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琴 劉 慧
課程思政教育源于2005年提出的以“學科德育”為核心理念的課程改革,2014年上海市開啟了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改革探索實踐。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因此各大高校要積極將其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渠道,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本文將以《管理學》課程為例,探索其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如何將課程思政融會貫通,實現其價值引領。
(一)實現綜合性素質人才培育的目標。《管理學》作為專業(yè)基礎課,它是從組織的層面來闡述管理基本原理的,所以它的內容既涉及到管理的歷史、管理的過程、管理的性質等一些管理的基本理論,也涉及到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chuàng)新等各項管理職能活動的一些具體理論與方法。全面實施課程教學改革,不僅是將專業(yè)知識傳遞給學生,還需要積極關注學生的思想發(fā)展,并結合學情分析,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將思政教育和專業(yè)教育結合起來,有效提升學生的管理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實現綜合性素質人才培育的目標。
(二)成為學生進行價值引領的重要渠道。《管理學》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課程,其在課程內容方面能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的要點。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載體,將符合社會主義核心的思想道德觀念有機融入到《管理學》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強化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思政教學,以價值引領為核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效果。
(一)教學目標——“三位一體”的育人目標?!豆芾韺W》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首先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活動的根本出發(fā)點,因此在課程教學目標的確立時,不僅要明確課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還要確定其價值引領的素質目標,最終實現本課程“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具體包括:一是知識目標。讓學生樹立現代管理的思想觀念,正確理解有關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相關管理思想,系統掌握和運用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是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般管理能力,并要求學生具備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提高運用管理思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管理基本技能和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三是素質目標。把管理學相關知識點和思政點有機融合,賦予專業(yè)課程教學更豐富的內涵,幫助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有效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專業(yè)精神和合作意識。
(二)教學設計——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徑。教學設計方面主要目的在于從《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找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徑。
1.結合管理學專業(yè)知識,找出能與之契合的思政點,使其與之巧妙結合,實現課程價值引領的目標。例如:以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演進為切入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管理思想,堅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以管理道德和企業(yè)社會責任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包括敬業(yè)精神、工匠精神、職業(yè)道德觀以及社會責任感等;以黨史或者特定情境為切入點,如以三灣改編講述組織結構變革,營造愛國主義的現實教育;以時勢熱點為切入點,如2020年特殊公共衛(wèi)生事件下的各國危機管理實踐,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不斷拓寬和豐富育人內涵。確定本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2.圍繞管理學教學重難點,挖掘思政元素。圍繞《管理學》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素質提升(價值觀塑造)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以典型管理實務與管理職能為培養(yǎng)媒介,通過家國情懷、法治意識等元素的融入,將理想信念教育在各個章節(jié)通過課堂討論如案例分享或者課堂辯論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對具體課程內容的挖掘,積極引導學生在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自主融入思政元素,達到全過程育人的效果。管理學課程各章節(jié)的思政元素設計如表1所示。
(三)教學組織——實現《管理學》課程教學的時空延展。在教學組織方面,通過“課前預習+課中研學+課后延伸”的教學模式,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全過程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時間方面,課前通過智慧教學工具,結合教材完成本單元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學習,課中教師結合本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開展方法多樣的教學,課后鼓勵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及復習。空間方面,將課程實證的教學從課內引申到課外,積極豐富“第二課堂”的思政元素,可鼓勵學生跟蹤管理學中的熱點問題、積極參與各種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能有效實現思政教育的多渠道融合。
表1 《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該課程改革是基于TBL教學模式,強調師生共同參與,通過學習團隊的組建,讓學生強化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協作、相互鼓勵,不斷提升其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突破學生思維,學習過程中采用“課前預習+課中研學+課后延伸”的教學方式。在課中研學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翻轉課堂、熱點話題辯論、任務驅動等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逐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載體方面,主要采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這種混合式教學不但突破了原有的傳統的課堂教學,將智慧教學工具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與新的時代背景和學情特點更加契合,更有利于實現“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在新的環(huán)境下,高校教學中專業(yè)課程和思政教育的結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深挖專業(yè)課中的思政元素,充分發(fā)揮其專業(y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責任,有效實現價值引領。但是《管理學》的思政教學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個需要長期不斷去探索和實踐的過程。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等方面提出《管理學》課程思政的改革和融入路徑,并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實現對學生進行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家國情懷、責任意識、愛崗敬業(yè)、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