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東豪 王海川
(陜西彬長胡家河礦業(yè)有限公司,陜西 咸陽 713600)
沿空掘巷留小煤柱的目的是將巷道與采空區(qū)隔離,防止采空區(qū)的水與有害氣體串入巷道,危及安全生產[1]。煤柱寬度對巷道的維護狀況起決定作用,若煤柱過小,由于靠采空側的煤柱受支承力的影響已呈塑性,容易失穩(wěn),片幫嚴重[2-3]。陜西彬長胡家河礦業(yè)有限公司之前沿空掘巷留設煤柱寬度為4 m,導致巷道圍巖變形嚴重,亟須對目前401110 工作面回風巷沿空掘巷煤柱寬度進行合理優(yōu)化來保障巷道圍巖穩(wěn)定[4-9]。
401110 工作面埋深660 m 左右,開采4#煤層,煤層平均厚度為23 m。工作面?zhèn)雾敒?.7 m 厚的泥巖;直接頂為平均厚度5 m 的砂質泥巖,巖石飽和抗壓強度為0.6~25.8 MPa;基本頂為厚10.2~20.0 m 的粗砂巖,飽和抗壓強度為6.7~17.2 MPa;工作面?zhèn)蔚诪?.6 m 厚的泥巖;直接底為平均厚度4 m的鋁質泥巖,巖石飽和抗壓強度為0.8~23.3 MPa。401109 工作面已經回采結束,401110 工作面回風巷沿著401109 面采空區(qū)留小煤柱掘進,401110 工作面回風巷為矩形斷面,掘寬5.8 m,掘高3.9 m,凈斷面17.4 m2。
(1)圍巖變形速率快
沿空掘巷初期巷道圍巖變形嚴重,頂板下沉量明顯,前期圍巖變形速率可達20 mm/d,巷道兩幫收斂變形速率可達32 mm/d。頂板和兩幫圍巖變形速率較大,巷道圍巖變形速率亟須得到控制。
(2)圍巖兩幫變形量大
沿空掘巷初期巷道兩幫圍巖收斂變形,兩幫部分網片損壞,錨桿被剪斷,最大變形量可達1.1 m,掘巷煤柱幫變形量大于實體幫變形量。
(3)圍巖底鼓量大
因沿空掘巷其巷道圍巖偽底和直接底巖性為泥巖,抗壓強度底,掘巷過程中應力較集中,導致底板底鼓明顯,巷道底鼓量最大可達0.6 m。
根據401110 工作面具體的工程概況,借助數(shù)值模擬軟件FLAC3D建立模型大小為:長×寬×高=200 m×120 m×40 m,設定模型四個側面為水平移動邊界,底部為固定邊界。數(shù)值模擬圖如圖1。
圖1 數(shù)值模擬圖
模擬沿空掘巷不同煤柱寬度分別為3 m、4 m、5 m、6 m、7 m、8 m、9 m 和10 m 情況下,401110工作面回風巷頂?shù)装搴蛢蓭蛧鷰r變形量,結果如圖2。
圖2 不同煤柱寬度沿空掘巷圍巖變形量圖
由圖2(a)可知,當沿空掘巷不同煤柱寬度分別為3 m、4 m、5 m、6 m、7 m、8 m、9 m 和10 m 時,巷道兩幫變形量開始逐漸減少。當煤柱寬度為3 m時,巷道兩幫最大變形量為430 mm。當煤柱寬度分別為6 m、7 m、8 m、9 m 和10 m 時,巷道兩幫最大變形量分別為160 mm、150 mm、130 mm、110 mm 和100 mm,分別是煤柱寬度3 m 時巷道兩幫圍巖變形量的37.2%、34.8%、30.2%、25.5%和23.2%。
由圖2(b)可知,當沿空掘巷煤柱寬度分別為3 m、4 m、5 m、6 m、7 m、8 m、9 m 和10 m 時,巷道頂?shù)装遄冃瘟块_始逐漸減少。當煤柱寬度為3 m、4 m 和5 m 時,巷道頂?shù)装遄畲笠平繛?42 mm、215 mm、189 mm,即煤柱寬度在6 m 以下巷道圍巖頂?shù)装遄冃瘟枯^大,沿空掘巷煤柱尺寸范圍在6~10 m 可保障巷道圍巖穩(wěn)定。煤柱寬度太大會造成煤炭資源損失,綜合分析,取煤柱寬度為8 m,既經濟又能夠保證巷道圍巖穩(wěn)定性。
401110 工作面回風巷采用錨網索聯(lián)合支護,支護參數(shù)如下:
(1)頂板支護。采用Ⅱ級左旋螺紋鋼筋,直徑為22 mm、長2500 mm 的錨桿,共打設8 根錨桿,間排距為700 mm×800 mm,與八孔W 型鋼帶及Q235 規(guī)格為150 mm×150 mm×12 mm 的碟型托盤配套使用。頂板錨索采用Ф21.8 mm×7100 mm 鋼絞線,共打設5 根錨索,間排距為1300 mm×800 mm,配套使用300 mm×300 mm×16 mmQ235 碟形托盤。每根錨索使用1 支K2360 和2 支Z2360 型樹脂藥卷。錨索預應力不小于200 kN。
(2)兩幫支護。幫部采用全短錨索支護,左幫采用Ф15.24 mm×3500 mm、右?guī)筒捎莽?1.8 mm×3500 mm 鋼絞線錨索支護及異形鋼帶,兩幫各布置5 根錨索,間排距為800 mm×800 mm,每根錨桿(錨索)使用1 支K2360 和1 支Z2360 型樹脂錨固劑。單根錨索預應力不小于120 kN。如圖3所示。
圖3 沿空掘巷支護斷面圖(mm)
為檢驗401110 工作面回風巷留設8 m 寬的護巷煤柱并采用錨網索支護的合理性,分別在巷道200 m 和300 m 處各布置一個測站,來監(jiān)測巷道頂?shù)装搴蛢蓭鸵平浚O(jiān)測周期為40 d,監(jiān)測頻率為2 d/次,監(jiān)測結果如圖4。
圖4 沿空掘巷圍巖變形監(jiān)測圖
由圖4 可知,在掘進前15 d 巷道圍巖變形量不斷增加,頂?shù)装逡平窟_110 mm,變形速率為7.3 mm/d,兩幫移近量達180 mm,變形速率為12 mm/d;22 d 后巷道頂?shù)装搴蛢蓭蛧鷰r變形量開始逐漸趨于穩(wěn)定,巷道頂?shù)装鍑鷰r移近量穩(wěn)定在178 mm,兩幫圍巖移近量穩(wěn)定在272 mm。支護效果良好,能夠保證圍巖整體的穩(wěn)定性。
根據401110 工作面具體工程概況,模擬沿空掘巷不同煤柱寬度分別為3 m、4 m、5 m、6 m、7 m、8 m、9 m 和10 m 情況下的圍巖變形量,可知煤柱寬度不斷增大時,巷道圍巖變形量開始逐漸減少。煤柱寬度8 m 時,既經濟又能夠保證圍巖穩(wěn)定性。對回風巷進行錨網索聯(lián)合支護后,現(xiàn)場監(jiān)測結果表明:頂?shù)装鍑鷰r移近量穩(wěn)定在178 mm,兩幫圍巖移近量穩(wěn)定在272 mm,能夠保證礦井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