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如
(泰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婦產科,江蘇 泰州, 225300)
異位妊娠又被稱為宮外孕,是臨床上女性常見疾病,其中輸卵管妊娠較為常見,少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宮頸、腹腔等部位的異位妊娠。臨床上常采用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異位妊娠,手術治療后會發(fā)生腹腔、盆腔粘連等并發(fā)癥,損傷患者生殖系統(tǒng)的風險較高,不適用于輸卵管切除患者。目前,藥物治療是對有保留生育功能未破裂型輸卵管妊娠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且可明顯減輕患者負面心理狀態(tài)。米非司酮可有效發(fā)揮阻斷孕酮,抑制孕激素的作用,進一步促使胚囊壞死,但其單用治療效果不明顯,且有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惡心、腹痛等不良反應。中醫(yī)學家認為,異位妊娠歸屬于“少腹瘀血”“妊娠腹痛”等范疇,其發(fā)病與少腹素有瘀滯有關,瘀血阻滯、新血難安、瘀積日久可誘發(fā)出血,故中醫(yī)治療異位妊娠應以活血化瘀、殺胚消癥為主要原則。化瘀消癥湯主要由沒藥、丹參、乳香等組成,可發(fā)揮祛瘀生新、殺胚消癥的功效,臨床多用于瘀血阻滯證的治療。目前,關于異位妊娠患者應用化瘀消癥湯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水平的影響仍需進一步探討。基于此,本研究對泰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120例異位妊娠患者進行隨機對照研究,旨在進一步分析化瘀消癥湯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異位妊娠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4月~2021年6月泰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120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9.21±3.12)歲;停經時間34~52 d,平均停經時間(43.11±4.20)d;既往妊娠次數(shù)0~5次,平均妊娠次數(shù)(2.32±1.05)次;體質量指數(shù)19~21 kg/m,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0.15±0.25)kg/m;輸卵管妊娠47例,卵巢妊娠13例。研究組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30.71±4.11)歲;停經時間37~53 d,平均停經時間(44.92±3.92)d;既往妊娠次數(shù)0~6次,平均妊娠次數(shù)(2.39±1.11)次;體質量指數(shù)19~21 kg/m,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0.08±0.10)kg/m;輸卵管妊娠46例,卵巢妊娠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可比。本研究經泰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醫(y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所選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分別符合《婦產科學》和《中醫(yī)婦科學》妊娠腹痛篇關于異位妊娠的診斷標準;②各項檢查均符合保守治療,且有生育需求者;③輸卵管妊娠未發(fā)生破裂,且無腹腔出血現(xiàn)象者;④包塊直徑不超過4 cm,且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不超過2 000 mlU/mL者;⑤無精神系統(tǒng)疾病,且具備正常溝通交流能力者等。
排除標準:①對米非司酮存在過敏或有禁忌證者;②伴有凝血功能障礙,且免疫功能低下者;③血小板水平不穩(wěn)定者;④伴有心、肝、肺等慢性器質性病變,或其他內分泌系統(tǒng)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⑤伴有急性或慢性疾病者;⑥耐受性及依從性較差者;⑦本研究試驗期間參與其他研究者。
兩組患者先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營養(yǎng)補給、電解質糾正、吸氧等。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米非司酮片(生產企業(yè):上海新華聯(lián)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03,規(guī)格:0.2 g)口服,0.2 g/次,2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化瘀消癥湯治療。組方:沒藥、丹參、乳香各12 g,桃仁、三棱、莪術各6 g,赤芍、皂角刺各10 g,天花粉20 g。加300 mL水煎煮,150 mL/次,2次/d,其中蜈蚣要研成末后放入藥液中沖服,如果患者血清β-HCG水平低于1 000 mlU/mL,則可將三棱、莪術加至9 g。兩組均持續(xù)治療7 d。
①臨床療效:治療7 d后,參照《臨床疾病診斷及療效判定標準》評估兩組臨床療效,其中經B超檢查顯示包塊顯著縮小,且患者血清β-HCG水平下降程度超過15%,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均消失為治愈;患者血清β-HCG水平下降程度超過15%,腹痛、陰道出血等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為顯效;患者血清β-HCG水平下降程度未超過15%,腹痛、陰道出血等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為好轉;經B超檢查發(fā)現(xiàn)包塊持續(xù)性增大,且患者血清β-HCG水平未下降,甚至水平上升,陰道出血、腹痛等臨床癥狀反復發(fā)作為無效??傆行?(治愈+顯效+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輸卵管通暢程度:治療7 d后,兩組患者輸卵管通暢情況采用輸卵管造影檢查,包括完全通暢(盆腔內造影劑彌散均勻)、基本通暢(造影劑可排出輸卵管,可達或未至盆腔,存在粘連)、不通暢(傘部、峽部完全阻塞及間質部完全阻塞)等。③血清激素水平:于治療前、治療7 d后,分別取兩組患者3 mL靜脈血,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采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生產企業(yè):深圳安賽診斷技術有限公司,型號:YnY 2020 s)檢測血清β-HCG、抑制素-A(INH-A)、孕酮(P)、雌二醇(E)水平。④不良反應:治療期間,記錄兩組患者胃腸道不適、肝功能異常、白細胞下降、頭暈乏力、口腔潰瘍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治療7 d后,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治療7 d后,研究組完全通暢占比高于對照組,研究組不通暢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7 d后,兩組血清β-HCG、INH-A、P、E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3。
治療期間,兩組胃腸道不適、肝功能異常、白細胞下降、頭暈乏力及口腔潰瘍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4。
目前,異位妊娠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異位妊娠患者受精卵著床位置以下組織及其內壁黏膜較薄弱,輸卵管容易發(fā)生破裂。米非司酮和孕酮受體的親和力較強,且遠期預后較好,被廣泛應用于催經止孕、胎死宮內引產等治療中,但該藥易導致絨毛組織及蛻膜發(fā)生快速變性、壞死及脫落,進而增加血運受損的風險,單用發(fā)生不完全流產的風險較高。因此,亟需探尋一種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優(yōu)化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本研究探討化瘀消癥湯聯(lián)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及對患者輸卵管通暢程度的影響,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
中醫(yī)將異位妊娠歸屬于“少腹血瘀”范疇,血瘀由氣虛而發(fā),濕熱瘀結而導致胞脈阻滯,致孕卵受阻而發(fā)為異位妊娠為該病發(fā)病病因,治則以活血化瘀、殺胚消癥為法?;鱿Y湯主要由沒藥、天花粉、丹參、乳香、桃仁、皂角刺、三棱、赤芍、莪術等組成,其中沒藥具有祛瘀定痛、消腫生肌的功效;丹參可起到活血祛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月經不調、痛經之證;桃仁具有通便潤腸、活血祛瘀等功效,常用于經閉痛經的治療,可較好發(fā)揮活血祛瘀之效;三棱可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于瘀血閉經證療效較好;赤芍在散瘀止痛、養(yǎng)血和宮方面功效較好;乳香可活血行氣、化瘀散結,用于痛經閉經等具有較好功效;皂角刺具有排膿、消腫之效;天花粉具有消腫排膿、破瘀散結的功效,是一種清熱瀉火類藥物;莪術有破瘀、消積止痛、行氣破血的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后,研究組總有效率、輸卵管完全通暢占比均高于對照組,輸卵管不通暢占比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治療期間兩組胃腸道不適、肝功能異常及白細胞下降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化瘀消癥湯聯(lián)合米非司酮可明顯促進異位妊娠患者輸卵管通暢,提高臨床療效,安全性良好。β-HCG能夠維持黃體的功能,其水平反映滋養(yǎng)層細胞的狀況;妊娠時INH-A主要由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妊娠后水平升高;P由卵巢黃體分泌,可反映胚胎生長狀態(tài);E主要由妊娠時胎盤產生,可反映胚胎活躍度,四者血清水平越高,表示異位妊娠患者異位種植的滋養(yǎng)細胞活性越強,越不利于藥物的殺滅。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后,研究組血清β-HCG、INH-A、P、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化瘀消癥湯聯(lián)合米非司酮可改善異位妊娠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改善病情?,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化瘀消癥湯中的丹參含二萜醌類色素及丹參酮類、桃仁含苦杏仁甙、揮發(fā)油等,赤芍含芍藥苷及揮發(fā)油類等成分,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擴張血管,可增強吞噬細胞活力,進而提高殺胚效果,降低激素水平,改善異位妊娠患者病情;天花粉含天花粉多糖及天花粉蛋白,其中天花粉蛋白可通過阻礙合成細胞內蛋白質,調節(jié)激素水平,進而控制患者病情;張麗芳等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化瘀消癥湯治療異位妊娠能夠顯著改善患者激素水平,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異位妊娠患者應用化瘀消癥湯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可明顯改善機體激素水平,促進輸卵管通暢,進而有利于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安全性良好,臨床研究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