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云
周迅曾經(jīng)拍了一個短片《女兒》,說的是一位離異母親,帶著女兒開出租車賺錢的心酸經(jīng)歷。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武漢單親媽媽李少云。女兒才5個多月大,她就凈身出戶離婚。為維持生計,她成了一名開夜班的的姐,從此出租車成了母女倆的家。為了省錢,她曾4 年沒有理發(fā);因為發(fā)生交通事故,走投無路的她想跳江,卻被3 歲的女兒撒著嬌勸了回來;她曾被一個兇殘男人用鋼管打,幾乎精神崩潰……但為了女兒,她挺了過來。愛心人士的幫助,讓李少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20 歲時,出生在武漢市郊蔡甸區(qū)的李少云匆匆結(jié)婚了。早早就輟學幫襯家里插秧放牛、做農(nóng)活的她,婚后因生了兩個女兒,不受婆家人待見。令李少云崩潰的是,丈夫在外面有了情人,情人懷孕了。李少云千瘡百孔的心被撕得稀碎,她割腕自殺,幸好被救回一命。為了兩個女兒,她選擇凈身出戶,放棄了這段婚姻,一個人離家南下打工。
李少云也渴望有個疼愛自己的人,2013 年,她認識了一個離異男子。男方婚前滿口答應可以把李少云的二女兒接過來一起住,可是結(jié)婚后卻以經(jīng)濟緊張為由斷然反悔。
李少云39 歲那年生下了小女兒依依,她獨自在醫(yī)院剖宮產(chǎn),身邊連一個照顧的人都沒有,只能跪在地上給孩子換尿布。保潔阿姨想幫忙,卻被她回絕了:“你今天幫我,明天我還是要一個人弄?!?/p>
依依5 個多月大時,丈夫不給孩子上戶口,想把她送走。李少云非常憤怒,和丈夫吵了一架,沒想到竟被丈夫按在地上狠狠地打了一頓。她再次選擇離婚,凈身出戶。
經(jīng)歷兩次失敗的婚姻后,李少云的心徹底涼了。親人勸傷心的她放棄孩子,可她硬是不肯,“哪怕一無所有,生活再艱難,我也要把女兒撫養(yǎng)長大!”
2014 年,身無分文的李少云帶著5 個多月大的女兒離開了家,這一年她40 歲。李少云在妹妹家旁邊租了一間房子,每月租金700 元,她向朋友借了2000 元才勉強付了房租。有了住處,李少云又開始為兩個人的生存發(fā)愁:“孩子要吃要喝,拿什么養(yǎng)活她?”
她想找個工作,既能照顧孩子,又能賺點錢。結(jié)果跑了很多餐館、商店、學校飯?zhí)玫?,人家一聽她的情況,都搖頭拒絕。她也去超市工作過,但只干了半天,對方就委婉地告訴她,以后別帶孩子去了。李少云還想過盤一個雜貨店,但她沒有資金,也擔心收入不穩(wěn)定,令生活雪上加霜。
后來李少云覺得,最適合她干的活就是開出租車。因為她曾經(jīng)開過1 年的出租車,并且小孩子容易生病,可以隨時開車帶她去看病。李少云給以前的出租車老板打了電話,問能不能去他那里開車,對方同意了。李少云說付不起押金,身上1 分錢都沒有。老板同情地說:“你先開吧,攢到押金再給我就可以了?!?/p>
從此,這輛出租車便成了李少云母女倆的“家”。
幼小的依依格外敏感,經(jīng)常半夜吵著要媽媽。有一次,凌晨1 點多依依一個人在床上哭,住在隔壁的李少云的妹妹聽到后,趕緊給李少云打電話,她只能通過視頻將依依哄睡。從那之后,倔強的李少云決定去哪里都帶著依依,“不想讓女兒以為,媽媽不要她了?!崩钌僭葡葟睦习迥抢锇衍囎娱_出來,再回家?guī)夏谭?、熱開水、冷開水,把女兒用小毯子裹好放在副駕駛上。然而,帶著孩子出車比一個人開車難多了,很多乘客看到車上有孩子就拒乘。
每天一睜眼,等待著李少云的是房租、水電、伙食費,以及出租車租金,日子必須精打細算。開夜班,租金只有白班的三分之一;為了省錢,她甚至4年沒有理過發(fā)……快到收費站時,車道旁有一個盒飯攤,依依和媽媽是那里的???。每天傍晚,李少云會買一份12 元的盒飯,有冬瓜、豆腐和魚3 個菜,這就是她和女兒的晚餐。
李少云喜歡到機場載客,那里有幾百輛出租車排隊,在等待的時間里,依依可以下車玩耍和運動。李少云給孩子講故事,唱歌,在草坪上玩捉迷藏。一晃3 年過去,機場的司機幾乎都認識這母女倆。有的熱心司機看李少云不容易,會把長途客人讓給她。
李少云每天將近20 個小時在車上,經(jīng)常一天只吃一頓飯。因為廁所難找,她很少喝水,落下了胃疼的毛病,并且隔一段時間就會頭疼。覺得累的時候,李少云想著送完客人就休息一下,但只要看到前面有人招手,她馬上就來了精神。
李少云洗出租車的時候,依依總是來幫忙。李少云提著水桶,依依在旁邊說:“大力水手要出場啦?!迸畠憾自谳喬ミ?,還沒有輪胎高,但她仔細地擦拭著,盡量幫媽媽干點活。
2017 年8 月的一個晚上,李少云第一次出了交通事故。當時她開車過長江大橋,一名男子騎著電動車逆向沖上機動車道,朝她的車撞過來。電動車速度很快,從李少云的車旁擦過,撞到花壇又彈回來,車倒了。好在她和女兒都平安無事,但車子被拖走了,雖然最終交警判定男子負事故主責,她負次責,但事故賠償花光了她3 年所有的積蓄。車行老板找上門來,說在安頓好孩子前,不會租車給她。李少云失業(yè)了。
一天不工作,她和孩子就沒飯吃。走投無路的她,恍惚間拉著女兒來到江漢一座橋邊,想要終止這沒有盡頭的苦日子。孩子望著遠方閃爍斑斕的夜景,好奇著,雀躍著。被生活逼上絕境的李少云,輕聲對女兒說:“依依,我們?nèi)ヌ鴺虬?!”女兒仿佛察覺到了什么,扭著身子說:“不要嘛?!薄澳菋寢屘?!”女兒握緊她的手:“媽媽也不跳,我們倆都不去……”
李少云被年幼的女兒撒著嬌勸了回來。因為舍不下女兒,她只能咬著牙繼續(xù)往前沖。那時,離女兒上幼兒園還有不到1 個月時間。因為戶口不在居住地,依依上不了公立幼兒園。擺在李少云面前的是8000 元的學費,需要一次繳清。她不停地接活,給人代班,有時一出車就是24 個小時,副駕駛座上的女兒已經(jīng)睡了好幾覺。
有熱心媒體報道了李少云的困境。這個出租車上移動的“家”,感動了武漢一座城。很多人伸出援手,給孩子寄吃的玩的穿的,一家幼兒園為依依提供免3 年學費的入學機會……
失業(yè)半年后,武漢客管所聯(lián)系到李少云,介紹她到一家出租車公司去開車。李少云借錢包了一輛出租車,之后,她每天早上8 點開車送依依上幼兒園,然后去跑車,下午5 點接依依,帶著她跑到凌晨2 點回家。演員周迅曾經(jīng)拍了一個短片《女兒》,說的是一位離異母親,帶著女兒開出租車賺錢的心酸經(jīng)歷。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李少云和依依。
2020 年1 月的一天,李少云送完孩子,在附近的菜場買早點。她將車停在一輛快車后面,買完早餐回來,只見一個男子跳起來就罵,指責她的車擋了路,害他丟了訂單。男子氣急敗壞,突然從駕駛室拿出一根鋼管,一手揪李少云的衣服,一手朝她腿上打。李少云被打倒在地,路人將他們勸開,并報了警。兩人在警局爭論了一番,最后調(diào)節(jié)無果。
無奈之下,李少云一個人去醫(yī)院做了檢查,花了1000 多元,沒舍得住院?;氐郊液蟛虐l(fā)覺全身作疼:右手、右腿、膝蓋、后背、左臉下頜,頭像炸了一樣。依依很懂事,看著受傷的媽媽,抱著她安慰道:“媽媽,我給你吹吹,吹吹就不疼了?!?/p>
李少云休養(yǎng)的那段時間,依依無法去上學,就在家里照顧她,每天給媽媽買早餐,燒水。她要喝水,依依就找來一根吸管,讓她可以躺著喝。依依懂事得讓人心疼,李少云難過得坐在床邊痛哭……好在后來問題得以解決,被打后第9 天,男子向李少云道歉,賠償1 萬元。
李少云加了許多出租車司機的微信群,有時依依餓了,只要說一聲,就有的哥的姐給她捎份吃的來。這份善意溫暖了李少云和依依,也在李少云的心里種下了善的種子,只要有可能,她就要把這份善良傳遞下去。
2020 年1 月22 日,傷好得差不多的李少云出去跑了一天車,不料第二天武漢就封城了。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她措手不及。因為不怎么煮飯,平時值班室的師傅會給她們帶飯,但疫情嚴重后,小區(qū)封控,師傅沒來上班,吃飯成了母女倆的難題。后來社區(qū)和不少好心人送來菜、米、油、肉。
盡管有無數(shù)個理由可以留在家里,但李少云沒有選擇獨善其身。當時武漢交通停運后,醫(yī)護人員急需志愿者接送上下班。李少云作為老司機,也積極報名了,善良的她滿心所想的都是怎么去幫助別人。
其他志愿者都勸李少云不要出門:“孩子還小,帶著一起出門,風險是雙倍的?!崩钌僭茮]有放棄,不能出門接送白衣戰(zhàn)士,那就在家做些什么吧。她主動干起了分配資源的工作,把8 平方米的員工宿舍硬是變成了臨時調(diào)度臺。李少云加入了許多志愿者求助群,幾乎保持24 小時在線,不敢睡覺。
李少云總擔心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求助無門,她說:緊急情況總是發(fā)生在半夜,特別是后半夜。我少睡一點覺,別人也許就多那么一點希望。有人問李少云:“你一個人帶著孩子,怕嗎?”她沉默了一會回答:“怕肯定怕,我要是有點什么事,依依怎么辦?”可是再怕,她也不曾退縮。
李少云的這份善良打動了演員姚晨,最終姚晨決定給李少云母女捐10 萬元錢。李少云本來想拒絕,但姚晨極力勸她收下。姚晨說:“我深知做母親的不容易,生活的困難永不停歇,只要我們勇敢活著,總會有辦法解決?!崩钌僭茮Q定將這筆錢存起來,留給依依。她常年開出租,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至少依依能有個依靠。
演員連奕名、楊若兮夫婦也給李少云寄來防護用品和零食,每個月還給依依1000 元學習費用。社會的各種幫助讓李少云感到格外溫暖,她還在微信群里做調(diào)度工作,每天拿著一張紙、一支筆,記錄所有需要求助的信息,然后轉(zhuǎn)發(fā)聯(lián)絡。一天下來,她累得眼睛都發(fā)紅了,不過覺得很心安。
李少云的微信里有一個分組,叫“幫助我們的好心人”,就是想讓女兒知道,她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希望依依以后有能力去回報那些幫助過她們的人,將愛心傳遞下去!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善良是善良者的通行證,小人物的一點點善,也許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么多善行累積到一起,給了整個社會不一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