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琳,羅 瑩,吳 迪,洪世垣
400016 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
宮頸癌在全世界女性腫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中都位居第四[1]。GLOBOCAN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宮頸癌確診病例570 000例,并有311 000名女性死于宮頸癌[1]。持續(xù)感染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最大危險因素[2-3],但HPV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預防性疫苗可通過阻斷高危型HPV的初始感染來預防HPV相關癌癥的發(fā)展,但疫苗本身沒有治療效果。因此探索宮頸癌的發(fā)病機制對其診斷、治療和開發(fā)新的治療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HPV可通過不同機制逃逸免疫監(jiān)視,從而導致宮頸癌發(fā)生[4-5]。先天免疫反應是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其激活依賴于識別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rel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的細胞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6]。病毒核酸傳感器干擾素誘導的解旋酶C結構域蛋白1(interferon-induced helicase C domain protein 1,IFIH1)是一個重要的細胞模式識別受體,在許多病毒的感染和復制、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7-9]。IFIH1是RNA傳感器,它可以識別并結合病毒RNA,從而抑制RNA病毒的感染和復制。最近研究表明,RNA傳感器也可以抑制DNA病毒復制,如豆苗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10-13]。此外,研究表明,IFIH1在癌癥治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等[14-16]。目前,IFIH1在DNA病毒HPV感染導致的宮頸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擬在人宮頸癌細胞HeLa中探討IFIH1對HeLa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并在正常上皮細胞HaCaT中探討HPV對IFIH1表達的影響。
HPV陰性宮頸癌細胞C33A、HPV陽性宮頸癌細胞HeLa和正常上皮細胞HaCaT均購于武漢Procell公司;DMEM高糖和MEM培養(yǎng)基購于美國Gibco公司;胎牛血清(FBS)購于以色列Bioind公司;TRIzol試劑購于美國Invitrigen公司;PEI轉染試劑購于美國Ployscience公司;G418試劑購于美國Sigma公司;無內毒素小提中量質粒提取試劑盒購于北京天根公司;高敏型ECL化學發(fā)光檢測試劑盒、反轉錄及實時熒光定量PCR相關試劑均購于南京Vazyme公司;蛋白質提取試劑高效RIPA裂解液、SDS-PAGE凝膠制備試劑盒和DAPI均購于北京Solarbio公司;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Western blot檢測相關試劑盒及免疫染色封閉液購于上海碧云天公司;Transwell小室和基質膠購于美國Corning公司;HPR標記的山羊抗鼠IgG,HRP標記的山羊抗兔IgG和兔抗人IFIH1抗體均購于美國CST公司;鼠抗人GAPDH抗體和兔抗人STAT3抗體購于美國Proteintech公司;兔抗人p-STAT3抗體購于美國Abclone公司;兔抗人FLAG抗體購于美國Sigma公司;熒光二抗購于美國Invitrigen公司;T4連接酶、美國BamHⅠ酶和EcoRⅠ酶均購于美國Biolabs公司。shRNA相關序列及實時熒光定量PCR相關引物購于上海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帶FLAG標簽的IFIH1過表達質粒以及陰性對照質粒購于上海吉凱基因化學技術有限公司。HPV18基因組,psi-LVRU6GP、pMD2.G、pSPAX2、PSV2-neo質粒由本實驗室保存。
C33A細胞、HeLa細胞和HEK293T細胞用含100 mL/L FBS的高糖DMEM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HaCaT細胞用含100 mL/L FBS的MEM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并靜置于含37 ℃和50 mL/L CO2的培養(yǎng)箱中。使用含0.25%的EDTA胰蛋白酶對細胞消化傳代。細胞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時進行實驗。
使用慢病毒載體psi-LVRU6GP連接shRNA靶向序列,構建能敲低IFIH1的質粒(shIFIH1)。對照質粒(shNC)為載體連接一段無意序列。將合成的shRNA靶向序列正義和反義寡核苷酸鏈退火,序列見表1。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將psi-LVRU6GP載體使用BamHⅠ和EcoRⅠ進行雙酶切。利用T4連接酶連接退火后的寡核苷酸鏈和酶切后的載體。將連接產物轉化入大腸桿菌stable3,并按照質粒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質粒。
表1 shRNA靶向序列
IFIH1轉染C33A細胞: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C33A細胞(1×106/皿)于6 cm培養(yǎng)皿中,20 h后細胞融合度達到70%~80%時,以PEI∶質粒=3∶1的比例將帶Flag標簽的IFIH1過表達質粒與對應的陰性對照質粒分別轉染C33A細胞。實驗分為2組:①陰性對照組(NC);②IFIH1過表達組(O/E IFIH1)。轉染6~8 h后,將培養(yǎng)基更換為含100 mL/L FBS的高糖DMEM培養(yǎng)基,在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8 h后收集細胞進行后續(xù)實驗。HPV18基因組轉染HaCaT細胞: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HaCaT細胞(3×106/皿)于6 cm培養(yǎng)皿中,20 h后細胞融合度達到60%~70%時,以PEI∶HPV18∶psv2-neo質粒=6∶1∶1的比例將HPV18基因組轉染進HaCaT細胞,轉染6~8 h后換液,48 h后用G418溶液(800 μg/mL)篩選轉染成功的細胞。每2天換1次液并加藥篩選細胞,待添加G418溶液培養(yǎng)皿中無細胞死亡,且細胞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時用于后續(xù)實驗。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HEK293T細胞(1×106/皿)于6 cm培養(yǎng)皿中,20 h后細胞融合度達到60%~70%時,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利用PEI轉染試劑將1 μg pMD2.G質粒,3 μg pSPAX2質粒,4 μg shIFIH1#1質粒、shIFIH1#2質?;驅φ召|粒共轉染HEK293T細胞。轉染6~8 h后換液,48 h后收集上清,并用0.22 μm濾器過濾,所得的上清即為病毒原液,于-80 ℃保存。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HeLa細胞(1×106/皿)于6 cm培養(yǎng)皿中,20 h后細胞融合度達到60%~70%時,以培養(yǎng)基∶病毒原液=1∶1的比例感染HeLa細胞,培養(yǎng)48 h后換液,并用puro溶液(1 μg/mL)篩選感染成功的細胞。待添加puro溶液培養(yǎng)皿中無細胞死亡,且細胞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時用于后續(xù)實驗。實驗分為2組:①陰性對照組(shNC);②實驗組(shIFIH1#1,#2)。
利用TRIzol試劑法提取細胞中的總RNA,取1 μg RNA,利用反轉錄試劑盒得到相應的cDNA。利用qRT-PCR檢測HPV18 E6/E7、IFIH1、GAPDH的mRNA表達水平,引物序列見表2。qRT-PCR的反應條件:95℃ 1 min(預變性),95 ℃ 10 s(變性),60 ℃退火,延伸,共40個循環(huán)。
表2 引物序列
收集細胞沉淀,使用高效RIPA裂解液提取細胞總蛋白,并利用BCA法測定蛋白總濃度。取20 μg蛋白上樣,在80 V 30 min,120 V 60 min的條件下經8% SDS-PAGE分離后,350 mA恒流將分離后的蛋白濕轉至PVDF膜上。使用5%的脫脂奶粉室溫搖床封閉1 h,分別加入兔抗人IFIH1抗體(1∶1 000)、兔抗人p-STAT3抗體(1∶1 000)、兔抗人STAT3抗體(1∶1 000)、兔抗人FLAG抗體(1∶1 000)、鼠抗人GAPDH抗體(1∶100 000),4 ℃搖床孵育12~16 h;TBST洗膜5 min×5次后,加入HRP標記的山羊抗鼠IgG(1∶10 000)和HRP標記的山羊抗兔IgG(1∶10 000),室溫搖床1 h;TBST洗膜5 min×5次,利用高敏型ECL化學發(fā)光檢測試劑盒發(fā)光顯色。
將細胞接種于RTCA的增殖板中(HeLa細胞每孔接種4 000個細胞,C33A細胞每孔接種20 000個細胞),設置3個復孔。將增殖板置于37 ℃,50 mL/L的CO2培養(yǎng)箱中,利用RTCA Software Lite實時檢測細胞的增殖情況。
將細胞接種于96孔板中(HeLa細胞每孔細胞數(shù)目為2 000個,C33A細胞每孔接種10 000個細胞),并設置5個復孔。分別在0、24、48、72、96 h時每孔加10 μL CCK8試劑,混勻后將培養(yǎng)板放在培養(yǎng)箱內孵育,1 h后在酶標儀450 nm處測定光密度值,并繪制生長曲線。
將Hela細胞和C33A細胞按5×105/孔接種于6孔板中培養(yǎng),待細胞長滿6孔板時,用10 μL無菌槍頭在每孔細胞中間垂直劃線,用PBS洗2次,隨后加入3 mL無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并在顯微鏡下觀察劃痕和拍照,記作0 h。將拍照后的6孔板繼續(xù)放在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分別在24 h和48 h取出,并在相同位置拍照。利用Image J 軟件計算劃痕面積。細胞遷移率按以下公式計算:
細胞遷移率=[0 h劃痕面積-24 h(48 h)劃痕面積]/0 h劃痕面積×100%
遷移實驗是將細胞用無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重懸,混勻后取100 μL細胞懸液(HeLa細胞4×104/孔,C33A細胞1×106/孔)到小室中,下室中添加含20% FBS的培養(yǎng)基,在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或48 h,取出;用棉簽擦去未穿孔的細胞,4%的多聚甲醛室溫固定30 min,PBS洗3次,結晶紫染色20 min,流水沖洗染料,晾干,顯微鏡觀察并拍照。侵襲實驗需提前取100 μL基質膠于上室中,37 ℃培養(yǎng)箱中孵育2 h,其余實驗步驟與遷移實驗一致。
將細胞重懸至1×105/mL,取500 μL細胞接種于24孔板爬片內,常規(guī)培養(yǎng)24 h后,棄去培養(yǎng)基,PBS洗1次,取300 μL 4%多聚甲醛固定細胞10 min;PBS洗3次,取300 μL 0.1% Triton X-100通透細胞15 min;PBS洗3次,取300 μL免疫染色封閉液室溫搖床封閉細胞1 h;分別加入200 μL兔抗人STAT3抗體(1∶200)和兔抗人p-STAT3抗體(1∶100)4 ℃搖床12~16 h;PBS洗3次,加入200 μL熒光二抗(1∶500),室溫避光搖床1 h;PBS洗3次,取200 μL DAPI(1∶10)染核30 min;將爬片取出封片至載玻片上,晾干后拍照。
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GraphPad Prism 7.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每組實驗均重復3次。采用Student’st檢驗比較兩組間數(shù)據(jù)。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為觀察IFIH1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利用基因表達譜交互分析數(shù)據(jù)庫(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內收集的306例人宮頸癌組織和13例正常人宮頸組織的分析得知,IFIH1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宮頸組織(P<0.05,圖1A)。在HPV18陽性的宮頸癌細胞中驗證IFIH1的表達,Western blot實驗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C33A細胞,HPV18陽性的HeLa細胞中IFIH1的蛋白表達水平明顯增加(P<0.01,圖1B、C)。提示HPV陽性宮頸癌的發(fā)生可能與IFIH1的高表達有關。
A:GEPIA數(shù)據(jù)庫分析IFIH1在宮頸癌組織和正常宮頸組織中的表達;B:Western blot檢測HeLa細胞中IFIH1的蛋白表達水平;C:HeLa細胞中IFIH1蛋白水平的半定量分析;a:P<0.05,與正常宮頸組織比較;b:P<0.01,與C33A比較
本研究選擇在人角質形成細胞HaCaT中探究HPV是否通過IFIH1促進宮頸癌的發(fā)生。將HPV18基因組轉染HaCaT細胞,并通過qRT-PCR檢測轉染效率。實驗結果顯示轉染HPV18基因組的HaCaT細胞中HPV18 E6/E7 mRNA水平明顯增高(P<0.01,圖2A),表明HaCaT細胞中HPV18基因組成功轉染。Western blot和qRT-PCR檢測結果顯示,與正常HaCaT細胞相比,轉染HPV18基因組的HaCaT細胞,IFIH1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明顯增加(P<0.01,圖2B~D)。結果提示,HPV上調IFIH1可能是其誘導宮頸癌發(fā)生的機制之一。
A:qRT-PCR檢測HaCaT細胞中HPV18轉染效率;B:Western blot檢測HaCaT細胞中IFIH1蛋白表達水平;C:HaCaT細胞中IFIH1蛋白水平的半定量分析;D:qRT-PCR檢測HaCaT細胞中IFIH1 mRNA水平 a:P<0.01,與NC組比較
為研究IFIH1在宮頸癌細胞中的作用,利用shRNA構建敲低IFIH1的宮頸癌HeLa細胞株。Western blot和qRT-PCR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HeLa-shIFIH1#1和HeLa-shIFIH1#2細胞中IFIH1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均明顯降低(P<0.01,圖3)。以上實驗結果表明IFIH1在HeLa細胞中成功敲低。
A:Western blot檢測HeLa細胞中IFIH1的蛋白表達水平;B:HeLa細胞中IFIH1蛋白水平的半定量分析;C:qRT-PCR檢測HeLa細胞中IFIH1的mRNA表達水平 a:P<0.01,與shNC組比較
為探究IFIH1對宮頸癌細胞增殖的影響,使用RTCA實驗和CCK8法檢測IFIH1敲低后對HeLa細胞增殖的影響。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敲低IFIH1的HeLa細胞在48、72、96 h的增殖能力明顯減弱(P<0.05,圖4)。結果表明,敲低IFIH1后抑制宮頸癌細胞的增殖能力。
A RTCA檢測HeLa細胞的增殖能力;B:CCK8法檢測HeLa細胞的增殖能力 a: P<0.05, b: P<0.01,與shNC組比較
為探究IFIH1對宮頸癌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影響,利用劃痕愈合實驗、Transwell遷移和侵襲實驗分別檢測敲低IFIH1后對HeLa細胞橫向遷移、縱向遷移和侵襲能力的影響。劃痕愈合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敲低IFIH1的HeLa細胞在24 h和48 h的劃痕愈合率明顯降低(P<0.01,圖5A、B)。Transwell遷移實驗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敲低IFIH1的HeLa細胞穿透小室膜的細胞數(shù)目明顯減少(P<0.01,圖5C、D)。Transwell侵襲實驗結果顯示,敲低IFIH1后,穿膜的HeLa細胞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圖5E、F)。結果表明,敲低IFIH1后可抑制宮頸癌細胞遷移和侵襲能力。
A:劃痕愈合實驗檢測HeLa細胞橫向遷移能力(×100);B:HeLa細胞劃痕愈合率的半定量分析;C:Transwell遷移實驗檢測HeLa細胞的遷移能力(結晶紫染色×100);D:HeLa細胞遷移細胞數(shù)的半定量分析;E:Transwell侵襲實驗檢測HeLa細胞的侵襲能力(結晶紫染色×100);F:HeLa細胞侵襲細胞數(shù)的半定量分析 a:P<0.01,與shNC組比較
為探究IFIH1對C33A細胞增殖的影響,利用PEI將帶FLAG標簽的IFIH1過表達質粒與陰性對照質粒轉染C33A細胞。Western blot實驗結果表明,IFIH1在C33A細胞中過表達成功(圖6A)。RTCA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過表達IFIH1促進C33A細胞的增殖(P<0.01,圖6B、C)。CCK8實驗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過表達IFIH1的C33A細胞在48、72、96 h的增殖能力增強(P<0.01,圖6D)。結果表明過表達IFIH1可以促進C33A細胞的增殖。
A:Western blot檢測IFIH1在C33A細胞中的過表達效果;B:RTCA檢測C33A細胞的增殖能力:C:CCK8法檢測C33A細胞的增殖能力 a: P<0.01,與NC比較
劃痕愈合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過表達IFIH1的C33A細胞在48 h劃痕愈合率明顯增加(P<0.01,圖7A、B);Transwell遷移實驗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過表達IFIH1組的C33A細胞穿透小室膜的細胞數(shù)目明顯增加(P<0.01,圖7C、D)。Transwell侵襲實驗結果顯示,過表達IFIH1后,穿膜的C33A細胞明顯多于對照組(P<0.01,圖7E、F)。結果表明,過表達IFIH1可促進C33A細胞的遷移和侵襲。
A:劃痕愈合實驗檢測C33A細胞橫向遷移能力(×100);B:C33A細胞劃痕愈合率的半定量分析;C:Transwell遷移實驗檢測HeLa細胞的縱向遷移能力(結晶紫×100);D:HeLa細胞遷移細胞數(shù)的半定量分析;E:Transwell侵襲實驗檢測HeLa細胞的侵襲能力(結晶紫×100);F:HeLa細胞侵襲細胞數(shù)的半定量分析 a:P<0.01,與NC組比較
為探究IFIH1在宮頸癌中發(fā)揮作用的機制,利用GEPIA數(shù)據(jù)庫分析發(fā)現(xiàn),宮頸癌中IFIH1與STAT3有一定的相關性(r=0.34,P<0.01),見圖8A,提示IFIH1可能通過STAT3通路影響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Western blot實驗結果顯示,敲低IFIH1后,HeLa細胞中STAT3蛋白水平無明顯變化,而p-STAT3蛋白水平明顯降低(P<0.01,圖8B、C)。免疫熒光實驗結果顯示STAT3和p-STAT3主要位于細胞核。敲低IFIH1后,STAT3和p-STAT3的定位未發(fā)生改變,STAT3的表達也無明顯變化,而p-STAT3的表達減少(P<0.01,圖8D~G)。結果表明,敲低IFIH1可抑制STAT3的磷酸化。
A:GEPIA數(shù)據(jù)庫分析宮頸癌中IFIH1與STAT3的相關性;B:Western blot檢測HeLa細胞中STAT3和p-STAT3蛋白的表達水平;C:HeLa細胞中STAT3和p-STAT3蛋白水平的半定量分析;D:免疫熒光實驗檢測Hela細胞中STAT3的表達和定位(×400);F:HeLa細胞中STAT3平均熒光強度的半定量分析;E:免疫熒光實驗檢測HeLa細胞中p-STAT3的表達和定位(×400);G:HeLa細胞中p-STAT3平均熒光強度的半定量分析 a:P<0.01,與shNC比較
宮頸癌的發(fā)生與HPV感染密切相關。從HPV感染到宮頸癌的發(fā)生是一個緩慢且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腫瘤細胞和免疫系統(tǒng)之間存在著持續(xù)的斗爭。由于持續(xù)不斷的免疫壓力,腫瘤形成了不同的逃避免疫監(jiān)視的機制,從而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控制[17]。
一般來說,當外界有病毒入侵時常常在第一線發(fā)揮哨兵作用的是病毒核酸傳感器。核酸傳感器包括DNA傳感器和RNA傳感器,分別識別并結合病毒DNA和RNA,從而發(fā)揮抗病毒功能。由于HPV是DNA病毒,大多數(shù)研究主要集中在DNA傳感器上。而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轉染HPV18基因組的HaCaT細胞中,作為RNA傳感器的IFIH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升高。這表明IFIH1不僅可以識別病毒RNA,對DNA病毒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IFIH1的異位表達可導致癌細胞的生長停滯和凋亡[18-19]。在神經母細胞瘤中,IFIH1的高表達與良好的預后相關[20]。IFIH1可通過內源性IFIH1/MAVS途徑和外源性Fas介導的凋亡誘導胰腺癌細胞凋亡[21]。IFIH1也可激活Caspase-3/7途徑誘導肝癌細胞凋亡并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長[22]。IFIH1/MAVS和促凋亡蛋白NOXA的激活協(xié)同黑色素瘤細胞凋亡,并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肺轉移[23]。目前,IFIH1與HPV誘導的宮頸癌的關系尚不清楚,因此對IFIH1在宮頸癌中發(fā)揮的作用的研究,可能為宮頸癌的治療和開發(fā)新的藥物提供幫助。
本研究首先利用GEPIA數(shù)據(jù)庫分析發(fā)現(xiàn),IFIH1在宮頸癌組織中表達上調。其次,通過Western blot實驗發(fā)現(xiàn)IFIH1在HPV陽性的宮頸癌細胞中高表達,這提示IFIH1可能參與HPV陽性宮頸癌的發(fā)生。為探討HPV感染誘導的宮頸癌是否與IFIH1的高表達有關,本研究將HPV18基因組轉染HaCaT細胞,并利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實驗檢測IFIH1的表達。結果表明,轉染HPV18基因組后,HaCaT細胞中IFIH1的表達上調。通過shRNA在宮頸癌HeLa細胞中敲低IFIH1,利用RTCA和CCK8法檢測其對HeLa細胞增殖的影響。結果顯示,敲低IFIH1的HeLa細胞增殖能力明顯減弱。劃痕愈合實驗、Transwell遷移實驗和侵襲實驗表明,敲低IFIH1的HeLa細胞遷移能力和侵襲能力明顯減弱。同樣,在C33A細胞中過表達IFIH1,發(fā)現(xiàn)其能促進C33A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以上結果顯示,IFIH1可增強宮頸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這與IFIH1在其他癌癥細胞中所報道的作用不一致,表明IFIH1在不同癌癥細胞中發(fā)揮的作用可能不同。其具體的作用以及分子機制需要進一步闡釋。
為了進一步探討IFIH1在宮頸癌細胞中發(fā)揮的作用,本研究通過GEPIA數(shù)據(jù)庫分析發(fā)現(xiàn),宮頸癌中IFIH1與信號傳導和轉錄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有一定的相關性。STAT3是STAT家族的重要成員,其可通過調節(jié)細胞增殖、遷移、侵襲、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的方式參與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24-25]。有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組織中磷酸化的STAT3(phosphorylated STAT3,p-STAT3)的表達顯著升高,且與淋巴結轉移呈正相關,這表明p-STAT3可能與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和侵襲有關[26]。p-STAT3在結直腸癌組織中高表達,與腫瘤浸潤深度、血管浸潤和淋巴結轉移有關[27]。p-STAT3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與分期、分化、淋巴結轉移及預后有關[28]。同時,有研究表明STAT3的激活與宮頸癌發(fā)生和轉移有關[29]。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宮頸癌細胞中敲低IFIH1可抑制STAT3的磷酸化,這提示IFIH1促進宮頸癌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可能與STAT3信號通路有關。然而,IFIH1調控STAT3磷酸化的機制以及HPV上調IFIH1的機制需做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明IFIH1在宮頸癌中高表達,HPV感染可導致宮頸癌細胞中IFIH1的表達上調。敲低IFIH1抑制宮頸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該抑制作用可能是通過阻礙STAT3的磷酸化實現(xiàn)。IFIH1有望成為開發(fā)新的宮頸癌治療藥物的候選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