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潔(整理)
場邊:體操運動員李寧,是上個世紀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绑w操王子”。但是,1988 年漢城奧運會上的失利,讓他遭遇了鋪天蓋地的批評。
這之后,李寧離開了熟悉的賽場。他下海經(jīng)商,一手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運動品牌。企業(yè)幾經(jīng)沉浮后,占有了一席之地。
評論席:在體育賽場,許多運動員在拿到冠軍后退居幕后,或慎重再戰(zhàn)。有些冠軍級別的運動員選擇激流勇退,不用失敗來為自己的運動生涯畫句號。
李寧退役時有些狼狽,便算不上是激流勇退了。
場邊:2011 年,乒乓球運動員張怡寧退役。自2001 年在世界杯奪冠以來,張怡寧一路“開掛”,成就了大滿貫。
張怡寧三十歲時選擇激流勇退。對此,她解釋說:“我技術(shù)已經(jīng)很好很好了,但有什么用呢?所有冠軍都拿到了,大滿貫都兩次了,沒有任何挑戰(zhàn)了?!?/p>
評論席:不管是“乘勝追擊”還是“激流勇退”,都沒有標準答案。
對于張怡寧這樣的運動員來說,在功成名就時選擇退役,或許意味著一個節(jié)點。她選擇在恰當?shù)臅r間,為自己運動人生的一段旅程,畫上一個美麗的句號。
激流勇進很好理解,拼的是勇氣和堅持;但激流勇退不太好理解,更多的時候被曲解為一種失去斗志的狀態(tài)。事實上,比起激流勇進,激流勇退需要更大的智慧。在體育圈,有人選擇了“激流勇退”,在分岔路口走上了另一條精彩的路。
場邊:足球運動員范巴斯滕在職業(yè)生涯中獲得過許多重要的獎項??上У氖?,在1992 年的意甲聯(lián)賽中,他不小心被對手鏟傷,導致腳踝撕裂。禍不單行,1994 年,范巴斯滕又一次在比賽中被鏟傷。最終,因為傷病折磨,他在三十一歲時黯然退役。
評論席:因為傷病被動選擇激流勇退,這對球員自身和球迷們來說,都是十分難受的一件事。這些傷病,也恰恰說明通往巔峰的路途本就布滿荊棘。除了絕對的實力,你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運氣的加持。
場邊:網(wǎng)球運動員莎拉波娃宣布退役了。她這樣解釋:科比墜機事件的發(fā)生,讓她意識到人生的真正意義,決定好好規(guī)劃一下自己的未來。這一想法促使她作出了退役的決定。在她看來,如果不想畢生都在忙于超越別人、超越自己,唯一的辦法便是離開賽場。
評論席:離開帶給自己熠熠星光的賽場,并不是人生的止步,而是換一種自己向往的新的活法。人們忙于某一件事情,也許會耽誤自己另外的選擇,或者期待的活法。
如果這樣,那就換一種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