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姚玉淑
(天津市北辰醫(yī)院檢驗科,天津 300400)
冠心病(CHD)主要是因冠狀動脈循環(huán)異常,血管腔阻塞,導致心肌含氧量與血量不足,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胸痛、呼吸困難以及低血壓等臨床癥狀[1]。隨著疾病進展,極易導致心力衰竭,嚴重者出現(xiàn)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臨床發(fā)現(xiàn)CHD與高尿酸血癥、血清膽紅素相關[3]。血清膽紅素主要來源于血紅蛋白的降解,具有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氧化修飾的作用,避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尿酸可使血小板聚集,增加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風險[4]。本文選取92例CHD患者,深入分析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在CHD發(fā)展過程中的水平變化及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CHD患者為觀察組,選擇同期8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采集受檢者血清,檢測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水平。觀察組男47例,女45例,年齡41~70歲,平均(59.21±4.33)歲;病程1~7年,平均(4.06±0.67)年;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級:26例Ⅰ級、23例Ⅱ級、23例Ⅲ級、20例Ⅳ級。對照組男41例,女39例,年齡40~69歲,平均(57.91±5.06)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jīng)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方法:采集所有受檢者靜脈血,均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3~5 ml,置于抗凝試管中,并對其進行離心(轉速3 000 r/min、離心10 min)處理,分離血清。應用Rochecobas 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試劑盒(羅氏公司)對血清中膽紅素與尿酸進行檢測。檢測血清膽紅素采用重氮比色法,主要檢測內容有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檢測尿酸采用酶比色法。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血清膽紅素(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與尿酸水平;比較不同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患者血清膽紅素、尿酸水平;分析血清膽紅素與尿酸診斷CHD的效能。
2.1兩組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水平比較:觀察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尿酸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水平比較
2.2不同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級患者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水平:觀察組患者隨著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升高,膽紅素水平明顯降低,且尿酸水平隨之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級患者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水平比較
2.3血清膽紅素、尿酸單獨診斷及聯(lián)合診斷冠心病效能比較:血清膽紅素聯(lián)合尿酸診斷CHD的特異度與靈敏度分別為93.75%、97.83%,較單獨診斷效能高;且血清膽紅素聯(lián)合尿酸診斷的誤診率與漏診率低于單獨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4。
表3 血清膽紅素、尿酸及聯(lián)合診斷CHD結果比較[n(%)]
表4 血清膽紅素、尿酸及聯(lián)合診斷CHD效能比較(%)
CHD是因血管腔出現(xiàn)狹窄,致使心肌缺血壞死,加重心臟負擔,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心悸、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等[5]。CHD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且病情重,病程長,易復發(fā),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對改善CHD的臨床治療效果有重要價值。目前冠脈造影是CHD診斷的金標準,診斷準確率高,但因具有創(chuàng)傷性,不適用于早期診斷。研究發(fā)現(xiàn),CHD患者血清膽紅素、尿酸水平與健康人群比較差異明顯,表明CHD進展與以上兩種指標水平變化密切相關[6]。
血清膽紅素是由人體內衰老紅細胞裂解釋放出血紅蛋白,在細胞微粒體血紅素加氧酶影響下分解血紅素,形成膽綠素,最后通過還原產(chǎn)生膽紅素[7]。目前臨床在對溶血性疾病、肝臟疾病治療期間,較為重視對血清膽紅素指標的檢測。血清膽紅素能夠與清蛋白相結合,同時結合自由基可顯著對機體超氧自由基進行清除,使血管內壁斑塊有效緩解,且可避免動脈粥樣硬進展加快。血清膽紅素還是一種生物還原劑,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對LDL-C具有抑制作用,從而達到阻滯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降低CHD發(fā)病率。有研究顯示患者機體血清膽紅素水平若出現(xiàn)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50%,極易增加冠狀動脈病變風險,降低心臟功能[8]。本研究結果與張燕的研究[9]結果基本一致,提示血清膽紅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CHD發(fā)生風險。
尿酸主要在機體尿液中,其含量相對較少,臨床發(fā)現(xiàn)在健康機體中尿酸含量為1 200 mg,同時每日可生產(chǎn)一定量尿酸,約為600 mg,每日排出尿酸量與生產(chǎn)量相當,所以尿酸含量可維持正常水平[10]。由于尿酸是機體內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謝產(chǎn)物,若出現(xiàn)嘌呤代謝紊亂或排泄量出現(xiàn)減少,極易導致高尿酸血癥。隨著血清尿酸水平不斷升高,由于其溶解水平較低,易析出尿酸鹽結晶,導致血管內膜出現(xiàn)損傷,最終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尿酸很難排出體外,增加機體尿酸含量,打破平衡狀態(tài),形成惡性循環(huán)。同時高尿酸還可導致氧化應激反應,導致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以及脂質過氧化,形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且還會加快氧自由基的生成,同時產(chǎn)生炎性反應,其中炎性反應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與張秀紅的研究[11]結果基本一致,提示尿酸水平與CHD的發(fā)生關系密切。
本研究結果表明,CHD病情加重期間,血清膽紅素水平降低與尿酸水平升高可能參與了CHD進展過程[12-13],兩種指標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CHD診斷準確率。
綜上所述,對CHD患者進行血清膽紅素、尿酸指標檢測,可反映CHD進程,是診斷CHD較為重要的指標。將以上兩種指標聯(lián)合診斷,可顯著提升診斷靈敏度與特異度,減少漏診、誤診情況,臨床診斷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