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平
你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
兔子和烏龜比賽跑步,兔子飛快地跑著,烏龜拼命地爬,不一會兒,兔子與烏龜已經(jīng)離得有很大一段距離了。兔子認(rèn)為比賽太輕松了,他要先睡一會兒,并且自以為是認(rèn)為,即使自己睡醒了,烏龜也不一定能追上它。而烏龜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當(dāng)兔子醒來的時候,烏龜已經(jīng)到達(dá)終點了。
這只勝利的烏龜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烏大龜”。烏大龜勝利歸來,他的弟弟烏小龜卻是很不服氣。為了讓彼此心服口服,他倆決定來個現(xiàn)場PK!
烏大龜和烏小龜來到廣場上,正好看到小朋友們在地上畫了三個半圓(如下圖)準(zhǔn)備玩游戲。于是,烏大龜指著半圓說:“沿著這個大半圓可以從甲地跑到乙地,沿著兩個小半圓也可以從甲地跑到乙地,這兩條路任你挑?!?/p>
烏小龜特意挑了兩個小半圓連接成的道路,因為他認(rèn)為這條路一定比另一條路長,跑贏了才有面子。
一切商量妥當(dāng)后,他們倆拉開了架勢憋足了勁,各自沿著選定的道路撒腿跑了起來。烏大龜腿長步子大,烏小龜腿短步子快。說也奇怪,他們倆不分先后,同時到達(dá)了終點。
見此結(jié)果,烏小龜仍不服氣,一邊喘著氣,一邊說:“不對!你跑的那條路一定比我的短。你想想,你跑的是一個半圓,我跑的是兩個半圓。”
烏大龜跺著腳回敬道:“你胡說!你跑的半圓多小啊,我跑的半圓多大啊。所以,我一定跑得比你多!”
兩只烏龜吵得不可開交,這可怎么辦?
最后還是烏大龜想出來一個主意:將各自的道路互換一下再跑一次,這樣不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嗎?
說干就干,他們倆大汗淋漓地跑了起來。結(jié)果,又同時到達(dá)了終點!
想一想。兩次比賽,烏大龜和烏小龜都同時到達(dá)終點,這兩條路會不會一樣長?
烏大龜和烏小龜沒法,于是,向畫圓的小朋友們求助,請他們幫忙計算一下這兩條道路的長度。小朋友們爽快地答應(yīng)了,他們用樹枝在地上飛快地算了起來……
測量方法
我們可以用一根繩子覆蓋在大半圓的道路上,然后拉直量出繩子的長度,就是大半圓道路的長度。再用同樣的方法量出兩個小半圓的長度。
小朋友們在計算的時候,烏大龜和烏小龜也開始測量起來。最后小朋友們算出的長度是一樣的,他們量出來的長度也是一樣的。
原來這兩條道路真的一樣長!烏大龜和烏小龜跑得一樣快!
驗證:
假設(shè)大圓的半徑是2,則小圓的半徑為1.
烏大龜?shù)穆肪€為大圓周長的一半,計算結(jié)果為:
(2×π×2)÷2=2π。
烏小龜?shù)穆肪€可以看成是一個小圓的周長,計算結(jié)果為:
2×π×1=2π。
所以,兩只烏龜?shù)穆肪€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