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街城豐小學 蔣沃珊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生獲取信息,積累英語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應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方法,在閱讀中形成閱讀技能、獲取信息、開發(fā)智力。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要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因此,小學生閱讀時,教師應制定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ぐl(fā)了學生對英語閱讀興趣,就會積極投入到學習中,覺得英語閱讀是一種享受。
1.創(chuàng)設良好語境,享受快樂閱讀
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是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對于小學生來說,培養(yǎng)英語閱讀興趣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進行閱讀教學時要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境,讓學生在相對真實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訓練,這樣不但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發(fā)揮其英語潛質,而且能幫助學生對教師所教內(nèi)容更易更深層次地理解和掌握。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的Module5 Clothes 有關購物的話題時,創(chuàng)設一個去時裝店買衣服的具體環(huán)境,借助時裝店服務員和顧客的購物情境來學習單詞、重點句型和對話內(nèi)容,描述購買的物品及其價格,在拓展操練環(huán)節(jié)時,我又給出了一個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有關去水果店買水果的文章,既復習了水果類的單詞,又使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交流和完成問題,課堂氣氛活躍極了,盡量做到全員參與,全程參與。
2.激發(fā)閱讀動機,突出主體地位
英語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調(diào)動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在教學中應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進行探究,并鼓勵學生大膽地思考與實踐。例如:我在教學六年級下冊Unit 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 時,由于本課的長難句較多,為了使學生更易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激發(fā)學生閱讀動機,于是我在課堂上先引導學生觀察蝴蝶頁的圖片,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學生各抒己見:What’s in the picture?Where do they live?有的學生會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What happened to these animals?Why are these animals in danger?What can people do to help these animals? 我用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展開對本課重點內(nèi)容的探究、學習,最后,拋出一個問題:Do you know any other animals in danger?What can you do to save the animals?讓學生交流討論,以強化學生們的課堂思維,同時進行思想教育:愛護動物,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從而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時整體思考的習慣
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樹立整體考慮問題的思維,培養(yǎng)整體考慮問題的習慣。教學生借助標題、插圖、相關背景知識等預測閱讀內(nèi)容。這樣,學生對所讀的文章有了預見性,就會讀得好。在理解文章結構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找到句子和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構建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或語境。在閱讀中難免會遇到生詞,教會學生在遇到生詞時不要慌張,更不要馬上停下來查字典。他們可以通過某些線索或根據(jù)構詞、同義詞、反義詞或上下文提示來猜測單詞的含義。閱讀時,盡量擴大視覺幅度,以句子為單位,堅持整段閱讀或整篇文章,然后抓住主要內(nèi)容,從整體上考慮問題,以理解文章。這樣不但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分析能力。
2.選擇恰當?shù)拈喿x材料,鼓勵學生閱讀
在閱讀材料選擇時,要選擇一些符合學生閱讀水平的閱讀材料,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閱讀材料的選擇也是不同的。如三、四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詞匯量比較少,閱讀能力有限,就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我會選擇圖文并茂的英文小故事,如《龜兔賽跑》《小貓釣魚》、朗朗上口的歌謠、令人捧腹的笑話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他們有一定的詞匯量基礎和閱讀能力,選擇的閱讀材料就要更加豐富、多元化一些,但也要兼顧趣味性和知識性,如閱讀英文課外書籍和報刊,貼近學生生活,且文字淺顯的文章,在講授六年級下冊Module4 Good manners 時,講授完“Manners around the world”后,接著我給出了一篇“No ones knows us here?”圖文并茂的短文,讓學生閱讀,讀后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Where did Ming and his wife travel? How much did Ming pay when he checked out?Why?What did Ming do?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the article?從而懂得能在日常生活情景中得體地使用禮貌用語,能理解并尊重不同國家的禮儀,When in Rome do as Roman do?(入鄉(xiāng)隨俗)。
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步驟大致可分為前讀、中讀和后讀三個階段。老師應該根據(jù)每個階段的目的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1.閱讀前——溫故知新,掃除障礙
閱讀前教學活動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和相關經(jīng)驗,如在講授六年級下冊Module5 Travel abroad Unit10 I can’t wait to see you,在學習內(nèi)容之前,我先復習前面的內(nèi)容:國家、首都以及這個國家著名的景物,以舊引新,再過渡到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播放有關加拿大自然風光的視頻,看完后,大部分學生們都能預測:Canada is famous for its natural beauty. 引導學生預測閱讀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興趣。有些生詞詞義是要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猜詞釋義能力,但是對一些阻礙學生理解而又無法通過上下文弄懂意思的單詞、詞組或句子我會讓學生提出來再進行必要的解釋。閱讀前的主要活動形式是:(1)自由交談中新語言的自然滲透。(2)讓學生看一下題目、插圖等預測文章的內(nèi)容。(3)介紹有關的背景知識。
2.閱讀中——循序漸進,活學教材
閱讀過程中的活動主要是引導學生順利閱讀,檢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掌握初步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如根據(jù)語境猜詞、查找關鍵詞和中心句等。如開始應該泛讀,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后再抓住重點句型進行掃讀,最后帶著學習任務進行精讀。在閱讀過程中,還要精心設計一系列由易到難的教學任務(如判斷對錯,選擇,回答問題,連線,短文填充,排序,填寫表格等),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整體到細節(jié),由對文章內(nèi)容的表面理解到深層的挖掘。如在講授六年級下冊Unit9Where will you go?由于本課的生詞比較多,為了讓學生更易理解課文內(nèi)容,首先,我讓學生泛讀、掃讀文章,設計了連線的學習任務:將課文中小朋友Ben.Janet、Xiaoling、Jiamin 以及他們想去的國家(城市)連線,既學習了生詞,又使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接著,再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進行精讀Why do they want to go there?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最后,讓學生小組自由交流:If you will travel abroad,where will you go?
3.閱讀后——語篇的拓展延伸
閱讀是一種語言輸入,最終要形成語言輸出,閱讀才有意義。讀后是知識的輸出階段,是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階段,要合理開展“說”或“寫”活動,如根據(jù)提示詞或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以讀促說,以讀促寫”,促進學生想象力和語言輸出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學完六年級下冊Module2 Animals,我要求學生按照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描述一下你最喜歡的動物以及一些頻臨滅絕的動物所遇到的問題,我們?nèi)祟愐趺幢Wo這些動物(提示詞:It is…,it has…it can…it eats…People cut down…we should…We shouldn’t…,Don’t…)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而復雜的過程。激發(fā)英語閱讀興趣是動機,養(yǎng)成正確的英語閱讀習慣是前提,對英語閱讀技巧進行必要的指導是關鍵。需要老師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