中提到“共產國際”18次,劉少奇后來說“六大黨章由于情況的特殊,許多部分不能適用,這就造成許多黨員對黨章重視不夠、實行不力的習慣”。正因為此,1929年的《古田會議決議》被稱為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實際上是一份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fā)揮黨章作用的決議。
伴隨著革命的深入發(fā)展,黨日益成熟。1945年黨的七大開得歡欣鼓舞,朱德說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開代表大會。七大黨章可以說是黨獨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黨章,實現了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以黨章修改報告的形式對黨章作了系統詳細的權威解釋,在七大上,這個報告是劉少奇作的,全文58000余字,后來以《論黨》的標題發(fā)表;第一次明文增加“總綱”,從此實現“綱章合一”,這種結構的科學性在于,黨章實現了以總綱的政治性、思想性賦予章程“活的靈魂”和“時代特性”,又以章程的規(guī)范性和約束性保障總綱的貫徹落實,劉少奇總結為“將更加促進全黨的團結與統一”;第一次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這是七大黨章修改最大的歷史特點;第一次規(guī)定民主集中制的四項基本條件、群眾路線、黨員義務與權利等。七大黨章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好的一部黨章,客觀上也為執(zhí)政時期的黨章奠定了良好基礎。蔣介石得知中共七大的一些情況之后,在日記中記道:“研究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經過、內容,對于其新增黨章黨員與群眾及下級與上級之聯系一條,殊有價值。本黨誠愧不逮。若不急起直追,則敗亡無日矣。”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過28年的英勇斗爭,黨已經從“一個起初只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成長為擁有近450萬黨員的大黨,發(fā)展成為全國范圍內、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章充分見證了黨的成長壯大,中共一大綱領——六大黨章主要是借鑒模仿,比如六大黨章到處都有聯共(布)黨章的影子,這大概也是一個新生政黨的必經之路。1928年六大——1945年七大的17年,中國革命斗爭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劉少奇在七大修改黨章的報告中用了兩個“極端”來形容,“極端豐富和極端重要”,他說“必須總結這些經驗,來充實我們的黨章”,因而這一時期黨章的特點是:在革命實踐中走向成熟。正是有了成熟的七大黨章指導中國革命,黨最終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肩負的歷史任務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完成興國大業(yè),“建設”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所肩負的歷史任務就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擺脫貧窮、實行改革開放、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富國大業(yè),“改革”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黨肩負的歷史任務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推進強國大業(yè),“復興”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
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黨必須勇于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在黨章修改中得到了充分展現:十八大黨章明確科學發(fā)展觀作為指導思想。十九大黨章修改了107處,一方面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積累了豐富經驗;另一方面是由于未來的事業(yè)發(fā)展需要對黨提出新要求。十九大黨章具有鮮明的新時代特色:一是第一次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寫入黨章,并貫穿黨章始終,彰顯深厚的理論底蘊;二是第一次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寫入黨章,彰顯強烈的使命意識;三是打鐵必須自身硬,第一次將“堅持從嚴管黨治黨”作為黨的建設基本要求寫入黨章,彰顯鮮明的務實精神;四是第一次在黨章中明確黨的領導的“雙最”定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彰顯堅定的制度自信。確保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黨章便體現為“與新時代同頻共振”,新時代、新方略、新布局、新矛盾對黨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全黨保持政治定力,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皆屬其中,以黨的根本大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百年來的黨章發(fā)展,始終與黨的事業(yè)同頻共振,與黨的建設相輔相成。梳理黨章發(fā)展歷程,我們看到了黨章的“變化”,如黨的指導思想如何與時俱進,黨的組織體系如何日益完善,黨員條件如何因時而變等;也看到了黨章的“不變”,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制度、黨員的先鋒隊要求、群眾路線等歷經百年堅如磐石。在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要繼續(xù)不斷總結實踐經驗豐富完善黨章,繼續(xù)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加強自身建設,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①習近平:《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求是》2012年第23期。
② 中共中央辦公廳法規(guī)局:《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人民日報》2021年8月4日,第1版。
③《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08頁。
④《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2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76頁。
⑥ 張?zhí)骸稄氖Y介石日記看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勝之處》,《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