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玉,程登虎,閆 星,趙 娟,袁 飛,徐 紅,張 勇*
(1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園藝學院,陜西楊陵 712100;2 東臺國家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江蘇東臺 224200)
甜瓜(CucumismeloL.)是葫蘆科(Cucurbitaceae)甜瓜屬的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設(shè)施園藝經(jīng)濟作物,具有一定耐鹽性[7]。但是近年來設(shè)施土壤鹽漬化越來越嚴重,鹽脅迫對甜瓜生產(chǎn)造成了不可估計的經(jīng)濟損失。利用外源褪黑素[8]、脯氨酸[9]、甜菜堿[10]等能有效緩解鹽脅迫對甜瓜生長發(fā)育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礎(chǔ)上探索利用其他外源物質(zhì)緩解鹽脅迫對甜瓜造成的傷害,對降低設(shè)施土壤鹽漬化造成的損失具有重要作用。
外源NO對緩解植物輕度鹽脅迫危害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目前缺乏有關(guān)外源NO對甜瓜在重度鹽脅迫下生理調(diào)控影響的研究。因此,本試驗通過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的外源NO供體硝普鈉(SNP),研究其對重度鹽脅迫(300 mmol·L-1NaCl)下甜瓜幼苗生長、光合色素含量、細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含量的影響,以期為外源NO在甜瓜抗鹽栽培中的應(yīng)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于2020年5月至10月在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日光溫室進行,供試材料為耐鹽性較差的厚皮甜瓜品種‘農(nóng)大甜10號’,種子由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西甜瓜課題組提供。NO供體為亞硝基鐵氰化鈉二水合物(C5FeN6Na2O·2H2O) (sodium nitroprusside,SNP),購自源葉生物公司,純度為98.5%。
選取飽滿、大小一致的甜瓜種子浸種催芽(55 ℃溫水中浸泡4~6 h后,放在鋪有濕潤紗布的培養(yǎng)皿內(nèi),置于28 ℃恒溫箱中12~24 h),待種子露白后,播種于50孔穴盤育苗。待幼苗長至2片真葉時將幼苗移栽至營養(yǎng)缽(10 cm×10 cm)中,每缽1株,每隔2 d澆1次1/4 Hoagland營養(yǎng)液,每缽用量為20 mL。當幼苗長至三葉一心時挑選生長一致的幼苗進行處理。
試驗共設(shè)7個處理:1) 對照 (CK),正常澆水; 2) S0,300 mmol·L-1NaCl; 3) S50,300 mmol·L-1NaCl+50 μmol·L-1SNP; 4) S100,300 mmol·L-1NaCl+100 μmol·L-1SNP;5) S150,300 mmol·L-1NaCl+150 μmol·L-1SNP; 6) S200,300 mmol·L-1NaCl+200 μmol·L-1SNP; 7) S250,300 mmol·L-1NaCl+250 μmol·L-1SNP。每處理重復(fù)3次,共45株。處理中試劑的濃度是通過前期預(yù)試驗中設(shè)置不同濃度NaCl(100、200、300、400 mmol·L-1)和SNP(50、100、300、500、800 μmol·L-1)篩選得出。SNP處理液在傍晚20:00進行葉面噴施(以葉面欲滴又不滴水為宜),連續(xù)噴施3 d,最后一次噴施后第2天上午9:00點進行NaCl灌根處理(記做第0天),第3天上午再進行一次灌根處理,第7天上午取幼苗上數(shù)第2~3片完全展開葉(儲存于-80 ℃超低溫冰箱中)進行各種生理指標的測定。
1.3.1 生長發(fā)育指標(1)株高:以子葉到生長點的高度為株高;(2)莖粗:用游標卡尺測量子葉上方2 cm處莖的粗度;(3)鮮重和干重:用去離子水沖洗植株后,吸水紙拭干,稱量地上部和地下部鮮質(zhì)量。然后分別將根、莖、葉于110 ℃烘箱中殺青后,調(diào)至70 ℃烘干至恒重,稱量器官干重;(4)壯苗指數(shù):壯苗指數(shù)= (莖粗/株高+根干質(zhì)量/莖葉干質(zhì)量) × 全株干質(zhì)量。
1.3.2 光合色素含量葉片葉綠素a、葉綠素b、總?cè)~綠素以及類胡蘿卜素的含量采用95%乙醇浸提法[20]測定。各處理重復(fù)3次。
1.3.4 抗氧化酶活性稱取0.3 g研磨均勻的葉片樣品加入6 mL 50 mmol·L-1pH7.8的磷酸緩沖液,冰浴30 min后,4 ℃、12 000 g離心10 min,上清液即為提取的粗酶液,可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過氧化氫酶(CAT)、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還原酶(GR)、單脫氫抗壞血酸還原酶(MDHAR)、脫氫抗壞血酸還原酶(DHAR)的測定。各處理均重復(fù)3次。
(1)SOD活性:采用氮藍四唑(NBT)還原法[25]測定。酶反應(yīng)體系為50 mmol·L-1pH7.8磷酸緩沖液、136 mmol·L-1甲硫氨酸、20 μmol·L-1核黃素、750 μmol·L-1NBT、100 μ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5 mL蒸餾水和0.1 mL粗酶液(對照加0.1 mL蒸餾水),其中一管對照放置黑暗中作空白管,將其余各管光照30 min,以空白調(diào)零,測定反應(yīng)液在560 nm的吸光度。
(2)POD活性: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比色法[25]測定。酶反應(yīng)體系為 50 mmol·L-1pH7.8磷酸緩沖液680 μL、 250 mmol·L-1愈創(chuàng)木酚100 μL、20 μL酶液,最后加入 200 mmol·L-1H2O2啟動液200 μL,立即測定470 nm的吸光度,每隔15 s讀數(shù)一次,共測2 min。
(3)CAT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26]測定。酶反應(yīng)體系為 50 mmol·L-1pH7.0磷酸緩沖液780 μL、20 μL酶液,最后加入 200 mmol·L-1H2O2啟動液200 μL,立即測定240 nm的吸光度,每隔10 s讀數(shù)一次,共測1.5 min。
(4)APX活性:采用過氧化氫法[27]測定。酶反應(yīng)體系為 50 mmol·L-1pH7.3磷酸緩沖液580 μL、1 m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100 μL、5 mmol·L-1抗壞血酸ASA100 μL、20 μL酶液,最后加入5 mmol·L-1H2O2啟動液200 μL,立即測定290 nm的吸光度,每隔5 s讀數(shù)一次,共測1.5 min。
(5)GR活性:采用比色法[27]測定。酶反應(yīng)體系為100 mmol·L-1pH8.0 Tris-HCl 640 μL、10 m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00 μL、2.5 mmol·L-1GSSG 120 μL、20 μL酶液,最后加入1 mmol·L-1NADPH啟動液120 μL,立即測定340 nm的吸光度,每隔5 s讀數(shù)一次,共測1.5 min。
(6)MDHAR活性:參考Krivosheeva等[28]的方法測定。酶反應(yīng)體系為50 mmol·L-1pH7.3 Hepes-KOH 740 μL、11 m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10 μL、25 mmol·L-1抗壞血酸ASA 110 μL、20 μL酶液,最后加入20 μL(AO)啟動液,立即測定340 nm的吸光度,每隔10 s讀數(shù)一次,共測1.5 min。
(7)DHAR活性:參考Nakano等[27]的方法測定。酶反應(yīng)體系為 100 mmol·L-1pH7.0 Hepes-KOH 640 μL、1 m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00 μL、25 mmol·L-1還原型谷胱甘肽GSH 120 μL、20 μL酶液,最后加入2 mmol·L-1氧化態(tài)脫氫抗壞血酸DHA 啟動液120 μL,立即測定265 nm的吸光度,每隔10 s讀數(shù)一次,共測1.5 min。
1.3.5 游離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游離脯氨酸(Pro)含量采用磺基水楊酸法[26]測定。稱取0.2 g研磨均勻的葉片樣品加入2 mL磺基水楊酸,沸水浴中提取10 min,冷卻后,6 000 g離心10 min,取1 mL上清、1 mL蒸餾水、1 mL冰醋酸、2 mL酸性茚三酮,沸水浴中顯色1 h,冷卻后加2 mL甲苯,渦旋震蕩0.5 min,靜置分層,吸取紅色甲苯相,520 nm處測定吸光度。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法[26]測定。稱取0.2 g研磨均勻的葉片樣品,加入10 mL蒸餾水,取2~3 mL勻漿于離心管中,5 000 g離心10 min,上清液即為蛋白質(zhì)提取液。吸取蛋白質(zhì)提取液0.1 mL,加入0.9 mL蒸餾水和5 mL考馬斯亮藍G-250試劑,充分混合,放置2 min后在595 nm比色,記錄吸光值。各處理重復(fù)3次。
用 Excel 2017和 Origin Pro 2019軟件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和作圖,用 SPSS 19. 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新復(fù)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α= 0.05)。
鹽脅迫條件下不同SNP處理甜瓜幼苗植株生長表型情況如圖1所示。與CK相比,甜瓜葉片在單獨鹽脅迫處理(S0)下明顯黃化,邊緣卷曲枯萎嚴重。不同濃度外源SNP處理(S50-S250)的效果不同。與S0相比,S50處理下葉片稍有恢復(fù)但仍明顯發(fā)黃卷曲;S150處理下葉片已明顯復(fù)綠,生長狀態(tài)最好;S100處理葉片狀況比S150稍差;S200處理葉片狀況較差,稍優(yōu)于S250處理;S250處理葉片生長狀況最差??梢姡琒150處理對甜瓜所受鹽脅迫傷害的緩解效果最佳,隨后依次為S100、S50、S200、S250處理。
同時,在單鹽脅迫處理(S0)下,甜瓜幼苗的株高、莖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鮮重和干重、壯苗指數(shù)均比對照顯著下降,降幅在28.85%~51.50%之間(表1)。而施加不同濃度的外源SNP均能顯著提高NaCl脅迫下甜瓜幼苗各生長指標,且各指標隨SNP濃度的增加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但都高于S0處理,低于CK處理。其中以S150處理的株高、莖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鮮重和干重、壯苗指數(shù)最大,比S0處理分別提高了43.55%、29.73%、51.20%、54.55%、76.11%、45.45%、48.94%,除地下干重外增幅均達到顯著水平。
表1 外源SNP對鹽脅迫下甜瓜幼苗生長的影響Table 1 Effects of exogenous SNP on the growth of melon seedlings under salt stress
鹽脅迫下甜瓜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與對照(CK)相比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表2)。其中,單鹽脅迫處理(S0)幼苗葉片的葉綠素a、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葉綠素總量比CK分別顯著降低了51.33%、44.74%、29.17%、49.01%。葉面噴施不同濃度SNP處理后,葉片各光合色素含量均比S0處理不同程度增加,但仍顯著低于相應(yīng)的對照;隨SNP濃度的增加,各光合色素含量均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并且都在S150處理下增幅最大,此時葉綠素a、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葉綠素總量分別比S0處理顯著提高了47.27%、28.57%、11.76%、40.26%。
表2 外源SNP對鹽脅迫下甜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響Table 2 Effects of exogenous SNP on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s of melon seedlings under salt stress
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的影響
圖2顯示,與CK相比,單鹽脅迫處理(S0)大幅
如圖3所示,單一鹽脅迫處理(S0)甜瓜幼苗葉片SOD、POD、APX、GR、MDHAR和DHAR的活性均比對照顯著提高20%~215%,并以MDHAR活性增幅最大,而其CAT活性卻比對照顯著降低53.25%。與S0處理相比、不同濃度SNP處理甜瓜幼苗葉片SOD、POD、CAT、APX、GR、MDHAR和DHAR的活性大多不同程度升高;隨SNP處理濃度的增加,7種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變化,并均在S150處理下得到最大增幅,此時比相應(yīng)S0處理分別顯著提高了25.20%、63.18%、56.62%、18.00%、68.00%、43.65%、36.89%,說明葉面噴施適宜濃度SNP能顯著增強鹽脅迫甜瓜幼苗葉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從而增強幼苗耐鹽脅迫能力。
從圖4可知,葉面噴施不同濃度SNP能顯著提高鹽脅迫下甜瓜幼苗葉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與對照相比,單獨鹽脅迫處理(S0)能分別使甜瓜葉片中脯氨酸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顯著提高107%和49%;隨SNP濃度的升高,甜瓜葉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且大多顯著高于S0處理,并均在S150處理下含量最高,此時分別比S0處理顯著提高了73.86%和42.98%。
鹽脅迫是主要的非生物脅迫之一,當植物遭受鹽脅迫時,最直觀的表現(xiàn)是生物量積累的降低,而生物量積累的降低是植物遭受生理傷害的綜合反映[5]。本試驗中鹽脅迫甜瓜幼苗的生長受到顯著抑制,其株高、莖粗、干鮮重均明顯降低,許姣姣[21]利用γ-氨基丁酸提高了甜瓜內(nèi)源NO含量進而增強甜瓜耐鹽堿性,本研究利用葉面噴施不同濃度外源NO供體SNP后,鹽脅迫的生長抑制作用得到明顯緩解,并且隨SNP濃度的增大緩解作用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并在150 μmol·L-1SNP)的緩解效果最佳,這種趨勢與吳錚等[29]在藜麥幼苗中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只是最佳濃度有所不同,可能是由于物種不同,或本試驗為重度鹽脅迫所導(dǎo)致。
光合色素作為植物吸收、傳遞和轉(zhuǎn)換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物質(zhì)基礎(chǔ),其含量的高低直接關(guān)系到葉片光合功能的充分發(fā)揮[30]。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鹽脅迫下甜瓜幼苗葉片光合色素含量均顯著降低,而施加SNP處理可使脅迫下幼苗葉片的各色素含量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這與孫德智等[20]在番茄幼苗中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說明外源NO可通過提高鹽脅迫下光合色素的含量而影響甜瓜幼苗的生長發(fā)育,進而增強了植株的耐鹽性。
細胞膜是維持植物體正常生長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31]。逆境脅迫對植物細胞最直接的傷害就是破壞細胞膜,導(dǎo)致細胞內(nèi)代謝平衡發(fā)生紊亂,活性氧
同時,SOD、POD、CAT等保護酶能有效減輕ROS對細胞膜系統(tǒng)的傷害,抑制膜脂過氧化,以減輕逆境脅迫對植物細胞的傷害[33]。SOD能將毒性
另外,植物為了減緩由鹽脅迫造成的生理代謝不平衡,通常會在植物胞內(nèi)積累一些小分子可溶性有機化合物,例如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以通過滲透調(diào)節(jié)來降低細胞水勢,保證植物細胞正常生理功能,從而使植物正常生長[35]。因此通過外源物質(zhì)誘導(dǎo)和調(diào)控植物中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以有效緩解逆境傷害[36]。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鹽脅迫條件下,噴施不同濃度外源SNP后甜瓜幼苗葉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顯增加,并且隨SNP施用濃度的增大呈現(xiàn)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并在150 μmol·L-1濃度處理下含量增幅達到最大。這一變化規(guī)律與在小麥幼苗[37]、番茄[38]、黃瓜[39]上相關(guān)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但最佳濃度有所差異,可能是由于脅迫效果與物種之間差異導(dǎo)致。這說明添加SNP有利于植物幼苗體內(nèi)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的合成與積累,減輕鹽脅迫對甜瓜幼苗生長的危害,提高幼苗對鹽脅迫的適應(yīng)性。
綜上所述,葉面噴施外源SNP可以有效促進甜瓜幼苗葉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含量的提高,顯著降低細胞膜透性。在本研究中,150 μmol·L-1SNP葉面噴施處理可高效修復(fù)甜瓜幼苗因NaCl脅迫引起的傷害,恢復(fù)和維持植株生理代謝和生化反應(yīng)的恒穩(wěn)狀態(tài),緩解甜瓜幼苗在逆境下受到的生長抑制,提高了甜瓜幼苗的抗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