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藥物名實研究的多重證據(jù)法

        2022-10-11 05:53:58王家葵
        中國食品藥品監(jiān)管 2022年8期
        關(guān)鍵詞:名實陶弘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王家葵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古今藥物品種變化很大,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同名異物現(xiàn)象十分普遍,更兼以不良商家牟利,致真贗錯雜,此如蘇頌在《本草圖經(jīng)》序言中所感嘆者:“五方物產(chǎn),風氣異宜,名類既多,贗偽難別,以虺床當蘼蕪,以薺苨亂人參,古人猶且患之,況今醫(yī)師所用,皆出於市賈,市賈所得,蓋自山野之人,隨時采獲,無復究其所從來,以此為療,欲其中病,不亦遠乎?!?/p>

        比如,古代續(xù)斷至少涉及川續(xù)斷科、唇形科、菊科、桑寄生科、忍冬科、買麻藤科、燈心草科及豆科共8 個科的十數(shù)種植物,今用之川續(xù)斷科植物川續(xù)斷Dipsacus asper,直到明代中期才成為藥用主流[1]——這是不同時期藥用品種變遷的例子。又如《本草圖經(jīng)》繪有四幅人參圖例(圖1),這是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政府出面組織全國藥物普查的成果,其中潞州人參顯然是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而威勝軍人參則是蓼科植物拳參Polygonum bistorta,兗州人參、滁州人參皆是桔??粕硡伲ˋdenophora)物種——此則同一時間不同地區(qū)的混亂情況。

        圖1 《本草圖經(jīng)》人參圖

        澄清名實是本草研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歷代本草家如陶弘景、蘇敬、蘇頌、寇宗奭、李時珍等皆潛心于此;清代吳其濬特別有感于天下植物“或名同而實異,或?qū)嵤嵌恰?,利用公務余暇,檢核史志,搜求物產(chǎn),咨訪土人,手繪圖例,撰成洋洋38 卷之《植物名實圖考》,為傳統(tǒng)本草名實研究集大成之作。

        在現(xiàn)代學術(shù)語境下,古代藥名需要與符合于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學科規(guī)范的物種概念對應,這一工作就是今天通常所言的“本草考證”,即本草藥物的名實研究。關(guān)于中藥品種名實、道地沿革,老輩生藥本草學家如胡先骕、趙燏黃、黃勝白諸老輩作了若干開創(chuàng)性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后,徐國均、樓之岑、謝宗萬等先生更上層樓,尤其是實地調(diào)研與文獻梳理相結(jié)合的工作方法,譬如王國維在古史研究中提出的“二重證據(jù)法”,較以前的考據(jù)家僅憑文獻尋章摘句推斷名實,差別何啻天壤。重要著作如趙燏黃《祁州藥志》《中國新本草圖志》,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上冊、中冊,黃勝白、陳重明《本草學》等,對中藥品種正本清源,皆具有里程碑價值。20世紀后期由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組織編撰的《中華本草》,在本草名實方面,也形成若干結(jié)論性意見。

        關(guān)于藥物名實考訂,線索不拘泥于本草方書,醫(yī)學以外的文獻,經(jīng)史子集、山經(jīng)地志、佛道經(jīng)藏,乃至詩賦詞章都可以提供物種信息;實物研究也不局限于產(chǎn)地考察,凡藥物標本、考古材料、出土文物,乃至傳世圖繪都可以作為佐證。以下數(shù)宗,為名實考訂所常用,詳述如次。

        1 .藥名透露的物種信息

        藥名有見于經(jīng)史書之雅名,有本草書記錄之通用名,有民間習用之俗名,雖然種類不同,命名原則可總結(jié)者不外乎以下幾類①藥物之雅名、通用名、俗名中還有許多不知來歷,比如有些藥名或者本來就是無文字意義的方言記音,或者是后世根據(jù)名稱作出的附會性解釋,故正文所列類別并不全面,甚至也很難保證歸納完全準確。:①外觀特性,利用顏色、氣嗅、形態(tài)、滋味等外在特點命名最為常見,如丹參、黃芩,香薷、敗醬,牛膝、烏喙、鳶尾,苦參、甘草、五味子等。②功效,可以是直接寫狀或?qū)κ褂煤蠊拿枋?,也可以是功效的引申或夸張。前者如續(xù)斷、骨碎補、羊躑躅,后者如益母草、墓頭回、淫羊藿等。③因人名、掌故得名,如何首烏、劉寄奴、徐長卿、禹余糧、越王余算、天師栗、鹿銜草等。④與生境或產(chǎn)地有關(guān),如澤蘭、山茱萸,常山、升麻、川烏等。⑤正品之擬似,通常加“土”字,如土人參、土牛膝、土當歸等。⑥隱語,如伏龍肝、人言(即砒石)等。

        一般來說,藥名很難成為確定物種的決定性證據(jù),但一些排他性強的名稱也能起到關(guān)鍵作用。比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藥物凝水石,《名醫(yī)別錄》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應該是對同一物理現(xiàn)象的刻畫,此物在溶解過程中能夠吸熱,使溶液溫度下降,若投入的量足夠大,甚至可以觀察到結(jié)冰現(xiàn)象。所以《本草經(jīng)集注》說:“此石末置水中,夏月能為冰者佳。”《名醫(yī)別錄》謂凝水石“色如云母,可析者良”,乃是“鹽之精也”。陶弘景注意到,凝水石產(chǎn)地皆屬冀州,“此處地皆咸鹵,故云鹽精,而碎之亦似樸消”。循此意見,這種凝水石恐是含結(jié)晶水的硝酸鹽礦石。硝酸鹽溶解時能夠吸熱,正符合“凝水”“寒水”的特征。但這種硝酸鹽礦石因為少見,漸漸被其他礦物代替,如《新修本草》所說:“此石有兩種,有縱理、橫理,色清明者為佳?;蛟瓶v理為寒水石,橫理為凝水石?!眲t可能是石膏、方解石之類。但石膏、方解石皆難溶于水,與“凝水”的名稱不符,顯然不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原初品種。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藥物敗醬,這是因植株特殊氣味而得名,即陶弘景說“氣如敗豆醬,故以為名”者。古今品種變化不大,應該都是敗醬科敗醬屬(Patrinia)植物。《新修本草》說:“葉似水莨及薇銜,叢生,花黃根紫,作陳醬色?!碑敒辄S花敗醬Patrinia scabiosaefolia?!侗静菥V目》集解項描述說:“處處原野有之,俗名苦菜,野人食之。江東人每采收儲焉。春初生苗,深冬始凋。初時葉布地生,似菘菜葉而狹長,有鋸齒,綠色,面深背淺。夏秋莖高二三尺而柔弱,數(shù)寸一節(jié),節(jié)間生葉,四散如傘。顛頂開白花成簇,如芹花、蛇床子花狀。結(jié)小實成簇。其根白紫,頗似柴胡?!贝思窗谆〝♂uPatrinia villosa。

        又如益母草乃是由功效得名,用藥后果的總結(jié),該藥之得名“益母”,當與其常用于產(chǎn)后諸疾有關(guān)?!吨夂髠浼狈健酚靡婺覆荨爸我磺挟a(chǎn)后血病,并一切傷損”?!缎滦薇静荨芬舱f:“下子死腹中,主產(chǎn)后血脹悶。”藥理研究證實,益母草屬(Leonurus)植物含益母草堿(leonurine),對妊娠子宮和產(chǎn)后子宮都有興奮作用,故可用于產(chǎn)后止血和子宮復舊,正與“益母”之說吻合。由此確定,唇形科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為本品之主流。

        藥物名實考證也是名物學①名物學研究與探討名物得名之由來、異名別稱、名實關(guān)系、客體淵源流變及其文化涵義。的一部分,故藥名研究與名物學能有良好的互動。比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藥物飛廉,《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王逸注:“飛廉,風伯也?!薄度o黃圖》云:“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憋w廉作為傳說中的神物,雖然文獻對其形象描繪不盡相同,總以有翼能飛為特點。結(jié)合植物飛廉的植株形態(tài),或許可以對神獸飛廉的形象構(gòu)造提供思路?!傲庇羞厒?cè)的意思,《儀禮·鄉(xiāng)飲酒禮》“設(shè)席于堂廉”,鄭注“側(cè)邊曰廉”。又據(jù)《廣雅·釋言》云:“廉、柧,棱也。”則“廉”又有柧棱之義。陶弘景描述飛廉的形狀:“葉下附莖,輕有皮起似箭羽?!被究梢耘袛酁榫湛骑w廉屬植物,如飛廉Carduus nutans之類,莖圓柱形,具縱棱,并附有綠色的翅,翅有針刺?!吨参锩麑崍D考》飛廉條云:“莖旁生羽,宛如古方鼎棱角所鑄翅羽形。飛廉獸有羽善走,鑄鼎多肖其形。此草有軟羽,刻缺齟齬,似飛廉,故名?!?/p>

        但名稱往往也是品種混亂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因功效得名的藥物,凡具有類似活性的物質(zhì),都可以在不同時地使用相同名稱。比如著名毒藥“鉤吻”,乃是對中毒狀態(tài)的刻畫,如《本草經(jīng)集注》所云:“(鉤吻)言其入口則鉤人喉吻;或言‘吻’作‘挽’字,牽挽人腸而絕之?!睔v代文獻所言的鉤吻,大致包括毛茛科、百部科、漆樹科、馬錢科、衛(wèi)矛科多種有毒植物[2]。

        因形態(tài)特征得名的藥物,也有同樣的混亂。如石膏乃是形容石質(zhì)紋理細膩如膏脂,符合此特征的礦石太多,所以從《本草經(jīng)集注》以來,即與長石、理石、方解石相混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直到《本草綱目》乃說:“石膏有軟硬二種。軟石膏,大塊生于石中,作層如壓扁米糕形,每層厚數(shù)寸。有紅白二色,紅者不可服,白者潔凈,細文短密如束針,正如凝成白蠟狀,松軟易碎,燒之即白爛如粉。其中明潔,色帶微青,而文長細如白絲者,名理石也。與軟石膏乃一物二種,碎之則形色如一,不可辨矣。硬石膏,作塊而生,直理起棱,如馬齒堅白,擊之則段段橫解,光亮如云母、白石英,有墻壁,燒之亦易散,仍硬不作粉。其似硬石膏成塊,擊之塊塊方解,墻壁不明者,名方解石也,燒之則姹散亦不爛。與硬石膏乃一類二種,碎之則形色如一,不可辨矣?!焙笫罁?jù)此乃以硫酸鹽類礦物石膏(gypsum)為正,但是否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時代的石膏,亦難定論。

        2 .形態(tài)描述與品種考訂

        形態(tài)描述包括文字描述和圖像描述兩類,在名實考訂中的權(quán)重甚大。

        藥物特征有簡明扼要,僅憑一語就能作出傾向性判斷者。比如貫眾,今用品種為蕨類植物,可《名醫(yī)別錄》說貫眾花“療惡瘡,令人泄”;《吳普本草》也說“四月華白,七月實黑”,則顯然是一類有花植物,與后世品種不同。又如《何首烏傳》提到何首烏一項有鑒定意義的特征:“此藥形大如拳連珠,其中有形鳥獸山岳之狀?!?這是指何首烏藥材切斷面皮部可見若干類圓形的異型維管束作環(huán)狀排列,形成具鑒別價值的“云錦花紋”。由此確定所描述的物種就是蓼科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再如《中國藥典》規(guī)定麻黃以麻黃科草麻黃Ephedra sinica、中麻黃Ephedra intermedia或木賊麻黃Ephedra equisetina的草質(zhì)莖入藥。唐代段成式所著《酉陽雜俎》續(xù)集卷9 最早描述麻黃的植物形態(tài):“麻黃莖端開花,花小而黃,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卻青。”按,麻黃種子呈漿果狀,假花被發(fā)育成革質(zhì)假種皮,包圍種子,最外面為紅色肉質(zhì)苞片,多汁可食,俗稱“麻黃果”,在常見麻黃屬植物中,惟有草麻黃Ephedra sinica的雌球花單生枝頂,最與段成式說“莖端開花”相符,其余各種花皆生于節(jié)上。

        圖文結(jié)合更是名實考訂的不二法門。《救荒本草》之仙靈脾(即淫羊藿),描述說:“今密縣山野中亦有。苗高二尺許,莖似小豆莖,極細緊,葉似杏葉頗長,近蒂皆有一缺,又似綠豆葉,亦長而光,梢間開花,白色,亦有紫色花,作碎小獨頭子,根紫色有須,形類黃連狀。”所謂“近蒂皆有一缺”,結(jié)合所繪圖例(圖2),應該是指小葉基部不對稱。箭葉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這一特征最明顯,但箭葉淫羊藿為三出復葉,與圖例所見二回三出復葉不吻合,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符合二回三出復葉的特征,其側(cè)生小葉基部裂片略偏斜,應該就是《救荒本草》所描述的品種了。

        圖2 《救荒本草》仙靈脾圖

        復雜的情況則需要輾轉(zhuǎn)求證。比如桂的問題,本草書菌桂、牡桂、桂三條糾結(jié)不清,方書使用中肉桂、桂心、桂枝相混淆,詩人詠贊則不分桂樹、月桂與桂花??甲C從“桂”入手,《說文解字》云:“從木,圭聲?!薄队详栯s俎》續(xù)集卷9 記李德裕語:“凡木葉,脈皆一脊,唯桂葉三脊。”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草木》云:“凡木葉心皆一縱理,獨桂有兩文,形如圭,制字者意或出此。葉味辛甘,與皮別無,而加芳,美人喜咀嚼之?!薄吨参锩麑崍D考》也說:蒙自桂樹“綠葉光勁,僅三勒道,面凹背凸,無細紋,尖方如圭,始知古人桂以圭名之說,的實有據(jù)?!卑?,古“桂”字之右文“圭”是否因象葉形而來,不可確知,但《酉陽雜俎》以降所討論的葉有三脊云云,的確是在描述樟科植物特征性的離基三出葉脈。再結(jié)合文獻對桂樹排他現(xiàn)象的描述,如《呂氏春秋》謂“桂枝之下無雜木”,《廣志》說合浦之桂“其類自為林,林間無雜樹”,《雷公炮炙論》謂“以桂為丁,以釘木中,其木即死”等,確定是揮發(fā)油含量很高的樟屬(Cinnamomum)物種?!侗静輬D經(jīng)》繪有四幅桂(圖3),其中桂和賓州桂大約就是正品之肉桂Cinnamomum cassia;宜州桂專門以夸張的筆法描摹此桂葉片鈍形和先端的裂缺,再結(jié)合蘇頌說“葉狹于菌桂而長數(shù)倍”,大致能確定宜州桂的原植物為鈍葉桂Cinnamomum bejolghota或大葉桂Cinnamomum iners;桂花從樹冠的形狀來看,或許是木犀科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圖3 《本草圖經(jīng)》桂圖

        本草以外的文獻也能提供重要的物種信息。比如貝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只記載功效,無從了解品種,不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貝母“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創(chuàng),風痙”,竟然無一語涉及止咳平喘,已經(jīng)令人生疑。據(jù)《詩·鄘風·載馳》“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句,毛傳:“蝱,貝母也”,又云:“采其蝱者,將以療疾?!标懎^《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云:“蝱,今藥草貝母也。其葉如栝樓而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連累相著,有分解也。”按照陸璣所形容,其實是葫蘆科土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這種植物直到宋代還作貝母入藥,《本草圖經(jīng)》所繪貝母(圖4)即是此種。北宋張載詠貝母詩云:“貝母階前蔓百尋,雙桐盤繞葉森森。剛強顧我蹉跎甚,時欲低柔警寸心。”所贊詠的也是這種葫蘆科貝母。

        圖4 《本草圖經(jīng)》貝母圖

        但也要看到,古人對物種特征的描述有時偏于簡單,且語言含混,圖例也未必精準,循圖文搜求,也有可能誤入歧途。如《新修本草》載賣子木,僅言“其葉似柿,出劍南、邛州”,《本草圖經(jīng)》說:“今惟渠州有之,每歲土貢,謂之賣子木。株高五七尺,木徑寸許。春生嫩枝條,葉尖,長一二寸,俱青綠色,枝梢淡紫色。四五月開碎花,百十枝圍簇作大朵,焦紅色。隨花便生子如椒目,在花瓣中黑而光潔,每株花裁三五大朵耳?!辈⒗L有渠州賣子木圖例(圖5),一般據(jù)此圖文確定原植物為茜草科龍船花Ixora chinensis,應該沒有問題。但也有不同意見,研究者據(jù)《植物名實圖考》所繪賣子木具三出葉脈(圖6),遂訂其為忍冬科川西莢蒾Viburnum davidii[3]??甲C者沒有注意,《植物名實圖考》之賣子木其實是據(jù)《草木典》中賣子木圖例(圖7)仿繪,亦作基部三出葉脈;而仔細對比,《草木典》的賣子木圖,仍然是由金陵本《本草綱目》賣子木圖例(圖8)變化而來?!侗静菥V目》集解項李時珍說:“《宋史》渠州貢買子木并子,則子亦當與枝葉同功,而本草缺載,無從考訪?!憋@然,李時珍并不認識賣子木,金陵本的圖繪者按理也不會認識。與《本草圖經(jīng)》之渠州賣子木圖對比可見,金陵本此圖乃是根據(jù)《本草圖經(jīng)》圖例簡化而來,只是誤將原圖網(wǎng)狀葉脈修飾成三出葉脈狀,并沒有品種寓意。研究者因不明這幾幅圖例之間的關(guān)系,遂成謬誤。

        圖5 《本草圖經(jīng)》渠州賣子木圖

        圖6 《植物名實圖考》賣子木圖

        圖7 《草木典》賣子木圖

        圖8 金陵本《本草綱目》賣子木圖

        3 .理化特征和生物活性

        一般而言,本草描述礦物藥的理化特征,穩(wěn)定而易解釋,弄清名實也相對容易。比如《本草經(jīng)集注》鑒定硝石,提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樸硝,云是真硝石也”。所言“紫青煙”是鑒別鉀鹽的焰色反應,“不停沸”則是硝酸鹽灼燒引起的爆裂,所以這種硝石的主要成分當為硝酸鉀。至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石膽(即膽礬)“能化鐵為銅成金銀”,空青“能化銅鐵鈆錫作金”,曾青“能化金銅”,這些“青”肯定是銅鹽,可以通過置換反應獲得單質(zhì)銅。

        《名醫(yī)別錄》記載礬石提到“能使鐵為銅”,陶弘景注釋說:“其黃黑者名雞屎礬,不入藥,惟堪鍍作以合熟銅,投苦酒中,涂鐵皆作銅色;外雖銅色,內(nèi)質(zhì)不變?!贝怂枋龅募词恰八掋~”,利用置換反應提取單質(zhì)銅。如此,這種所謂的“雞屎礬”應該是硫酸銅礦。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沒有礬石化鐵的說法,則可能別是一物。據(jù)《金匱要略》硝石礬石散云:“硝石、礬石等分,右二味為散,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時候也。”處方用了較大劑量的礬石,出現(xiàn)“大便正黑”的效果,如果不是消化道出血的話,這種礬石更像是主要成分為硫酸亞鐵的皂礬。

        相對來說,有關(guān)生物活性的描述往往被研究者忽略。比如苦菜,《詩經(jīng)·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毛傳:“荼,苦菜也?!薄稜栄拧め尣荨吠?,郭璞注:“詩曰誰謂荼苦,苦菜可食?!毙蠒m疏注:“此味苦可食之菜,一名荼,一名苦菜?!侗静荨芬幻辈荩幻x,一名游冬。案,《易緯通卦驗玄圖》云:苦菜生於寒秋,經(jīng)冬歷春乃成。《月令》孟夏苦菜秀是也。葉似苦苣而細,斷之有白汁,花黃似菊,堪食,但苦耳?!弊⑨尲业囊庖娀疽恢?,《詩經(jīng)》中這種叫“荼”的苦菜,應該是菊科苦荬菜屬(Ixeris)或苦苣菜屬(Sonchus)植物?!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也收錄苦菜,并記別名荼草,正與《爾雅》“荼,苦菜”相合,將其視為《詩經(jīng)》所詠的菊科苦菜,似乎沒有特別大的疑問。但陶弘景注意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言苦菜的功效,其中有久服“聰察少臥”一項,于是推測這種苦菜應該是茗茶,即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本草經(jīng)集注》說:“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薄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所載的苦菜究竟是菊科植物,還是山茶科的茗茶,見仁見智;但陶弘景通過經(jīng)文所描述苦菜的中樞興奮作用來推斷物種,應屬開創(chuàng)之舉。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成果更可以為名實研究提供佐證。比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茵陳蒿,用來治療“黃疸,通身發(fā)黃”,《傷寒論》茵陳蒿湯治療“一身面目俱黃”。陶弘景注:“今處處有,似蓬蒿而葉緊細,莖冬不死,春又生。惟入療黃疸用?!苯Y(jié)合藥理學和資源學研究,這種茵陳蒿當是菊科蒿屬(Artemisia)的某一類含有茵陳香豆素等利膽成分的植物,如今用之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正滿足此條件,應該一直是藥用主流。

        與形態(tài)特征記載一樣,一些關(guān)鍵性的活性描述,也可以作為品種考訂的重要證據(jù)。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杏核人今名杏仁,以杏的種子入藥。但古代作為水果的“杏”,對應物種很多,本草中的形態(tài)記載和圖例不足以解決此問題。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杏核人列下品,標注有毒,后世本草也特別強調(diào)其毒性,如《名醫(yī)別錄》說:“其兩人者殺人,可以毒狗?!庇纱伺袛喙糯褂玫闹髁髌贩N應該是氰苷含量較高的山杏Prunus armeniaca一類。

        本草形容藥物的瀉下作用有“推陳致新”一詞,后世成語“推陳出新”即濫觴于此。《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茈胡(即柴胡)、大黃,《名醫(yī)別錄》芒硝、樸硝、前胡等條都提到“推陳致新”。以其中的大黃為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以來歷代醫(yī)方本草對大黃瀉下作用的強調(diào),可以毫無疑問地肯定此種大黃是蓼科大黃屬(Rheum)掌葉組植物,所含結(jié)合型蒽醌口服后具有接觸性瀉下作用。至于早期藥用大黃的具體來源,難于確指,但根據(jù)產(chǎn)地分析,今用3 種正品大黃如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應該包括在內(nèi)。不僅如此,《新修本草》提到:“(大黃)葉子莖并似羊蹄,但粗長而厚,其根細者,亦似宿羊蹄,大者乃如碗,長二尺。作時燒石使熱,橫寸截,著石上爆之,一日微燥,乃繩穿眼之,至干為佳。幽、并已北漸細,氣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涼州、西羌、蜀地皆有。其莖味酸,堪生啖,亦以解熱,多食不利人?!卑?,羊蹄為蓼科酸模屬植物Rumex japonicus,葉形與今3 種正品大黃差別甚大,尤其文中提到一種產(chǎn)于幽、并(今河北、山西),而且“莖味酸,堪生啖,亦以解熱,多食不利人”的大黃,恐怕是波葉組結(jié)合型蒽醌含量甚低的華北大黃Rheum franzenbachii或河套大黃Rheum hotaoense,甚至有可能就是酸模屬(Rumex)植物被蘇敬誤認。

        如果肯定本草中“推陳致新”是指瀉下作用,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茈胡和《名醫(yī)別錄》前胡功效中的“推陳致新”就變得非常奇怪。陶弘景說柴胡“今出近道,狀如前胡而強”,而今用柴胡為傘形科柴胡屬(Bupleurum)植物,前胡為傘形科前胡屬(Peucedanum)植物,植物形態(tài)既不相似,也都沒有瀉下作用。此則暗示古代之柴胡、前胡品種與今天不一致。其實,柴胡功效古今不一致,寇宗奭在《本草衍義》中已含蓄地提出疑問:“茈胡,《本經(jīng)》并無一字治勞,今人治勞方中,鮮有不用者。”具體品種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4 .實物證據(jù)

        實物證據(jù)中很重要的一項是資源調(diào)查,近百年來,經(jīng)幾代生藥學家不懈努力,基本完成絕大多數(shù)中藥品種的物種、分布、貯量、加工,以及藥材假冒偽劣等情況的調(diào)研,成果豐碩,現(xiàn)有調(diào)研資料足以為多數(shù)藥物的名實考證提供參考。

        以爭議甚大的“上黨人參”為例?!墩f文解字》云:“薓,人薓,藥草,出上黨?!薄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也說人參“生上黨山谷”。漢代上黨郡所出的這種“人參”,究竟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抑或根本就是桔??泣h參屬(Codonopsis)的物種,各家看法不一,較多的研究者將上黨人參確定為五加科人參,而把此植物在山西絕跡的原因歸咎于盲目采挖和生態(tài)破壞導致的物候變遷。但研究者有意無意之間回避了一個關(guān)鍵問題,人參在自然狀態(tài)下對環(huán)境要求極其苛刻,除人工可能干預的諸如海拔、光照、降水等因素外,每年在低溫環(huán)境中為期半年的休眠是其正常生長所不可缺少的,而這正是今天的山西或古代的晉地所不具備者。

        宋代紫團山有“參園”,據(jù)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刊《山西志輯要》卷3 潞安府壺關(guān)縣古跡條云:“參園,即南極園,在紫團山。石間生參似人形,一名人銜,一名神草。舊傳有服參飛仙者,本草亦名紫團參為上?!碑吘贡彼尉嘟癫徘辏轿鞯貐^(qū)物候變化不大,何以今天不能恢復“紫團山人參”的人工種植。通過名實考訂,宋代盛稱的“紫團參”其實是蓼科拳參Polygonum bistorta,并非五加科人參。由此上推漢代的上黨人參,恐怕是桔??频狞h參Codonopsis pilosula,與遼東出產(chǎn)的人參Panax ginseng為同名異物。

        又如玄參,名實變化不大,一直以玄參科玄參屬(Scrophularia)植物為藥用主流。但陶弘景對玄參的描述頗令人困惑,《本草經(jīng)集注》云:“今出近道,處處有。莖似人參而長大,根甚黑,亦微香,道家時用,亦以合香?!毙⒖频闹参锱c五加科人參全無相似之處,故《新修本草》批評說:“玄參根苗并臭,莖亦不似人參,陶云道家亦以合香,未見其理也?!钡烤故翘蘸刖皶r代藥用玄參另有其物,還是別有原因呢?據(jù)20世紀90年代新修《茅山志》,句容茅山地區(qū)自然生長的玄參蘊藏量在100~2500kg之間[4],此能證明茅山確有玄參科的玄參植物分布,故陶弘景說“今出近道,處處有”,應該合理。至于陶弘景說玄參“莖似人參”,事實當然不是如此,森立之在《本草經(jīng)考注》中的解釋最有道理:“依此語考之,則亦陶不目擊真人參之一證也?!币饧刺蘸刖耙蛭匆娺^五加科人參原植物而誤說,非玄參果然似人參也。由此再看《本草經(jīng)集注》人參條說:“人參生一莖直上,四五葉相對生,花紫色。高麗人作《人參贊》曰:三椏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椵樹相尋。”盡管陶弘景描述的是五加科人參Panax ginseng,而他心中構(gòu)建的人參圖像,一定是錯謬的。

        各種原因留存下來的藥物標本也是重要的實物證據(jù),最為大宗者為日本奈良正倉院①公元756年日本光明皇太后將圣武天皇的遺物700 余件獻給東大寺盧舍那佛,按《種種藥賬》記載共有60 種藥物,賬外還有20 余種。中的近百件藥物。正倉院藥物有研究專著[5],藥名與實物對應,是唐代藥用品種的實錄。北京故宮太醫(yī)院藥房,目前只剩貴重細料藥,本身仍有深入研究價值;標注有藥名的藥櫥、藥囊內(nèi)少許藥渣,或許還有可能利用現(xiàn)代技術(shù)確定基原品種,這其實是明清正品藥物的重要標本。除此之外,明清耶穌會士當年作為標本帶走的藥物,尚有一部分保存在教廷或一些博物館,全面調(diào)查整理,也能獲得明清藥物品種信息。

        出土文物也是實物證據(jù)之一。出土動植礦物標本不在少數(shù),但能夠滿足名實具足條件者其實不多。比如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曾出土一批中藥,至今尚可辨認的藥物有辛夷、佩蘭、茅香、花椒、桂皮、杜衡等10 余種,絕大部分是芳香類藥物,但這些實物是否就一定對應辛夷蘭茝等名稱,則難斷言。

        5 .結(jié)語:證據(jù)整合

        研究藥物古今名實,需要整合各種證據(jù)共為證明,在不同案例中,藥名、形態(tài)描述、生物活性、實物證據(jù)權(quán)重不一,形成結(jié)論時,盡可能調(diào)和各種矛盾。茲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滑石為例,略作闡釋。

        滑石應該是以質(zhì)地滑膩得名,如《范子計然》云:“滑石,白滑者善?!钡@一名稱并不具有排他性,故存在同名異物現(xiàn)象?,F(xiàn)代礦物學也將滑石分軟硬兩種,硬滑石即礦物學之滑石(talc),為單斜晶系或斜方晶系的硅酸鹽礦物,分子式為Mg3(Si4O10)(OH)2?!侗静萁?jīng)集注》形容滑石:“初取軟如泥,久漸堅強,人多以作冢中明器物。”滑石硬度雖低,但并不呈泥狀,這種“初取軟如泥”的滑石,其實是粘土質(zhì)滑石,或稱為“軟滑石”,化學組成大致是Al2O3·2SiO2·2H2O。日本正倉院藏有唐代滑石標本,經(jīng)化學分析證實也是軟滑石。

        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時代的滑石則未必是軟滑石。從功效上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滑石“蕩胃中積聚寒熱”,《名醫(yī)別錄》云“去留結(jié),令人利中”,這些論述顯然都是指其瀉下作用而言。軟滑石的組成為氧化鋁和二氧化硅,生物活性類似于蒙脫石(montmorillonite),對消化道內(nèi)的病毒、細菌及其產(chǎn)生的毒素、氣體有固定和抑制作用,故能止瀉;而硬滑石中含有氧化鎂,臨床上氧化鎂常用作抗酸劑,口服后中和胃酸生成氯化鎂,可產(chǎn)生鹽類的緩瀉作用。顯然,要達到“令人利中”的效果,只能是硬滑石,而非軟滑石。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輔助證據(jù)。陶弘景提到滑石可以“作冢中明器物”,即用來制作殉葬的冥器,在湖南、廣西漢代墓葬中出土大量滑石器[6],如鼎、壺等仿青銅禮器,璧、圭等仿玉器,官私印章等,正與陶弘景所說相吻合。但這些冥器皆用硬滑石雕琢,并不如陶弘景所言用“初取軟如泥,久漸堅強”的軟滑石制作,這可能是陶弘景所處時代較晚,信息不全所致。故可以認為,這些制作冥器的石料,在漢代就被叫做“滑石”,也正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的“滑石”。

        猜你喜歡
        名實陶弘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從《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論述干姜在經(jīng)方中的應用
        陶淵明還是陶通明
        讀書(2021年4期)2021-04-09 07:06:30
        陶弘景菜園求學
        科學導報(2019年15期)2019-09-23 09:04:16
        論“廣東音樂”的名實之變
        音樂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52
        “髦(貓、毛)兒戲”名實之辨
        戲曲研究(2018年2期)2018-02-16 07:43:32
        山中宰相
        故事大王(2017年4期)2017-05-08 07:57:54
        試析公孫龍子《名實論》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4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與神志相關(guān)的藥物歸類分析——胡隨瑜教授《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講記(四)
        翻譯學名實詰難與學理定位
        “欲界仙都”的詩意棲居——陶弘景及其茅山詩文經(jīng)典審美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国产专区国产av|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大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不卡| 久久无码潮喷a片无码高潮|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 2021国产精品视频| 少妇人妻出水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不卡黑寡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广区| 亚洲女人毛茸茸粉红大阴户传播 | 亚洲香蕉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精品2021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玩弄极品少妇被弄到高潮| 91九色成人蝌蚪首页| 日本老熟妇50岁丰满| 国产精品27页| 人妻被公上司喝醉在线中文字幕|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米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欧美—iGAO视频网|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成在人网站av天堂|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久久偷拍国内亚洲青青草|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r片内射免费视频| 就爱射视频在线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乱人伦| 国产毛片精品av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AV|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州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