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祥春 薩初然貴 牛紅艷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醫(yī)院兒科,內蒙古赤峰 024000
兒童矮小癥已經(jīng)成為兒科中發(fā)生率較高的疾病,當患兒身高處于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生長曲線第3百分位數(shù)以下或低于平均數(shù)減兩個標準差即可定義為矮身材[1]。根據(jù)發(fā)病原因不同,一般分為小兒生長激素缺乏癥(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特發(fā)性矮小癥(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ISS病因是由于機體對生長激素不敏感,或者敏感性下降;GHD患兒發(fā)病機制還未完全明確,一般包括生長激素分泌功能紊亂、生長激素結構異常;但兩種疾病均影響兒童生長期發(fā)育情況,使得患兒身材矮小,影響生理發(fā)育,甚至導致心理發(fā)育異常[2]。趙強等[3]學者就證實重組人生長激素(injec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對兩類患兒均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為進一步分析皮下注射rhGH對兩類患兒治療效果,選擇赤峰市醫(yī)院(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入的GHD患兒43例,ISS患兒34例進行研究,旨在了解兩類患兒治療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將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7例GHD患兒與ISS患兒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實用兒科學》[4]中關于GHD與ISS診斷標準;②年齡3~14歲;③患兒智力發(fā)育正常;④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染色體異常;②遺傳、代謝性疾病者;③其他原因導致的生長受限。43例GHD:男28例,女15例,年齡3~14歲,平均(8.49±2.93)歲。34例ISS:男23例,女11例,年齡3~14歲,平均(8.82±3.21)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兒均給予rhGH注射液(長春金賽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0980101,規(guī)格:2 IU/支、2.5 IU/支、4 IU/支)治療,患兒家屬于家中每日睡前30 min為患兒皮下注射1次,注射部位為肚臍周圍或大腿外側,每次更換注射部位,距離上次注射部位至少2~3 cm,GHD、ISS患兒注射劑量均為 0.1~0.15 U/(kg·d),持續(xù)治療6個月。治療期間,保證患兒睡眠充足,可獲得足夠的休息時間,并定期補充維生素與鐵劑,維持良好的運動時間,控制每日運動時間在45 min。
①在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對兩組骨齡、體重、身高記錄[5]。②兩組治療不同時期身高增值、生長速度[6],生長速度計算周期為6個月,公式為(目前身高-n個月前身高)×12/n。③記錄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TSH采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提供的配套試劑盒檢測;IGF-1使用酶聯(lián)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當日空腹抽取肘前靜脈血5 ml,血清分離后保存于-20℃低溫冰箱備用。ICF-1試劑盒由上海森雄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及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操作,檢測血清中TSH、IGF-1的濃度[7]。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 [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骨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兒骨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骨齡變化比較(cm,)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骨齡變化比較(cm,)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 t值 P值GHD 組 43 7.74±3.26 8.35±3.10 0.880 0.381 ISS組 34 8.12±3.14 8.74±3.29 0.792 0.431 t值 0.501 0.532 P值 0.614 0.599
兩組患兒治療6個月后體重稍高于治療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兒體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體重變化比較(kg,)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體重變化比較(kg,)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 t值 P值GHD組 43 27.93±10.75 30.30±10.45 1.034 0.304 ISS組 34 28.12±10.99 29.73±11.17 0.598 0.552 t值 0.076 0.229 P值 0.940 0.820
兩組患兒治療6個月后身高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兒身高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身高變化比較(cm,)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身高變化比較(cm,)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 t值 P值GHD 組 43 119.50±15.98 124.80±15.43 3.096 0.003 ISS組 34 121.26±16.91 125.94±16.56 3.566 0.001 t值 0.471 0.315 P值 0.639 0.754
治療3、6個月后GHD組身高增值及治療6個月后生長速度均高于ISS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身高增值、生長速度變化比較()
表4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身高增值、生長速度變化比較()
組別 n 身高增值(cm) 生長速度(cm/年)治療3個月后 治療6個月后GHD 組 43 2.65±0.54 5.30±0.92 10.60±1.85 ISS 組 34 2.40±0.53 4.68±0.75 9.45±1.51 t值 2.172 9.218 9.627 P值 0.033 0.000 0.000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SH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 GHD組與ISS組IGF-1值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SH、IGF-1比較()
表5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SH、IGF-1比較()
注 TSH:促甲狀腺激素;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組別 n TSH(mU/L)IGF-1(ng/ml)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 t值 P值GHD 組 43 2.46±0.99 2.28±0.93 0.852 0.397 161.09±62.15 372.59±75.41 14.193 0.000 ISS 組 34 2.44±1.20 2.48±0.85 0.200 0.842 204.93±97.38 299.99±98.79 2.880 0.005 t值 0.088 0.995 2.400 2.557 P值 0.930 0.323 0.019 0.013
兒童矮小癥除了直接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外,也會對小兒心理生理發(fā)展造成較大負面影響[8],因此需要及時尋找相關藥物采取治療[9]。兒童矮小癥主要為GHD和ISS兩大類型。生長激素作為腦垂體分泌的蛋白質激素,是機體最為重要的促生長激素之一,生長激素在IGF-1直接、間接作用下,活化維生素D,提高骨體積與骨礦物質密度與含量,促進骨骼生長。雖然機體多個組織均會分泌IGF-1,但生長激素水平的高低,會直接使IGF-1合成出現(xiàn)影響[10]。
生長激素缺乏癥是由于生長激素缺乏后,身材出現(xiàn)矮小,隨著年齡增長,生長緩慢程度增加,體型相比實際年齡來說會較小,骨齡落后,但智力正常[11]。rhGH屬于新興的治療藥物,能夠治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發(fā)的生長障礙,降低周圍組織對胰島素敏感度,維持穩(wěn)定機體血糖,促進新陳代謝,為患兒提供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12]。有研究顯示[13-14],rhGH可增加免疫力,使得蛋白質合成好轉,促進骨骼生長。本研究將rhGH納入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SH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兒治療后身高高于治療前,治療3、6個月GHD組身高增值、生長速度均高于ISS組,治療后GHD組IGF-1高于ISS組(P< 0.05),但兩組患兒骨齡及體重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明rhGH對兩組患兒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由于GHD發(fā)病是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生長激素水平過低,ISS發(fā)病是機體對生長激素的敏感性不足[15],這可能是rhGH對GHD身高改善更為理想的原因。rhGH具有使落后的骨齡向正常骨齡靠近的作用,但骨齡的增長并非由外源性生長激素的直接作用,rhGH可在不影響骨齡的情況下促進患兒的生長發(fā)育,從而改善最終身高,但不會影響生長潛力[16]。目前認為在小兒治療期間,早期治療較為關鍵,療效與患兒治療時間成反比,也就是治療時間越早,患兒生長程度也會越理想,且rhGH在治療期間存在一定個體差異性,與遺傳因素關系較大[17]。目前本研究患兒在使用后并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認為該藥物安全性較好,但rhGH會影響糖代謝,造成骨骼變化,在治療期間需檢測患兒相關指標,及時了解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密切監(jiān)測患兒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確?;純喊踩?。郝利蘋等[18]學者指出,ISS患兒應用rhGH治療效果滿意,可明顯改善患兒體內血清IGF-1水平,安全無副作用,促進患兒健康成長,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與局限性:①研究中雖對納入對象進行針對性的篩選,排除各種不適合的樣本,但選取存在一定局限性;②本研究樣本選取例數(shù)較少,缺乏一定準確性,臨床可進一步擴大研究對象例數(shù),對患兒進行一定時間隨訪,以減少試驗結果誤差,確保研究結果更加準確。
綜上所述,GHD與ISS皮下注射rhGH治療,均效果理想,均能使身高及生長速度出現(xiàn)明顯提升,用藥期間安全,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