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雁,楊勝春,曾 軍,霍向東,孫 建,林 青
1 新疆農業(yè)科學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新疆特殊環(huán)境微生物實驗室,新疆烏魯木齊 8300912 新疆克拉瑪依綠成農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牧業(yè)分公司,新疆克拉瑪依,834000
犢牛是奶牛場規(guī)模擴大的基礎,但犢牛出生后消化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容易出現腹瀉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導致其生長緩慢,增加養(yǎng)殖成本[1]。益生菌作為一種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健康、綠色、環(huán)保的飼料添加劑,對犢牛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改善[2,3],提高犢牛機體生長性能和免疫力,避免斷奶應激而發(fā)生的胃腸道菌群紊亂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本試驗選用納豆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兩種益生菌,按1∶1比例混合添加到斷奶后犢?;A日糧中,并對犢牛生長性能、胴體率和血液生化指標進行檢測,以期為斷奶后犢牛如何健康飼喂提供參考依據。
1.1.1 試驗動物
在新疆克拉瑪依綠成農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牧業(yè)分公司奶牛場選取16 頭,(60±5)日齡、體重相差較小、健康的荷斯坦奶公犢。
1.1.2 試驗益生菌
益生菌由新疆特殊環(huán)境微生物實驗室提供,是以納豆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為主復配的復合益生菌。
試驗隨機分成4 組,每組4 個重復,分別為CK組(基礎日糧+0%益生菌)、處理1組(基礎日糧+1%益生菌)、處理2組(基礎日糧+2%益生菌)、處理3組(基礎日糧+3%益生菌)。正式試驗前,為確保處理組試驗犢牛能夠接受納豆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先進行3 d預試驗,試驗犢牛在預試驗期采食量、生長狀況良好,直接進入42 d正式試驗。
不同處理組試驗期間飼喂顆粒狀精料補充料,主要原料為玉米、麩皮、豆粕、棉粕、碳酸氫鈣、石粉、氯化鈉、微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等;其成分含量保證:粗蛋白含量≥20.0%、粗纖維含量≤11.0%、粗灰分含量≤12.0%、鈣含量0.70%~1.80%、總磷含量≥0.40%、氯化鈉含量0.30%~1.20%、賴氨酸含量≥0.60%,水分含量≤14.0%。
犢牛按不同處理分欄飼養(yǎng),每欄4 頭犢牛,自由飲水和采食,每天至少陽光下運動1 h,每天由專門飼養(yǎng)員進行欄舍清潔,每周消毒1 次。益生菌以拌料的形式均勻添加在犢?;A日糧中。
正式試驗前1 d對不同處理組犢牛進行稱重,記為初始體重,之后間隔7 d分別在犢??崭箷r進行稱重,對每周犢牛體重進行記錄,周增重=每周體重-初始體重,最后一次體重記為終末體重。每天在犢牛飼喂前對飼料進行稱重,犢牛采食后,收集剩余飼料稱重,記錄犢牛日采食量。試驗結束當天抽取犢牛血液(靜脈采血方法),利用全自動生化儀對犢牛血清中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標進行檢測。試驗結束后1 d對犢牛進行屠宰、稱重,記錄犢牛胴體重。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試驗數據記錄在Excel表中,通過SPSS22.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利用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比較。
試驗結果如表1、表2所示。由表1數據可以看出,試驗開始前,不同處理組斷奶犢牛的初始體重無顯著差異(P>0.05)。從終末體重來看,與CK組相比,在斷奶犢牛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益生菌,均可顯著提高犢牛終末體重(P<0.05)。試驗期間,CK組斷奶犢牛體重增加了28.11 kg,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體重分別增加30.11 kg、34.25 kg、34.08 kg,比對照組分別顯著提高了7.11%、21.84%、21.24%(P<0.05)。
表1 不同添加劑量益生菌對斷奶后犢牛日增重的影響
從平均日采食量來看,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別提高了6.05%、7.44%、7.91%,但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
從平均日增重來看,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平均日增重量分別提高了7.46%、22.39%、20.90%,均可顯著提高犢牛平均日體重(P<0.05)。
由表2數據可以看出,不同處理組斷奶后犢牛每周增重均呈現出整體增長的趨勢,表明該飼養(yǎng)方式下試驗操作合理,不會影響斷奶后犢牛生長狀況。試驗第1周數據顯示,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周增重量分別提高了20.23%、28.24%、30.15%。試驗第2周數據顯示,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周增重量分別提高了6.83%、14.58%、14.12%。試驗第3周數據顯示,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周增重量分別提高了3.76%、11.29%、13.27%。試驗第4周數據顯示,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周增重量分別提高了5.73%、16.56%、14.31%。試驗第5周數據顯示,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周增重量分別提高了15.51%、18.69%、19.25%。試驗第6周數據顯示,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周增重量分別提高了6.18%、13.47%、13.31%。從上述結果來看,飼喂益生菌第1周,斷奶犢牛周增重突出,表明在最初添加益生菌后,因益生菌對瘤胃菌群有調節(jié)作用和促進代謝等功能,斷奶犢牛增重較明顯,隨著斷奶犢牛瘤胃菌群穩(wěn)定后,增重逐漸減緩。
表2 不同添加劑量益生菌對斷奶后犢牛周采食量/周增重的影響
由此可見,不同處理組的斷奶犢牛日采食量在試驗期間呈逐周增加的趨勢,斷奶犢牛周采食量與其對應的周體重增長趨勢一致。
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從胴體率指標來看,斷奶犢牛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益生菌可顯著提高斷奶犢牛的胴體率(P<0.05)。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胴體率分別提高了6.78%、9.75%、8.47%。從料重比指標來看,處理1組和CK組之間相比,料重比差異不顯著(P>0.05),但處理1組比CK組降低了0.93%。而處理2組、處理3組與CK組相比,料重比分別顯著下降了11.84%和10.90%(P<0.05)。
表3 不同添加劑量益生菌對斷奶后犢牛胴體重和料重比的影響
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斷奶犢牛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益生菌,犢牛血液中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均呈顯著增加趨勢(P<0.05)。從總蛋白含量來看,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總蛋白含量分別提高了4.91%、9.52%、7.07%。從白蛋白含量來看,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白蛋白含量分別提高了6.84%、9.41%、7.20%。從球蛋白含量來看,與CK組相比,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球蛋白含量分別提高了2.32%、7.83%、5.28%。上述結果表明,益生菌能提高斷奶犢牛的免疫功能。
表4 不同添加劑量益生菌對斷奶后犢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從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指標來看,益生菌可以促進斷奶犢牛的肝腎功能發(fā)育,雖然3 個指標和CK組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尿素氮含量比CK組降低了5.88%、7.84%、7.84%,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肌酐含量比CK組降低了2.95%、5.37%、3.77%,處理1組、處理2組、處理3組的尿酸含量比CK組提高了1.85%、0.77%、3.16%。
復合益生菌有利于犢牛胃腸道發(fā)育,維持菌群穩(wěn)定,增強犢牛消化道的吸收、消化能力。本試驗選用納豆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添加到斷奶后犢?;A日糧中,不同添加量均可提高犢牛日采食量,犢牛平均日增重量提高了7.11%~21.84%,料重比降低了0.93%~11.84%,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斷奶后犢牛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李洵[4]研究發(fā)現,犢?;A日糧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植物乳酸菌,犢牛平均日增重可顯著高于CK組(P<0.05),且犢牛的體尺指數也會顯著增加(P<0.05)。楊俊仁和李軍紅[5]研究也發(fā)現,犢?;A日糧中添加益生菌(與日糧比例為1/1000),連續(xù)飼喂90 d,益生菌組犢牛增重率可顯著提高14.47%(P<0.05)。劉俊陽等[6]研究發(fā)現,犢牛連續(xù)飼喂30 d益生菌后,其糞便中微生物數量會發(fā)生變化,益生菌組犢牛糞樣中的乳酸菌含量高達2.28×107CFU/g,顯著高于未添加益生菌組犢牛(P<0.05)。同時,于萍等[7]研究發(fā)現,斷奶犢牛日糧中添加1.0×1010CFU/g納豆芽孢桿菌,犢牛瘤胃內的脂解厭氧弧桿菌、琥珀酸絲狀桿菌、白色瘤胃球菌等優(yōu)勢纖維分解菌數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因此,斷奶犢?;A日糧中添加益生菌可以幫助犢牛建立一個良好的胃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犢牛胃腸道內有益菌數量。
益生菌在胃腸內可以通過消化道和動物機體建立聯(lián)系,誘發(fā)腸道免疫,進而增加動物機體免疫功能。血液生化指標不僅能反映機體日常的新陳代謝能力,還對機體免疫能力具有指示作用。本試驗發(fā)現斷奶犢牛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益生菌,犢牛血液中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均呈顯著增加趨勢(P<0.05)。孟競堯等[8]研究也發(fā)現,犢?;A日糧中添加3 g/kg復合益生菌可顯著提高犢牛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尿素氮對動物機體蛋白質分解代謝效率的評估具有重要意義[9],張勇等[10]研究發(fā)現,犢牛日糧中添加2 g/d益生菌制劑,連續(xù)飼喂60 d,和CK組相比,犢牛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而6 g/d益生菌制劑組與CK組差異顯著(P<0.05)。而本試驗發(fā)現斷奶犢牛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益生菌,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可能與添加量不足有關,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適量提高益生菌含量,以提高犢牛免疫力為指標,更好地為闡明益生菌對犢牛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提供參考。
斷奶后犢牛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益生菌,可提高犢牛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胴體率,降低料重比,血清中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也可顯著提高,而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指標差異變化不顯著。綜合犢牛生長狀況等指標,適宜的益生菌添加量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