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興
當代青年成長在祖國日益發(fā)展、社會更加繁榮、人民更加富裕、民族更加自信的全新時代。他們有知識、有文化,熱愛祖國,更加自信,有熱血激情,有奉獻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當代青年會怎樣看待這紛繁的世間?在《我想和世界談一談》這本書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那便是更積極地擁抱、更理智地批判、更強烈地熱愛。
近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時事評論文集《我想和世界談一談》。該書精選了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公眾號“鳴鏑”欄目2021 年所發(fā)表的100 篇文章,梳理了2021 年涉及國計民生的新聞熱點與社會現(xiàn)象,也表達了作者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和輿論工作者過去一年來的經歷、體驗、感悟、思考。本書是一群青年編輯的獨白,他們在以自己的方式與世界對談。
2020 年,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公眾號開設了一個名叫“鳴鏑”的小欄目,隨之,漸漸形成了一支年輕的評論團隊,即后來的“鳴鏑工作室”。他們來自天南地北,鄉(xiāng)音不同,專業(yè)背景不同,成長軌跡不同。但他們有幾個極為重要的共同點,他們好奇,好奇于紛繁復雜的世界;他們求真,從果看因,透過復雜事物表面尋找真實的答案;他們秉正,從國家的發(fā)展中切實增強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他們高度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自信和價值觀作為看待事物和分析問題的標準和尺度;他們追求理性思考,經由長期的學術訓練養(yǎng)成了嚴謹的思維習慣,傾心于用知識和邏輯表達觀點,因此得出些感想與體會,不吐不快。
不同于其他新聞題材,評論是借助思想的力量,洞察社會運轉,記錄時代畫面,針對事件或問題立場鮮明地發(fā)聲,用筆尖為歷史打下一份草稿。
書中關于2021 年的敘事,從小處著手,以小見大,刻寫著國家發(fā)展的宏大敘事,也未遺漏對人間煙火的細膩描摹,盡力記錄著美好和溫暖,也并未回避問題和矛盾。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鳴鏑工作室 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22年6月定價:69.00元
如當個體命運的變遷與奔騰的時代洪流緊密相連,在種種不確定性中如何找尋“確定”,他們給出鏗鏘答案;看到生態(tài)大事件“野象遷徙之旅”,他們也衍生出對生態(tài)保護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入思考。
比如談到顏值經濟下的各種亂象,他們會直言利害,譴責不良商家惡意營銷;談食品安全問題屢次“臥底偷拍”曝光,他們會諫言監(jiān)管部門對慣犯是否可以實行階梯遞增的懲處方式;談在線教育廣告制造出的“教育焦慮”,他們會呼吁各媒體平臺不刊播、少刊播校外培訓廣告;談“雙十一”消費套路滿滿,他們會直抒以“套路”消費者為目的的一切行為,最終只會粉碎消費者的信任——這亦是商家或平臺的立身之本。
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讀罷欣慰之余,也會感慨這些帶“棱角”的年輕人如此敢言。古人有云:讀書不為稻粱謀,但開風氣不為師。這份情懷在書中,亦在這些年輕知識分子的心中。
紛繁世間事,悠悠世人心。在這本書里,我們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滿朝氣的熱血青年,他們以筆為刃,針砭時弊,激濁揚清;他們擲地有聲,用銳利視角剖析人性善惡,用質樸言語溫暖你我心靈。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極具挑戰(zhàn)、充滿可能的時代。愿每個人都能不負時代的饋贈,用個人的奮斗,譜寫青春蓬勃的華章;愿每個人都能緊扣時代的脈搏,創(chuàng)造向上向善的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