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勝凱,郝連升,劉士凱
(山東省聊城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股骨頭壞死是臨床常見的髖部疾病之一,以髖、臀部疼痛,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跛行等為主要臨床特征。本病好發(fā)于超重、肥胖及重體力勞動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約為2.4∶1[1]。股骨頭壞死的致殘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方法眾多,西醫(yī)以手術治療為主,短期療效顯著,但術后恢復時間長;中醫(yī)治療股骨頭壞死療效肯定,適合長期應用[2]。本研究旨在觀察骨蝕Ⅰ號方聯(lián)合髓芯減壓術治療早期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聊城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早期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11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6例。對照組男40例,女16例;年齡21~55歲,平均(38.28±9.97)歲。觀察組男38例,女18例;年齡25~55歲,平均(39.64±7.2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聊城市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聊中醫(yī)2017倫審第67號)。
1.2 診斷標準
(1)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成人股骨頭壞死臨床診療指南(2016)》制定[3]。①主要表現為髖部、臀部或腹股溝區(qū)疼痛,偶爾伴有膝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查體見髖關節(jié)內旋受限;②磁共振T1加權成像見局限性軟骨下線樣低信號或T2加權成像見“雙線征”;③髖關節(jié)X線影像見囊性改變、新月征及硬化區(qū);④CT掃描見骨壞死區(qū)域或軟骨下骨斷裂;⑤放射性核素檢查見股骨頭灌注缺損。滿足①②即可確診。在此基礎上符合國際骨微循環(huán)研究協(xié)會(ARCO)分期Ⅰ~Ⅱ期標準。Ⅰ期:X線片無異常改變,磁共振成像可見壞死區(qū)域周圍低信號帶病變,骨掃描可見冷區(qū);Ⅱ期:X線片或CT可見骨硬化、局部骨質疏松或囊性變,但無證據顯示軟骨下骨折、壞死部分骨折或股骨頭關節(jié)面變平。
(2)中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股骨頭壞死的三期四型辨證思路》中痰瘀阻絡型股骨頭壞死診斷標準制定[4]。主癥:髖部疼痛,或有靜息痛;關節(jié)沉重。次癥:胸脘滿悶;形體肥胖;舌胖大苔白膩,或舌紫/青/暗或有瘀斑;脈弦澀/滑,或脈沉澀/滑。具備主癥兩項與次癥1項,或主癥1項與次癥兩項,即可判定為本證。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無髖部外傷史;年齡<55歲;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者;不能耐受手術治療者;依從性較差者。
2.1 對照組 給予髓芯減壓術治療及術后常規(guī)處理。
(1)手術方法 給予患者全麻或椎管內麻醉,皮膚外標記股骨頭外形?;颊呷⊙雠P位,麻醉成功后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患肢取外展稍內旋位。在C形臂引導下,經股骨大轉子下1~2 cm鉆入直徑2.0 mm導針,透視確認導針深度及位置良好后,沿著導針鉆入直徑3.5 mm空心鉆頭至股骨頭壞死灶內,鉆頭尖端離軟骨下骨板0.5~1.0 cm,勿穿透軟骨面。對壞死病灶多方向鉆孔,穿透硬化帶。依據病灶大小可鉆孔2~3個。所有手術均由同一治療組醫(yī)師完成。
(2)術后常規(guī)處理 手術后,用薄枕抬高患肢,增加髖部外展肌及股四頭肌康復;預防性應用抗生素24 h,常用藥物為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山東潤澤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112,0.75 g/支),每次1.5 g,每8 h注射1次。術后6 h,皮下注射達肝素鈉注射液(常州千紅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300,0.2 m L∶2 500 IU),每次7 500 IU,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兩周。術后1個月,患者可坐于床邊。術后6周,患者可在助行器輔助下站立訓練。術后8周,患者可在助行器保護下進行適當負重行走鍛煉。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骨蝕Ⅰ號方。方藥組成:川芎36 g,冬葵子1 g,紅花104 g,醋延胡索50 g,羌活50 g,全蝎36 g,秦艽36 g,蒸山萸肉40 g,蜈蚣36條。由聊城市中醫(yī)醫(yī)院制劑室統(tǒng)一制備成水丸制劑,術后第1日開始服藥,每次30丸,每日3次,飯后半小時服用。連續(xù)治療3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分別于術前1 d及術后1、3、6個月記錄兩組患者VAS評分,總分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髖部疼痛程度越高。②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別于術前1 d及術后1、3、6個月記錄兩組患者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③安全性指標。包括術后并發(fā)癥、實驗室檢查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結果
(1)VAS評分、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 術前1 d,兩組患者VAS評分、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3、6個月,兩組患者V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同期對照組;兩組患者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同期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早期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早期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術前1 d比較,△P<0.05;與對照組術后同期比較,▲P<0.05。
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觀察組 56 術前1 d 6.64±1.23 72.54±5.02術后1個月 4.32±1.78△▲ 79.03±4.90△▲術后3個月 3.85±1.03△▲ 85.77±3.62△▲術后6個月 2.77±0.98△▲ 89.38±3.93△▲對照組 56 術前1 d 6.34±1.45 73.15±4.83術后1個月 5.53±1.33△ 75.64±3.28△術后3個月 4.37±1.60△ 80.91±5.01△術后6個月 3.54±1.43△ 84.04±4.84△組別 例數 時間 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
(2)安全性指標 兩組患者均為手術Ⅰ類切口/甲類愈合,無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及其他嚴重并發(fā)癥;觀察期間,兩組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心電圖、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等相關實驗室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觀察組均未見消化道反應、過敏、皮下出血等不良反應。
股骨頭壞死是臨床常見的骨壞死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因股骨頭血供障礙導致的骨及骨髓細胞壞死、再生,最終導致股骨頭塌陷、變形,形成嚴重的髖關節(jié)病變。目前,股骨頭壞死的早期治療以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為主,保守治療包括限制負重、藥物治療、體外震波療法、高壓氧療法等;手術治療包括髓芯鉆孔減壓,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鉭棒植入、植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截骨術等[5]。髓芯減壓術是一種從股骨大轉子下向股骨頭壞死灶鉆孔,達到減小骨內壓的目的,同時可向空腔內打壓植入自體骨或異體骨的術式[6]。許珂等[7]研究發(fā)現,髓芯減壓術能夠有效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減少對股骨頭的骨質破壞,且對于早期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的療效要明顯優(yōu)于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屬中醫(yī)“骨蝕”“骨痿”“骨痹”等范疇,為本虛標實之證,以肝腎虧虛為本,血瘀、痰阻為標。本病早期多辨為氣滯血瘀證(多見于創(chuàng)傷患者)或痰瘀阻絡證(多見于過量飲酒患者)[8],氣滯則血行不暢,血瘀亦可使氣行受阻,營衛(wèi)失調,閉而不通,骨失所養(yǎng),發(fā)為本病。瘀血為股骨頭壞死的關鍵病因及重要病理產物,活血化瘀則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重要治法。相關研究表明,活血化瘀類中藥能夠促進局部微循環(huán)的重建,改善局部循環(huán)的高凝狀態(tài),從而提高壞死骨區(qū)域的修復能力[9]。
我院專家根據早期股骨頭壞死脈絡瘀阻的病機特點,以活血化瘀、壯骨生新為法,擬定骨蝕Ⅰ號方。骨蝕Ⅰ號方由川芎、冬葵子、紅花、延胡索、羌活、全蝎、秦艽、山茱萸、蜈蚣組成。紅花化瘀通經、川芎活血行氣,共為君藥;延胡索增強紅花、川芎散瘀理氣之功,羌活祛濕止痛、通利關節(jié),全蝎散結通絡、祛瘀消滯,共為臣藥;秦艽舒筋祛濕,冬葵子通經滲濕,蜈蚣通絡止痛,山茱萸補益肝腎,共為佐藥。全方共奏祛瘀血、行郁氣、通經絡、化痰濕之功,以治標為主,力專而效宏,兼補肝腎以固本?,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川芎中的苯酞類成分,與其活血化瘀行氣、燥濕止痛的功效密切相關[10];紅花的有效成分紅花黃色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提高血流速度,還可延長凝血時間、增加纖溶酶原活性,從而溶解局部血栓[11];延胡索中的四氫帕馬丁具有鎮(zhèn)痛作用,其中左旋體的止痛作用較右旋體強,對慢性持續(xù)性鈍痛效果佳[12];羌活具有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在骨關節(jié)疾病中廣泛應用[13];全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14];吳茱萸主要成分吳茱萸堿具有潛在的抗炎活性[15];蜈蚣多肽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及抗凝血活性[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3、6個月,兩組患者V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均低于同期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同期對照組(P<0.05);觀察期間,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表明骨蝕Ⅰ號方聯(lián)合髓芯減壓術治療早期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療效確切,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髖部疼痛癥狀及髖關節(jié)功能,且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骨蝕Ⅰ號方組方合理,藥物配伍得當,能有效改善早期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髓芯減壓術后疼痛及髖關節(jié)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此外,本研究可能受地域、氣候、飲食習慣及文化等因素影響,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須做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