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豪
每個人對時間之聲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人說,時間是輕輕的伴奏,不易察覺,但在某一個寂靜的夜晚,抑或雨后初晴時分,你便能感受到它;有人說時間其實并不存在,更沒有所謂的聲音,它只不過是現(xiàn)代人用來規(guī)劃自己生活的工具罷了;也有人說時間其實就像大江大河,奔流不息,一刻不停,如孔夫子在河邊的感慨:逝者如斯夫!
時間確實有聲音,它可能從秦嶺山脈的莽莽榛榛中走來,帶著樹葉的微響;它可能從玉龍雪山上的千里冰封中走來,帶著潔白的堅硬;它可能從秦始皇兵馬俑的莊嚴肅穆中走來,帶著沙場的鏗鏘;它可能從黃浦江邊綿長的汽笛聲中走來,帶著移民的嘆息;它也可能從西沙的碧水清風(fēng)中走來,帶著保家衛(wèi)國的怒吼。它并非一成不變,就像一首歌的旋律,時而微弱溫柔,時而平緩恬靜,時而高昂激蕩,但不管如何,總有讓我們這些年輕人熱血沸騰的聲音。
小時候,時間是老式電視機中發(fā)出的“沙沙”聲。在那并不清晰的屏幕上,是紅與黑白交織的畫面。起初只有紅色,那是天安門。伴隨著整齊的腳步聲,一列列身穿戎裝的軍人大步向前。我并不理解是什么力量,讓他們?nèi)绱蓑湴恋赝ζ鹦靥?,也不理解他們?yōu)楹稳绱饲f嚴肅穆??墒俏抑?,時間猶如一股風(fēng),帶來了一顆火紅的種子,將它深埋入我的心中,在我稚嫩的胸膛中漸漸發(fā)芽、生長。
長大后,時間變成了一陣陣悲涼凄傷的風(fēng)聲,讓人惴惴不安,似乎來自荒漠,來自古老的土地,來自土地上無數(shù)的原住民。抬起頭仰望天空,萬里無云,一切如常。可是當我閉上雙眼又分明感到這晴朗的天空中,有著一縷縷歷史的陰霾,無數(shù)人正用漆黑的夜色作墨,用瘡痍的土地作紙。當我翻開那破碎的卷張,無數(shù)的聲音奔襲而來。最先聽到的是有人微弱的呼喚和呻吟,而后這聲音就被巨大的飛機轟鳴聲和炮彈聲淹沒。機槍的嚎叫、卷起地面塵土飛揚的尖銳的風(fēng)、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愴,這些聲音讓我憤怒,讓我心中燃起烈火。但我知道,過去終究是過去,誰都無法做出改變。我雖不能定義此時的時間,但在它的滋養(yǎng)下,我心中的種子已長成樹苗,漸漸支撐起我稚嫩的脊梁。
而今,時間是中國第五代戰(zhàn)斗機的低沉爆鳴聲!
21世紀伊始,有人說,中國在30年內(nèi)都不可能依靠自己的技術(shù)打造第五代戰(zhàn)機。但新戰(zhàn)機于航展亮相的那一天,那些人仿佛被扼住了傲慢的咽喉。從初出茅廬的驚鴻一瞥,到如今的世人贊嘆,殲-20戰(zhàn)斗機用低沉的轟鳴,有力地反擊了一切質(zhì)疑的聲音。它們在天際的航線猶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支撐起華夏的一片朗朗晴空。在那猶如巨龍怒吼般的爆鳴聲下,是一片祥和的鳥語花香。此時我心中的種子正與它們共振同鳴,我確確實實感受到時間之聲,樹苗在這種聲音的召喚下拼了命地生長,變成了參天大樹,有力地支撐起我的脊梁。我感受到自己的胸膛變得更為飽滿,胸中有熊熊烈火在燃燒,那里住著一個名叫國家的心臟、一種永恒的訊號。
在時間的聲音中,我看到今后的自己,將會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不斷前進,雙腳帶起風(fēng)浪,聲若鼓鳴,永不停息。
【點評】
心中有家國者,念之必有回響。
初中生可以寫怎樣的文章、能寫怎樣的文章,與平時生活中的點滴積累、視野眼界密不可分。作為當代初中生,一方面,要立足現(xiàn)實,關(guān)注自身,關(guān)注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生活美好,有參與、體驗、感悟的過程,小作者平日酷愛飛行航模,對此特別關(guān)注,就為寫作準備了很好的素材;另一方面,心中珍藏著自己,也能裝下國家,當個人愛好和家國情懷融合在一起,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擲地有聲、“聲聲”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