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傳應,嚴 靜,吳雙雙,臺晶晶
(六安市中醫(yī)院眼科,安徽 六安 237011)
眼底出血是指由于眼部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等原因?qū)е碌囊暰W(wǎng)膜血管、脈絡膜靜脈、玻璃體發(fā)生的出血性病變,它不是單一的獨立疾病,常見于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糖尿病等眼病,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或視物昏花[1]。眼底出血病程長且易于反復發(fā)作,長時間眼底出血會導致視網(wǎng)膜缺氧,導致眼內(nèi)新血管異常生長,輕則導致視力下降,重則導致失明,是致盲的主要原因[2]?,F(xiàn)代醫(yī)學治療眼底出血的手段主要是手術、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拮抗劑或激素類藥物,通過促進血液吸收進行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療效,但成本較高且容易復發(fā)[3]。近年來中醫(yī)對眼底出血治療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臨床采用內(nèi)服、針刺等方法進行治療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中醫(yī)認為眼底出血的原因是年老體衰或者勞累疲倦導致臟腑功能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從而使得血不循經(jīng)溢出脈外,臨床發(fā)現(xiàn)眼底出血患者主要為氣陰兩虛型,因此采用益氣養(yǎng)陰法進行辨證論治可取得良好效果[4]。本文主要分析針刺聯(lián)合益氣養(yǎng)陰湯對眼底出血患者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眼底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中醫(yī)診斷標準[5]:主要癥狀為眼睛干澀酸脹,視物昏花且自覺黑點遮擋,檢查可見眼底暗紫色血痕斑塊。次癥為胸脅脹滿,心煩易怒,神疲乏力,口干舌燥。舌紅少津,或偶有瘀斑,脈細數(shù)而無力。滿足以上主癥及≥2項任意次癥,綜合舌脈象特征可確診。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眼科學》[6]和《實用眼科學》[7]相關內(nèi)容。病例納入標準:符合眼底出血中西醫(yī)診斷;患者依從性較好,愿意配合完成相關研究措施;年齡18~80歲;患者均了解本研究詳情并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其他重大臟器功能障礙疾病患者;有精神障礙,無法正常表達患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無法按預定方案完成相關研究措施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兩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卵磷脂絡合碘片(國藥準字H20160151)溫水送服,2片/次,3次/d,連續(xù)治療兩周。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針刺和益氣養(yǎng)陰湯治療。取穴三陰交、足三里、合谷、睛明、攢竹、承泣、球后、瞳子髎,進針前先用棉球消毒穴位區(qū)域,眼周采用0.35 mm×25 mm規(guī)格的毫針,其余穴位采用0.35 mm×40 mm規(guī)格的毫針,垂直進針20~30 mm,待患者產(chǎn)生酸、麻等得氣感后施以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 min。1次/d,連續(xù)治療5 d為1個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兩個療程之間休息2 d。益氣養(yǎng)陰湯:黃芪30 g,葛根、生地黃、茺蔚子、枸杞子、青葙子、當歸、女貞子、川芎、丹參各15 g,紅花、天花粉各10 g。針對氣虛血瘀者,加用黨參、紅景天等補氣活血藥;陰虛火旺迫血妄行者,加用知母、黃柏、丹參等滋陰降火藥;針對血虛氣瘀者,加用雞血藤等補血活血藥;針對陰虛血瘀者,加用熟地黃、墨旱蓮、益母草等養(yǎng)陰活血藥物。提前浸泡30 min后,煎煮兩次,合并藥液并分早晚兩次內(nèi)服。療程均為連續(xù)治療兩周。
1.3 觀察指標
1.3.1 中醫(yī)癥候評分:對臨床癥狀及體征進行評分[8],按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4級,主癥(眼睛干澀,視物昏花,黑點遮擋,眼底血斑)分別計為0、2、4、6分,次癥(胸脅脹滿,心煩易怒,神疲力乏,口干舌燥)分別計為0、1、2、3分,計算總分(脈診、舌脈僅作參考,不計入評分),得分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
1.3.2 眼底檢查:運用眼底照相機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的出血灶面積,全自動電腦驗光儀(Topcon全自動驗光儀,型號:KR-8100)檢測治療前后最佳矯正視力。
1.3.3 血液流變學:采用LBY-N6G型全自動血液流變儀對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漿黏度(PSV)以及纖維蛋白原(FIB)表達水平等指標進行測量。
1.3.4 細胞因子檢查:分別于兩組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時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離心后取上清液保存冷凍備用,采用ELISA試劑盒(上??道噬锟萍加邢薰?檢測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
1.4 療效標準 根據(jù)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標準[9]進行評估,治療后較治療前減少≥95%為痊愈;70%~94%為顯效;30%~69%為有效;<30%為無效;總有效率為痊愈、顯效和有效例數(shù)之和在總例數(shù)中的百分比。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先采用Kolmogorov- Smirnov法進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3.33%,經(jīng)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評分比較 見表3。治療1個月時,兩組眼睛干澀、視物昏花、黑點遮擋、眼底血斑、胸脅脹滿、心煩易怒、神疲力乏和口干舌燥評分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評分比較(分)
續(xù) 表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底出血面積、最佳矯正視力比較 見表4。治療1個月時,兩組眼底出血測量面積低于治療前,最佳矯正視力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1個月時眼底出血測量面積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底出血面積、最佳矯正視力比較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5。治療1個月時,兩組HSV、LSV、PSV和FIB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HSV、LSV、PSV和FIB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比較 見表6。治療1個月時,兩組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血清VEGF和TGF-β1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比較
眼底出血是視網(wǎng)膜、脈絡膜或玻璃體等部位出血,常見病因包括眼外傷、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以及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等全身疾病,眼底出血以毛細血管病變?yōu)橹?,眼部毛細血管受損,會導致其血液流變學發(fā)生改變,主要癥狀包括眼底有暗紫色出血痕斑塊、視物昏花、自覺有黑點遮擋、眼睛干澀等[10]。眼底出血發(fā)病原因復雜,病程長且較易反復發(fā)作,引發(fā)新生血管,造成牽引性視網(wǎng)膜脫落等嚴重后果,若不能夠及時有效地治療,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導致失明[11]。
卵磷脂絡合碘片是眼底出血常用的治療藥物之一,其主要成分為大豆卵磷脂的碘化物,可以促進視網(wǎng)膜細胞呼吸,加快血液循環(huán),降低眼部炎癥反應和出血情況,不良反應少,且有利于視網(wǎng)膜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視覺,被廣泛應用于眼部出血等疾病的治療[12-13]。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卵磷脂絡合碘片進行治療并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視力得到了明顯改善,眼底出血面積減少,同時血液流變學指標和血清VEGF、TGF-β1水平得到了改善,然而觀察組加用針刺和益氣養(yǎng)陰湯進行治療后,結果顯示療效較對照組具有明顯優(yōu)勢。中醫(yī)學將眼底出血歸為“白睛溢血” “視瞻昏渺”“血證”等范疇,認為眼底出血的病因包括內(nèi)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過度勞累、身體虛弱等原因會導致臟腑功能不足,血不循經(jīng)而溢出脈外,此外外感六淫、七情內(nèi)傷或暴力作用等因素均可造成眼底出血,其機制均與臟腑失調(diào)、氣血不暢有關[14],因此治療多注重調(diào)暢臟腑功能,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本研究中益氣養(yǎng)陰湯由黃芪、葛根和生地黃等藥物共同組成,其中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的作用;生地黃養(yǎng)陰,清熱,涼血止血;葛根可以鼓舞脾胃清陽之氣;枸杞子可以明目,提高免疫力;當歸可活血通絡,養(yǎng)血補血,對提高機體免疫力具有積極作用;川芎、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天花粉可以清熱生津,解毒;茺蔚子、青葙子、女貞子作為種子類藥材,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丹參具有活血止痛,涼血消腫的功效[15]。諸藥配伍共同奏益氣養(yǎng)陰,清肝明目之功,一方面采用黃芪、生地、當歸等滋補藥物,益氣養(yǎng)陰固本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方面采用川芎、紅花等活血藥物,調(diào)理氣血瘀滯,同時配伍枸杞子、茺蔚子、青葙子、女貞子等明目退翳的藥物進行治療,取得了更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表明,對相關穴位進行針刺治療可以改善眼底出血癥狀,本研究選取三陰交、足三里、合谷、睛明、攢竹、承泣、球后、瞳子髎穴位進行針刺治療。三陰交能夠調(diào)理肝脾,行氣活血;足三里具有補中益氣,通氣活絡的效果,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合谷穴具有通經(jīng)活絡的作用;睛明、攢竹、承泣、球后、瞳子髎均為眼周穴位,是治療眼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其中睛明穴可以明目瀉熱,降溫除濁;攢竹具有祛風通絡,明目利膽的效果;足陽明胃經(jīng)的氣血由承泣穴而出,具有散風清熱,明目的作用;球后穴具有清熱明目的功效[16-18]。本研究選取上述穴位進行針刺治療,可以起到通經(jīng)活絡,明目的效果。內(nèi)服加外調(diào),共同調(diào)理全身氣血運行,促進臟腑功能,從而表現(xiàn)出更好地改善患者視力和眼底出血癥狀的效果。
相關研究表明,VEGF水平增加可導致眼底出血患者并發(fā)新血管生成,是導致預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19],TGF-β1在眼部疾病患者中會明顯增加,與多種病因?qū)е碌难鄄考膊∮邢嚓P性,可作為眼部出血治療的衡量指標[20-21]。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VEGF、TGF-β1水平降低更為顯著,說明卵磷脂絡合碘片結合針刺和益氣養(yǎng)陰湯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抑制眼部疾病患者新血管生成。
綜上所述,本文采用針刺聯(lián)合益氣養(yǎng)陰湯治療眼部出血取得了顯著療效,不僅可以改善眼部出血、視物昏花、干澀等癥狀,而且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變學特征,降低血清VEGF、TGF-β1水平,使得眼部出血得到有效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