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貝,倪 娜
(徐州市兒童醫(yī)院康復科,江蘇 徐州 221000)
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亦被稱作孤獨癥或自閉癥,是以患兒社會交流障礙、重復刻板行為及興趣狹窄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病癥,患兒具有吐字不清、動作怪異、反應遲鈍等現(xiàn)象,該疾病的本質為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性病變,會對患兒身心健康構成較大影響??祻陀柧毷侵委烝SD患兒的常用手段,其主要包括行為分析、語言訓練、聽覺訓練及社交能力訓練等內容,有助于減輕其臨床癥狀,逐步提升患兒生活自理能力。然而臨床研究證實,單純應用康復訓練的效果有限,對患兒神經(jīng)功能的發(fā)育和改善效果不理想,且患兒的康復速度較為緩慢,影響預后[1]。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是一種輔助性物理治療方法,是現(xiàn)階段神經(jīng)康復領域的重點研究內容,具有無創(chuàng)性特征,可提高ASD患兒大腦皮質興奮性,能夠迅速穿過顱骨對ASD患兒腦組織產(chǎn)生作用,促使患兒腦皮層神經(jīng)元去極化,形成相應的動作電位,有助于ASD患兒的腦功能發(fā)育[2]?;诖?,本研究選取了徐州市兒童醫(yī)院收治的74例ASD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采用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對患兒臨床癥狀和神經(jīng)發(fā)育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徐州市兒童醫(yī)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74例ASD患兒,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37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18例;年齡4~11歲,平均(6.32±0.51)歲;病情程度:輕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9例;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3]評分為31~42分,平均(38.71±2.43)分。觀察組中男患兒20例,女患兒17例;年齡4~10歲,平均(6.25±0.61)歲;病情程度:輕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7例;CARS評分31~43分,平均(38.62±2.55)分。兩組患兒性別、病情程度、年齡、CA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入組前CARS評分≥ 30分者;入組前未接受過其他康復治療者;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4]中關于ASD的診斷標準者;依從性良好,可以積極配合者。排除標準:合并重度軀體疾病者;具有精神分裂癥者;癲癇疾病者;存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者;伴有嚴重腦血管疾病者。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患兒法定監(jiān)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兒運用康復訓練治療,包含①行為分析,通過訪談和評估結果對患兒存在的行為問題進行充分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康復訓練目標,可對訓練目標任務進行分解訓練,例如知識、技能及行為等方面,將使其成為具有觀測性的各個不同行為單元,之后再進行統(tǒng)一整合訓練,并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50 min/次,1次/d;②語言訓練:對患兒進行一對一的語言康復訓練,無法語言的患兒,可進行發(fā)聲訓練,可以語言的患兒則進行情景法或游戲法訓練,30 min/次, 1次/d;③聽覺訓練,運用聽覺綜合訓練儀矯正患兒聲音失調的現(xiàn)象,50 min/次,1次/d;④社交能力訓練:通過進行眼神接觸、合理運用手勢、傳遞信息及互動反饋信息,與患兒之間發(fā)起對話進行互動,利用面部表情模仿、遵守規(guī)則、建立友誼等方式進行技能訓練,提升患兒的社交技能,30 min/次,1次/d;上述訓練均6次/周。觀察組患兒應用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其中康復訓練方法同對照組,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治療方法如下:對患兒腦電圖進行監(jiān)測,并以其腦電圖α波峰值頻率作為治療依據(jù),輸出電流≤ 10 mA,強度為80%運動閾值,采用經(jīng)顱磁刺激儀(南京華偉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HW1901J)刺激患兒頭顱左背外側前額葉,采用高頻重復刺激的方式,振幅30 V,振頻10 Hz,刺激強度90%運動閾值(MT),10個磁脈沖為1組,40組/次,每組間隔30 s,20 min/次,1次/d,5次/周。治療期間需每月對患兒的腦電情況進行監(jiān)測,根據(jù)腦電圖結果對刺激強度進行適當調整。兩組患兒均治療2個月,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2個月后臨床療效,根據(jù)CARS評分進行判定,評估內容包含人際關系、詞匯與動作的模仿、視覺反應、聽覺反應、情感反應、軀體運用能力、與非生命物體關系、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性、近處感覺反應、語言交流、非語言交流、活動水平、智力功能、焦慮反應及總體印象,總分60分,CARS評分≥ 30分即為孤獨癥,且分值越高,患兒癥狀越嚴重。其中CARS評分降低>5分為顯效,CARS評分降低3~5分為有效,CARS評分降低<3分為無效[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治療前與治療2個月后孤獨癥狀評分,采用孤獨癥治療評價量表(ATEC)[5]對于ASD患兒的癥狀進行評估,其評分內容包含健康/生理/行為(75分)、表達/語言溝通(28分)、感知/認知能力(36分)以及社交能力(40分),總得分范圍為0~179分,得分與患兒病情成正比。③治療前與治療2個月后血清學指標,抽取患兒靜脈血3 mL,離心(3000 r/min,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脂肪酸合成酶(FASN)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多巴胺(DA)水平。④治療前與隨訪6個月神經(jīng)發(fā)育情況,采用發(fā)育商(DQ)[6]評估患兒神經(jīng)發(fā)育狀況,主要包含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社交5個方面,每項滿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患兒神經(jīng)發(fā)育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臨床總有效率為計數(shù)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ATEC評分、血清BDNF、DA、FASN水平及DQ評分為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治療2個月后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兒ATEC評分比較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兒健康/生理/行為、表達/語言溝通、感知/認知能力、社交能力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ATEC評分比較(±s , 分)
表2 兩組患兒ATEC評分比較(±s , 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ATEC:孤獨癥治療評價量表。
組別 例數(shù) 健康/生理/行為 表達/語言溝通 感知/認知能力 社交能力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對照組 37 21.37±4.0318.36±2.26*20.19±1.2217.53±1.29*27.41±4.1519.96±2.35* 23.30±4.2616.35±3.06*觀察組 37 21.36±4.0515.01±1.30*20.18±1.2311.06±0.29*27.39±4.1617.03±1.23* 23.31±4.2515.10±1.31*t值 0.011 7.816 0.035 29.765 0.021 6.719 0.010 2.28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兒血清BDNF、DA、FASN水平比較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兒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血清DA、FASN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血清BDNF、DA、FASN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血清BDNF、DA、FASN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BDNF: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DA:多巴胺;FASN:脂肪酸合成酶。
組別 例數(shù) BDNF(ng/mL) DA(μg/L) FASN(ng/mL)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對照組 37 4.34±1.15 5.69±1.03* 566.95±14.85 487.63±17.28* 4.49±0.31 3.53±0.87*觀察組 37 4.32±1.16 6.33±1.31* 563.64±13.89 423.86±15.95* 4.51±0.21 2.98±0.75*t值 0.074 2.336 0.990 16.495 0.325 2.91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兒DQ評分比較隨訪6個月后兩組患兒DQ評分(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及社交)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各項DQ評分比較(±s , 分)
表4 兩組患兒各項DQ評分比較(±s , 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DQ:發(fā)育商。
組別 例數(shù) 適應性 大運動 精細運動治療前 隨訪6個月后 治療前 隨訪6個月后 治療前 隨訪6個月后對照組 37 55.97±6.36 78.59±5.26* 48.71±13.61 72.35±10.29* 43.65±11.21 69.58±6.37*觀察組 37 55.95±6.35 86.95±6.38* 48.69±13.62 86.39±10.35* 43.66±11.19 73.63±7.96*t值 0.014 6.150 0.006 5.852 0.004 2.41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語言 社交治療前 隨訪6個月后 治療前 隨訪6個月后對照組 37 58.68±8.27 76.55±6.29* 49.37±8.25 73.62±5.37*觀察組 37 58.69±8.26 80.62±6.37* 49.36±8.26 88.69±7.69*t值 0.005 2.765 0.005 9.773 P值 >0.05 <0.05 >0.05 <0.05
目前關于ASD的確切發(fā)病機制尚未徹底闡明,通過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ASD的發(fā)病可能與免疫系統(tǒng)障礙、神經(jīng)內分泌、遺傳等因素有關,該類患兒具有不同程度神經(jīng)遞質異常表現(xiàn),對于患兒的大腦興奮、認知等相關功能造成影響,也極大地增加了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7]??祻陀柧毷桥R床常用來治療ASD的方法,在康復訓練過程中通過合理運用訓練手段有助于提升患兒的執(zhí)行控制能力,改善其腦部功能;刺激觸覺、視覺、本體感覺、聽覺等,有助于增強患兒大腦感覺的接收能力與處理能力,且在訓練過程中通過營造愉悅積極的治療氛圍,能夠使患兒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對于提升其自控能力有重要作用[8],然而,ASD患兒的發(fā)病機制與神經(jīng)功能受損有關,應用單一的康復訓練治療,對患兒的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影響較小,且部分患兒的治療效果較差。
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是一種新型無創(chuàng)物理治療手段,在恢復認知功能障礙、言語障礙等功能上其療效顯著,其主要是通過調節(jié)刺激頻率與強度生成不同的興奮功能和抑制功能,可快速產(chǎn)生脈沖磁場,穿透患兒頭皮與顱骨,對其大腦皮層產(chǎn)生良性刺激,待償壞死神經(jīng)細胞,進而影響神經(jīng)活動,有助于促進患兒神經(jīng)功能的發(fā)育[9-10];且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治療可調節(jié)ASD患兒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明顯改善腦組織生理功能,并不斷強化患兒正確行為,減弱異常行為活動,有利于提高患兒社會交流能力和行為功能,可改善患兒孤獨癥狀[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個月后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均較對照組升高,各項ATEC評分(健康/生理/行為、表達/語言溝通、感知/認知能力、社交能力)較對照組降低,表明采用康復訓練聯(lián)合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治療ASD患兒,可有效改善其癥狀,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相關研究顯示,血清BDNF在患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其作為神經(jīng)營養(yǎng)細胞可對損傷的神經(jīng)細胞起到再生作用,而當ASD患兒大腦神經(jīng)組織受損嚴重時,會導致血清BDNF水平下降,患兒神經(jīng)功能發(fā)生異常[13]。FASN是一種可以促進脂肪酸合成的代謝酶,由于ASD患兒腦部神經(jīng)功能損傷嚴重,可導致大腦梭狀回面孔加工區(qū)活動度下降,使血清FASN水平升高,嚴重損傷患兒腦突觸功能;DA可參與ASD患兒機體內睡眠 - 覺醒過程,DA受體可調節(jié)認知功能,且血清DA水平與患兒認知功能呈正相關[14]。本研究中,治療2個月后觀察組患兒血清BDNF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DA、FASN水平低于對照組,同時隨訪6個月后各項DQ評分(適應性、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及社交)均較對照組升高,表明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ASD患兒,可提高其神經(jīng)功能發(fā)育水平。原因在于,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的應用能夠增強患兒對于外部信息的反應力,與此同時在對信息進行處理過程中患兒的前額葉激活度有所下降,導致血清DA、FASN水平降低,可更好地促使患兒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恢復,以此有助于提升患兒感官的敏感度和認知功能;同時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也可使ASD患兒腦內能夠形成感生電流,改變神經(jīng)細胞內部活動,調節(jié)神經(jīng)缺陷,進而升高血清BDNF水平[15-16]。
綜上,經(jīng)顱重復高頻磁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ASD,能夠有效提升患兒治療效果,改善其癥狀,且可促進其神經(jīng)功能的良好發(fā)育,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