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雨 黃澤敏
媽媽和爸爸在一年內(nèi)接連離世時,黃溪30歲。
黃溪說,爸爸在2022年春節(jié)離開,她以為解放了,感到很久未有的輕松。她去商場做了美甲、美容、健身,花了過去一年沒敢花的很多錢。
擺脫了癌癥家屬的身份,黃溪過上了三天舒服的日子。
但她逐漸發(fā)現(xiàn),時間并不是治療心靈的藥。與父母相處的細節(jié),總會在不經(jīng)意的瞬間涌來,記憶越來越沉重。有時候在路上開車,她會望著前方忍不住喊,爸爸,媽媽。
時間的流逝提醒她,自己是一個失去雙親的人,要孑然一人活在世上。
美國心理學家亞歷山大·李維寫過一本名為《成年孤兒》的書,講述的正是像黃溪一樣,喪父喪母、失去親人的成年人。
他在書里寫“:成年喪親,其實是極普遍的現(xiàn)象,那種失去歸屬的感覺,需要受重視、受疼惜,卻往往被社會避而不談?!比藗兯坪趵硭斎坏卣J為,成年人成為孤兒不值得大驚小怪。
我們采訪了一些“成年孤兒”。他們都還年輕,卻過上了真正意義上一個人的生活。
這不是只有眼淚的故事。這是關于人怎么從孤獨、哀傷、失去靠山的絕望中喘口氣的故事。黃溪說,成為孤兒半年以來,她的感悟是:“我們要接受,人注定會和孤獨、無常共處?!?/p>
這些情感都將化成身體的一部分,“人要學會共處”。
鄭州人黃溪曾以為,父母會陪伴她很多年。
沒有疾病的時候,他們住在同一個小區(qū)、不同的房子,生活像兩條平行線。父親母親有自己的小日子:釣魚、煮飯、外出旅游。獨生女黃溪則整天忙工作。
平靜的生活在2021年3月被打破。父親感到左腿疼痛,走路開始一瘸一拐。醫(yī)生最初判斷,可能是椎管狹窄,做個手術就能改善。
黃溪放下了懸著的心。在她認知里,這不是大問題。她清晰地記得,手術前,她開車送父母去醫(yī)院,陽光灑落在車窗。到了停車場,父親和母親一起下了車。
兩人有說有笑,還擁有健康的體魄。
但是,脊椎手術做完,父親的腿依舊沒好轉(zhuǎn)。
隨后的一個月,黃溪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前往不同醫(yī)院做檢查時,醫(yī)生給的說法都不一樣,有人說是神經(jīng)炎導致,有醫(yī)生判斷是腦膠質(zhì)瘤。
判斷為后者的醫(yī)生越來越多。黃溪查了查,這是一種大腦和脊髓膠質(zhì)細胞癌變產(chǎn)生的疾病,具有復發(fā)性高、死亡率高的特點。但這時,她仍覺得前方充滿希望。
她為父親辦了住院。主治醫(yī)生的說法也模棱兩可。他對家屬解釋,這顆瘤長在了復雜的腦部運動神經(jīng)附近,不好穿刺取樣,目前只能依據(jù)影像學判斷。
他接著拋出了問題:“要不要考慮手術?”
黃溪全家的第一反應,“做!”一顆瘤子就像定時炸彈,人隨時可能被擊穿。他們不想活得如此被動。
與醫(yī)生多次接觸后,她與母親聽出了其言外之意:手術風險大,不建議做。想做手術的只剩下父親一人。
但最終,是否做手術的決定還是遂了本人的意。黃溪記得,她和母親提出不做手術時,父親心情呈肉眼可見的低落。他開始每晚睡不著覺,半夜跑到醫(yī)院大樓門口坐著。他不甘心,想賭一把,全家人都看得出來。
他欺哄母親道:“醫(yī)生說手術挺成功的。你加油努力,快點好起來?!?/blockquote>再次與主治醫(yī)生商量后,黃溪決定,支持爸爸,賭一次。
讓她感到幸運的是,2021年5月,她等來了“手術成功”的消息。盡管醫(yī)生加了后綴:由于瘤長在腦部很深的位置,未能完全清除。
但此刻,一家人已經(jīng)滿心歡喜地念想:“手術成功了,生活肯定要好了?!彼迅赣H接出了醫(yī)院,順便辭了過去不順心的工作。
與黃溪相似,2016年,李克儉也是突如其來地接到壞消息:媽媽得了胃癌。
不同的是,醫(yī)生直接宣布,是晚期。
李克儉在讀高二,對于那時的他而言,離開母親,等于他失去了世上所有的連結(jié)。
自他出生以來,相近的長輩接連離世,先是外婆外公、爺爺奶奶;親生父親也在他剛記事時,與母親離婚。
8歲時,母親將他從四川的老家接到工作地廣東珠海,還順便介紹了自己的新伴侶,一個讓李克儉叫繼父的澳門男人。李克儉很快意識到,這個男人不僅不幫他交學費,還會在房間里一包接一包地抽煙,常因瑣事對母親大呼小叫。
這樣的家庭沒給過他溫存?;钪膭恿?,李克儉說,過去一直是為了母親。
但醫(yī)生很快宣布,母親第一次手術失敗。恢復的可能性不大。
對著還抱有希望的母親,他沒忍心告訴真相。
他欺哄母親道:“醫(yī)生說手術挺成功的。你加油努力,快點好起來?!?h3>惡 化
手術出院后,黃溪的父親像變了一個人。這是腦部手術過后的正常反應。切除瘤塊的“動靜”會影響腦部其余功能,人將變得暴躁、易怒,無法控制情緒。
父親的左腿也未如意料中恢復。母親開始變得低沉,經(jīng)常把“我不想活了”掛在嘴邊。
但這不代表希望的喪失。黃溪記得,父親滿心盼望著左腿的恢復,堅持找康復醫(yī)院做復健治療。
那段時間,她經(jīng)常半夜接到母親的電話。
“你父親又摔跤了?!眱扇嗽僖黄鸢阉t(yī)院送。
持續(xù)的努力拗不過扎在身上的病。一個多月后,腦部切片檢查結(jié)果出爐,父親的病被確診為腦膠質(zhì)瘤三期,是惡性腫瘤。
猜你喜歡做手術制造出碳材料? 軍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09:59:18陪陸龜做手術 小哥白尼(野生動物)(2020年12期)2021-01-18 05:59:04兒童做腦部CT會影響智力嗎 家庭醫(yī)學(下半月)(2020年3期)2020-05-30 12:42:06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家教世界·創(chuàng)新閱讀(2017年7期)2017-08-09 00:57:53俄國現(xiàn)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腦保存完好 奧秘(2016年6期)2016-07-30 17:34:30壓抑食欲使人笨 分憂(2016年3期)2016-05-05 01:58:43孤兒 小說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9孤兒也感到好幸福 中國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8孤兒在這里健康成長 中國火炬(2009年11期)2009-10-14 00:40:34兒童村·孤兒 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06年5期)2006-05-10 08: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