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上冊“提高閱讀速度”策略的有效落實"/>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 施 丹
溫儒敏教授曾指出,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讀書的種子,可見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離不開大量的閱讀。不少語文教師費盡心思向學生推薦書單、在班里定期舉辦閱讀分享會,甚至要求學生每天進行閱讀的摘抄打卡,滿心期待著學生心中的讀書種子盡快萌芽抽枝,但閱讀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昂A俊遍喿x為什么沒能讓學生學會閱讀?諺語“巧干能捕雄獅,蠻干難捉蟋蟀”,其內(nèi)容的傳達雖有夸張的成分,卻也通俗易懂地闡明了做事要講求方法策略的真理,閱讀也是如此,要講求閱讀策略,即“閱讀主體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閱讀任務、目標及閱讀材料的特點等因素所選用的促進有效閱讀的規(guī)則、方法和技巧”?!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總體目標的設計中也指出學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若教師只是一味放手讓學生泛讀好書,不教給學生高效閱讀的方法,學生就如同一艘艘不辨風向、缺乏動力的航船,終會迷失在浩蕩的書海中。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關注閱讀策略的有效落實。
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在三至六年級的上冊中各自整合了一個閱讀策略單元,其中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閱讀策略主題為“提高閱讀速度”,編者在單元導語頁只提出了“要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這一總體要求,并沒有細致展開如何學習掌握這一閱讀策略的具體方法指導,很容易讓學生陷入閱讀的“暗流旋渦”:因一味追求閱讀速度而不求方法,忽視了閱讀的有效性。其實“提高閱讀速度”這種策略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靈活運用合適的閱讀方法,從而既能快速讀完文本材料,又能在閱讀中提取有效的關鍵信息,但這樣的閱讀能力對五年級學生而言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多方位、有方法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培養(yǎng)。筆者結合自身對該單元的教學實踐,著眼于緊抓關鍵詞句、限時檢測訓練、聯(lián)動遷移所學、擴展閱讀視域這四個方面思考“讀”法,探求歸結有效落實“提高閱讀速度”策略的方法。
進入五年級,學生閱讀的文本篇幅變長,讓學生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掌握“提高閱讀速度”這一閱讀策略更具必要性,但與此同時,學生閱讀的文本在內(nèi)容意蘊上也變得更為深奧了,這就讓該閱讀策略的落實出現(xiàn)了分歧——有的學生追求閱讀速度之快,只讀不思,將文中重要的詞句內(nèi)容皆化為云煙一覽而過,撿了“速度”這個大紅桃兒,卻丟了“理解”這個大西瓜;有的學生閱讀態(tài)度嚴謹,習慣于讀一字求一解,閱讀時難免讀讀停停,大大降低了閱讀的速度和效率。怎樣讓學生在閱讀中端平“快速閱讀”與“有效理解”這兩碗水呢?筆者認為“緊抓關鍵詞句,避重就輕讀”是個好方法。
如在閱讀《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這篇科學小品文時,通過“……跟……比起來差遠了”“比……更快的就要數(shù)……了”“……還是沒有……快”“……比……快得多才行”“……是……的幾倍”等一系列和速度快慢相關的關鍵詞句,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自然段基本上都是在告訴學生一種事物的速度比另一種事物的速度更快。閱讀時,學生完全可以采用瀏覽跳讀的方式快速提取代入事物名稱,如“人”“鴕鳥”“獵豹”“游隼”等,就可以跳過那些對理解全文內(nèi)容影響甚微的文字部分,避重就輕地把握文章重點,快速提取出有助于總結全文的關鍵信息:……比……的速度更快。同樣的方法運用于其他文章的閱讀照樣“游刃有余”。《冀中的地道戰(zhàn)》是一篇長達3頁的文章,但只要及時把握住段落中的一處關鍵語句,也就是語文教學中常說的“中心句”,就能快速讀完一個長段落。讀第6自然段時,學生只需讀到“大家又想出了許多妙法來防備”,就能知道該自然段是在寫人們防備敵人的方法;讀第7自然段時,學生只需讀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況呢”,就能知道該自然段是在介紹人們了解地面情況的方法。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又理解了段落大意。
雖有了具體的方法指導,但有些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弱,他們在第一次嘗試快速閱讀文本時總因對文中的關鍵詞句缺乏敏銳度,而抓不住關鍵詞句、辨別不了重要信息,大大降低了閱讀的速度。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再讀提速”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先讓學生邊讀邊圈畫文中的關鍵詞句,并在閱讀后通過編寫提綱、找要點填表、構畫思維導圖等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各段落以及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在充分的交流分享后,再讓學生試著關注文中的關鍵要點部分去提速閱讀,這種“先提煉,后提速”的閱讀方式不僅能幫助閱讀能力弱的學生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識記,還能在反復的訓練中提升學生判斷關鍵詞句的敏銳度,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緊抓關鍵詞句,避重就輕讀”的閱讀方法,有效提高閱讀速度。
說到底,“緊抓關鍵詞句,避重就輕讀”這一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和哲學領域常說的“牽牛要牽牛鼻子”是一個道理,學生只有在閱讀中學會“刪繁就簡”關注重點,對不重要的部分學會略讀、跳讀,才能有效提高閱讀速度。
閱讀過程是一個信息提取、篩選、知識重構的解碼過程。學生的閱讀過程往往是個性化的、隱性的。所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否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對文本信息的提取是否準確有效,在遇到難以理解的語句時是否存在停頓、回讀等情況,這些都是影響學生閱讀速度的隱性因素,同時也是教師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較難掌握判斷的地方。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認為“限時檢測訓練,集中注意讀”是一個較為實用有效的訓練方法。教師僅需一張白紙和一頁計時閱讀的演示文稿,就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速度,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如在學生閱讀《搭石》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閱讀開始前就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張白紙,要求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邊讀邊用白紙遮擋住已經(jīng)閱讀完的文本內(nèi)容,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xiàn)回讀、反復讀等情況。接著,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演示文稿大屏幕上的默讀計時器,讓學生進行計時閱讀,自讀《搭石》,并明確告訴學生在閱讀結束后需要完成和文本內(nèi)容相關的試題檢測,這樣能強化學生的閱讀心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專注度。學生閱讀完《搭石》后,教師可以出示一些由文中內(nèi)容設置而成的填空、選擇、判斷等較為簡單的題型讓學生來回答,如:家鄉(xiāng)的搭石就是用______的石頭按______的間隔擺成一排讓人們從上面______,它構成了家鄉(xiāng)的______,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______。填空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在對閱讀時所關注到的有效信息進行提取的過程,學生的答題速度越快,答得越好,就說明他們在閱讀時不僅能靈活地運用“提高閱讀速度”這一閱讀策略,且在整個閱讀過程中能集中注意力充分關注有效信息。
教師在“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單元的教學中多采用“白紙遮讀—計時自讀—答題測讀”的閱讀方法,這種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專注度,督促學生在閱讀中逐漸養(yǎng)成不回讀、不停頓的良好閱讀習慣,同時也能讓教師較為直接地檢測出學生的閱讀效果,掌握學生在快速閱讀中的薄弱之處,使“提高閱讀速度”這一閱讀策略能在課堂教學中更具針對性地得到落實。
生活中的閱讀,人們所運用的閱讀策略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策略的綜合運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各年級教材上的閱讀策略單元雖然各自有明確的主題,但它們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前后勾連的,各有側重又互有兼顧,所以教師在教學五年級上冊“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單元時,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練習中形成遷移運用所學閱讀策略的綜合意識。
如在《冀中的地道戰(zhàn)》這篇課文中,編者在課后練習部分精心設置了泡泡語式的助讀指導,圖中的小女孩說自己一看到文章題目就產(chǎn)生了兩個疑問:地道是什么樣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呢?她帶著問題去閱讀,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閱讀速度也更快了。這其實是運用了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的提問策略,靈活遷移運用四年級所學的閱讀策略,帶著問題去讀書,就能更順利地掌握五年級的“提高閱讀速度”這一閱讀策略。與此同時,圖中的小男孩在泡泡語中說自己一讀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況呢”就知道這段話要講什么,所以才讀得很快,這其實是回顧運用了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上冊的預測策略,通過一句話就能預測到該自然段要表述的內(nèi)容大意,節(jié)省了部分閱讀時間,提高了閱讀速度。綜上所述,不難發(fā)現(xiàn)三、四年級所學的預測策略和提問策略都為五年級“提高閱讀速度”這一策略做了滲透鋪墊。筆者認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關注該閱讀策略單元的助讀系統(tǒng),讓學生充分了解閱讀策略之間的聯(lián)動性,并讓學生在閱讀練習中靈活遷移運用“帶著問題讀”“邊預測邊讀”等已掌握的閱讀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在以往的閱讀能力上“跳一跳,摘桃子”,更迅速深入地掌握“提高閱讀速度”這一閱讀策略,進一步完善學生綜合性運用閱讀策略的閱讀能力。
此外,“閱讀策略單元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為訓練相應策略而設置的。不同的課文圍繞策略所承載的價值和定位一般也是不同的”。在五年級上冊的“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單元中,課文的編排設置順序為:《搭石》《將相和》《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戰(zhàn)》以及很容易被忽視的“語文園地”。針對“提高閱讀速度”這一策略,每篇課文都有它相對應細化的能力訓練點:《搭石》主要培養(yǎng)學生遇到讀不懂、難理解的詞句時不停頓、不回讀的閱讀習慣;《將相和》主要訓練學生的閱讀視域,培養(yǎng)學生連詞成句讀的閱讀能力;《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訓練學生借助關鍵詞句快速默讀課文;《冀中的地道戰(zhàn)》讓學生借助所學的預測策略和提問策略來提高閱讀速度;“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板塊更是對本單元落實“提高閱讀速度”策略的各種閱讀方法進行了梳理總結,鼓勵學生在實際的閱讀練習中,努力成為“眼睛看得快,腦子想得快”的優(yōu)秀閱讀者。教師在指導學生落實“提高閱讀速度”策略時,完全可以按照教材文本的編排順序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逐一掌握每篇課文中細化的能力點,切忌急于求成,一股腦地將所有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都教給學生,讓學生將所有方法混于一篇文章進行練習,這樣反而容易影響閱讀訓練的實效。
總之,“提高閱讀速度”策略的落實欲速則不達,教師在實際的閱讀訓練中應引導學生聯(lián)動遷移所學的閱讀策略,循序漸進地按課文落實好細化的閱讀能力點,讓學生在閱讀單元的學習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到一課一得。
在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上冊“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單元的《將相和》一文中,標題下的助讀系統(tǒng)提示: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梢婇喿x者自身閱讀視域的寬廣度也對閱讀速度有較大的影響,在實際的閱讀中,有的學生能一眼看完完整的句子,而有的學生一眼卻只能關注最前面的幾個字,那么后者的閱讀速度自然更難提升。因此,教師在落實“提高閱讀速度”策略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視域的擴展訓練,這主要涉及視點移動訓練和視幅擴展訓練兩方面:視點移動越快,視野寬度會增加,看到的文本內(nèi)容也就越多,閱讀的速度自然變快;閱讀視幅范圍越廣,閱讀的速度就越快。
如在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從文中抽取改編這樣一段長度適宜的文字展示在大屏幕上:“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我怕有負趙王所托,已經(jīng)讓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了。如果您有誠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我們怎么敢為了一塊璧而得罪強大的秦國呢?”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一眼段落內(nèi)容,大致了解不同學生閱讀視域的差異。然后引導學生以詞組為單位進行訓練,可以讓學生在一眼能關注到第一個二字詞組“秦國”的基礎上,接著讓學生一眼關注三字詞組“秦國的”,再讓學生關注下一個詞組“秦國的國君”,以此類推直至成句,待要換句閱讀至新一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之”字形的視點移動閱讀,從而讓學生在游戲般有趣的詞組疊加瀏覽和“之”字形瀏覽中逐漸擴展閱讀視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利用下面的視幅擴展圖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從一處文字向周圍輻射擴展更多文字的“一目十行”的閱讀能力,有效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
視幅擴展圖
其實,無論是緊抓關鍵詞句、限時檢測訓練、聯(lián)動遷移所學還是擴展閱讀視域,都只是幫助學生有效落實“提高閱讀速度”策略、有效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一些訓練方法和輔助手段?!氨鶅鋈?,非一日之寒”,教師若僅憑教材中一個閱讀單元的幾篇課文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策略教學,學生即使對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胸中了然,也難以在后續(xù)長久的閱讀實踐中將這些方法策略巧妙運用。唯有細化方法、多讀多練、時常回顧,才能讓學生所乘的閱讀之舟巧借策略之風,揚起速度之帆,在浩瀚廣博的書海中明確航向,昂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