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彬 鄭芳菲 曹平 錢夢蕓
(1.上海市寶山區(qū)淞南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441;2.上海市楊浦區(qū)殷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438)
癌癥是全世界最受關注的健康問題,究其原因,不僅由于它是導致死亡的根本原因,更在于其會產(chǎn)生許多影響生存質量的并發(fā)癥,例如癌痛、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一系列軀體或精神相關問題。研究表明,全球每年新增的1 000萬癌癥患者中有65%~85%合并有癌痛[1],而合并抑郁、焦慮的更是高達80.3%和77%[2]。針對這些癌癥相關并發(fā)癥,目前研究顯示芳香療法和五行音樂療法均是對其有效的干預方法[3-5],但兩者聯(lián)合干預的研究報道甚少。本研究是一項多中心前瞻性隨機病例對照研究,聯(lián)合前述兩種治療方法對晚期癌癥患者進行干預,比較其在改善疼痛、焦慮及抑郁方面和單獨應用芳香療法和五行音樂治療的效果。
納入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楊浦區(qū)殷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和上海市寶山區(qū)淞南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舒緩病區(qū)住院的晚期癌癥患者90例,符合以下納入標準:(1)根據(jù)不同類型腫瘤的TNM分期[6]診斷為晚期癌癥的患者;(2)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6分;(3)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50分;(4)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評 分 ≥ 50分;(5)意識清楚,可以配合完成研究。排除:(1)本次住院前6個月曾接受過芳香治療、五行音樂治療或心理干預治療者;(2)目前正在參加其他臨床研究者;(3)根據(jù)臨終患者病情(生存期)評估表評分<50分者;(4)既往對香薰精油過敏或嗅覺減退者;(5)先天性或病理性耳聾者。所有入組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計算機完全隨機編號法將患者分成聯(lián)合干預組、芳香組和五行音樂組,每組各30例。芳香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63.6±7.78)歲,平均生存期評分(57.45±5.05)分,服用精神類藥物19例、麻醉類藥物2例,其中胃癌5例、肺癌7例、肝癌4例、大腸癌5例、膀胱癌4例、其他癌癥5例。五行音樂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62.63±8.09)歲,平均生存期評分(58.08±5.03)分,服用精神類藥物15例、麻醉類藥物2例,其中胃癌5例、肺癌8例、肝癌4例、大腸癌4例、膀胱癌4例、其他癌癥5例。聯(lián)合干預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64.4±7.82)歲,平均生存期評分(56.63±5.17)分,服用精神類藥物14例、麻醉類藥物4例,其中胃癌3例、肺癌6例、肝癌4例、大腸癌6例、膀胱癌3例、其他癌癥8例。三組間年齡、性別、生存期評分、精麻類藥物應用情況及癌癥種類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舒緩療護,包括對癥緩解、心理疏導、營養(yǎng)支持、階梯鎮(zhèn)痛等。芳香組、五行音樂組和聯(lián)合干預組是在常規(guī)舒緩療護基礎上分別采用芳香療法、五行音樂療法和兩者聯(lián)合干預法治療。芳香療法:薰衣草精油、佛手柑精油、天竺葵精油以1∶2∶3配比調和成濃度為1%的復方精油,于晨起后1 h和入睡前1 h加入插電式香薰燈中,每天2次,每次30 min;再由受過培訓的舒緩護士于早、晚2次進行百會和神門穴位按摩,操作前拇指蘸取調配好的復方精油,按摩完畢后于患者額頭、耳后分別給予1滴薰衣草精油涂抹均勻,同時蘸取2滴滴于干棉球上置于患者枕邊,次日取出[7]。五行音樂療法:醫(yī)師按照《惡性腫瘤中醫(yī)診療指南》[8]對患者進行辨證,包括心脾兩虛證、膽氣虛怯證、肝郁化火證、心火亢盛證和痰熱內擾證,并根據(jù)《黃帝內經(jīng)》記載“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徵,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怒”,結合五行、五志、五音和五臟相應關系開立音樂處方?;颊咦C型以“恐”為主的,選“羽”音;以“思”為主的,選“宮”音;以“喜”為主的,選“徵”音;以“怒”為主的,選“角”音;以“憂”為主的,選“商”音。如若患者同時表現(xiàn)為2種及以上以主證選擇音樂。選擇中華醫(yī)學會音像出版社發(fā)行的《中國傳統(tǒng)五行音樂盒帶》,音量控制在30~40 dB,每天2次,每次30 min[9]。聯(lián)合干預組則是芳香療法和五行音樂療法兩者聯(lián)合,干預方法和時間同芳香組、五行音樂組。干預周期均為28 d。在干預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分別采用國內外常用的腫瘤疼痛評價量表VAS量表[10]、負性心理評價量表SAS和SDS[11]評價患者疼痛程度、焦慮程度及抑郁程度。
數(shù)據(jù)錄入采用Excel 2019,應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描述,對符合正態(tài)分布或近似正態(tài)分布的,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的基線VAS、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第14天、第28天聯(lián)合干預組的VAS、SAS評分均明顯低于芳香組、五行音樂組(P<0.05)。干預后第28天聯(lián)合干預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芳香組、五行音樂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VAS、SAS和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三組VAS、SAS和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VAS評分 SAS評分 SDS評分第0天 第7天 第14天第28天 第0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8天 第0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8天芳香組(N=30)52.93±9.25五行音樂組(N=30)6.47±1.04 6.53±1.13 5.70±1.02 5.47±0.95 62.40±5.47 61.17±6.89 60.23±5.58 55.97±6.58 64.90±9.04 62.20±9.85 58.53±9.96 54.97±8.63聯(lián)合干預組(N=30)6.40±0.89 6.60±0.93 5.83±0.83 5.33±0.71 62.77±6.29 60.73±6.14 60.07±6.65 56.27±6.7 65.93±8.15 64.27±8.78 57.67±6.56 46.97±7.88 t值芳香組與聯(lián)6.67±0.84 6.30±0.7 5.43±0.89 4.67±0.95 60.50±6.99 58.80±6.19 57.07±6.46 51.93±6.52 63.73±9.6 64.30±9.41 53.47±8.9 0.81 -0.95 -1.07 -3.55 -1.17 -1.39 -2.03 -2.38 -0.48 0.84 -2.07 -2.68合干預組間P值芳香組與聯(lián)合干預組間t值五行音樂組與聯(lián)合干預組間P值五行音樂0.41 0.34 0.28 0.01 0.24 0.16 0.04 0.02 0.63 0.40 0.04 0.01 1.18 -1.4 -1.78 -3.05 -1.32 -1.21 -2.14 -2.53 -0.95 0.01 -1.9 -3.74 0.24 0.16 0.07 0.01 0.19 0.23 0.03 0.01 0.34 0.98 0.04 0.01組與聯(lián)合干預組間
盡管近年來對于癌癥的治療方法日益增多,但目前仍有許多類型的癌癥,尚未發(fā)現(xiàn)有效的根治方法,加之不同類型的癌癥其復發(fā)率不一,癌癥患者難免會發(fā)生各種軀體或精神相關并發(fā)癥。目前在臨床上,針對癌癥患者的軀體或精神相關并發(fā)癥,應用非藥物、非侵入性的補充治療已日趨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12]。芳香療法作為這類補充治療方法之一,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疼痛和負性心理的治療,其作用機制是帶有植物藥理作用的精油分子通過鼻腔吸入和皮膚吸收,刺激大腦邊緣系統(tǒng)的杏仁核及海馬體,從而影響情緒、心理、認知和生理[13]。音樂是人體內在情愫的外顯形式之一,可與人體產(chǎn)生共鳴共振,具有轉移和發(fā)泄情感的效果,故而音樂與心身調理密切相關。中醫(yī)五行音樂療法屬音樂療法的一種,其機制是基于五行相生相克理論,把五音中的“宮、商、角、徵、羽”與人體五臟“脾、肺、肝、心、腎”、五志“思、憂、怒、喜、恐”之間相資相制的關系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結合不同病癥辨證論治,強調中和之美,調節(jié)情緒,平衡身心,從而達到調和全身氣血津液以及改善臟腑功能的目的[14]。
現(xiàn)有研究表明,單獨應用芳香療法或五行音樂療法可以改善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和負性心理狀態(tài)[15-16]。一項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芳香療法聯(lián)合音樂干預15 d,即能夠改善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疼痛和負性心理狀態(tài)[17]。本研究不同之處在于對聽覺干預應用五行音樂療法,結果顯示聯(lián)合干預組在干預后第14天、第28天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芳香組和五行音樂組(P<0.05),第28天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與前述研究結果相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芳香療法和五行音樂通過刺激大腦邊緣系統(tǒng)杏仁核和海馬體釋放多種激素、神經(jīng)遞質,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起到雙向調節(jié)的作用,同時又通過音樂節(jié)奏、頻率和規(guī)律聲波振動,使顱腔、胸腔或某一組織腔產(chǎn)生共振,直接影響人的腦電波、心率、呼吸節(jié)奏[18-19]。二者同時刺激患者嗅、聽二感,調控人體的情緒狀態(tài)和感受器官的敏感性,從而達到更好地改善患者負面心理和疼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芳香療法聯(lián)合五行音樂療法較單獨應用前述兩種補充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疼痛、負性心理更具有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薦,建議療程在28 d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