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高彥 郭潔
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河南省兒童醫(yī)院鄭州兒童醫(yī)院內科監(jiān)護室,鄭州 450000
重癥肺炎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酸堿平衡失調、低氧血癥等,對心血管、神經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嚴重威脅患兒身體健康[1-2]。目前多采取化痰、抗感染等對癥治療,霧化吸入是治療重癥肺炎常用給藥方式,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程度,緩解患兒咳嗽等癥狀[3-4]。但患兒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呼吸道狹窄,纖毛運動能力較差,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影響疾病康復,臨床治療期間應加強氣道管理[5-6]。品管圈(QCC)是由同一工作場所的護理人員組成小組,集思廣益,共同制定相應解決方案[7]。臨床護理路徑(CNP)干預是針對臨床疾病及病患實際情況制定計劃性護理干預,可促進護理質量提升[8]?;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在重癥肺炎患兒中采取QCC 氣道管理聯合CNP 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收治的88 例重癥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依照護理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44 例)和觀察組(44 例)。研究獲醫(y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觀察組女20 例,男24 例;病程1~5(3.56±0.24)d;年齡1~8(5.34±1.03)歲。對照組女21 例,男23 例;病程1~5(3.59±0.21)d;年齡1~8(5.31±1.05)歲。比較兩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納入標準:重癥肺炎診斷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9]中相關標準,并經肺部X 線檢查確診;年齡≥1 歲;患兒家屬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嚴重精神或認知異常;病案資料不全者。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干預:保證病房干凈整潔,維持溫度在18~20 ℃,保持濕度在55%~60%;密切觀察患兒各項體征變化,發(fā)現波動立即處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QCC 氣道管理聯合CNP 干預:(1)成立QCC 路徑干預小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組成,查閱小兒重癥肺炎及護理路徑等相關資料,結合以往護理經驗和實際工作情況,設定活動主題為氣道管理,并制定路徑計劃表,護理重點為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促進患兒康復。(2)入院健康宣教。采用PPT、圖片等方式,向家屬詳細介紹重癥肺炎發(fā)生原因和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耐心解答家屬提出的問題。(3)QCC 氣道管理。①吸氧護理:嚴格控制氧流量,吸氧后濕化呼吸道,囑家屬切勿擅自調節(jié)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②排痰護理:指導患兒正確呼吸,采用頭低位姿勢,以促進排痰,給予無法自主排痰者機械吸痰,吸痰時間<10 s,控制吸引壓力在100 mmHg(1 mmHg=0.133 kPa),之后予以患兒霧化吸入,調節(jié)吸入流量為8~10 L/min,15~20 min/次。③胸部叩擊:霧化吸入結束后對胸部進行叩擊,適當抬高床頭20°~30°,運用腕部力量輕輕叩擊肩胛下部、前胸等多個部位,嚴格遵循由上至下、由內到外的叩擊原則,100~120 次/min,叩擊過程中嚴密觀察患兒面色變化情況,發(fā)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4)飲食指導。依據患兒病情和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嚴格遵循少食多餐進食原則。(5)出院指導。囑家屬嚴密觀察患兒身體狀況變化,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到人流量密集的場所。兩組均持續(xù)干預至患兒出院。
比較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和家屬滿意度。(1)記錄兩組患兒咳嗽、喘憋和肺啰音緩解時間。(2)干預前后同一時間抽取患兒空腹靜脈血4 ml,檢測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血清C 反應蛋白(CRP)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3)出院前采取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從健康宣教、操作技術、服務態(tài)度、護理安全4 個方面,調查家屬滿意度,由家屬自評,共20 個條目,采用1~5 分評分法,總分 100 分,非常滿意:80~100 分,基本滿意:60~79 分,不滿意:<60 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重癥肺炎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重癥肺炎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
注: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品管圈氣道管理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干預至患兒出院
肺啰音6.45±1.12 4.39±0.49 11.178<0.001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44 44咳嗽7.16±1.23 5.68±1.02 6.144<0.001喘憋4.67±0.79 3.38±0.52 9.047<0.001
干預后,觀察組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重癥肺炎患兒干預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重癥肺炎患兒干預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品管圈氣道管理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干預至患兒出院;CRP 為C 反應蛋白,IL-6 為白細胞介素-6,TNF-α為腫瘤壞死因子α
干預后12.97±2.17 9.35±2.10 7.952<0.001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44 44 CRP(mg/L)干預前12.79±2.32 12.76±2.28 0.061 0.951干預后5.49±1.02 3.62±0.51 10.877<0.001 IL-6(μg/ml)干預前13.95±3.26 13.72±3.24 0.332 0.741干預后11.05±2.29 6.05±1.04 13.187<0.001 TNF-α(μg/L)干預前18.50±3.57 18.46±3.55 0.053 0.958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重癥肺炎患兒家屬滿意度比較[例(%)]
重癥肺炎患兒病情嚴重,對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10-12]。霧化吸入是治療肺炎的常用方法,但重癥肺炎患兒年齡較小,各項機體功能發(fā)育不全,需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采取科學合理護理干預[13-15]。常規(guī)護理工作多趨于流程化,存在一定盲目性和隨意性,難以滿足重癥肺炎患兒個體化護理需求,干預效果欠佳[16-18]。
QCC 護理是由同一部門的工作人員自發(fā)組成一個品管圈,依據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開展相應護理活動[19-21]。本研究中,觀察組咳嗽緩解時間、喘憋緩解時間、肺啰音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干預后CRP、IL-6和TNF-α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這表明重癥肺炎患兒接受QCC氣道管理聯合CNP干預,能夠縮短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促進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改善,促進護理滿意度提升。分析原因在于,在重癥肺炎患兒中采取QCC 氣道管理聯合CNP 干預,成立QCC 護理小組,各成員明確分工,能夠提高護理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從而為患兒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護理服務[22-24]。CNP干預則打破以往常規(guī)護理機械性、無差別護理模式,嚴格遵照護理路徑方案實施護理,有助于提升整體管理質量[25-27]。臨床加強氣道管理,可促進痰液有效排出,增強纖毛運動能力,確保呼吸通暢,保障霧化吸入治療的順利進行,有利于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加速臨床癥狀緩解[28-29]。加強飲食指導,不僅能夠滿足患兒機體營養(yǎng)需求,還有助于提高機體抵抗力,對于患兒康復具有積極意義。強化出院指導,給予患兒家屬針對性生活照護指導,可有效規(guī)避誘發(fā)病情加重的危險因素,促使患兒早日康復,促進家屬滿意度提升[30-31]。
綜上所述,重癥肺炎患兒接受QCC 氣道管理聯合CNP干預,能夠縮短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減輕炎性反應,從而獲得更高的家屬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