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靜 祁 玲 陳浩然 楊媛媛 張 雪 海雪玲
在2020 年爆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城市得到了較好控制[1],而農村疫情防控成為了薄弱的一環(huán)[2]。本文希望通過調查寧夏農村村民的疫情防控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一步提高村民防疫意識,完善農村人群健康保障體系,為政府及相關醫(yī)療機構部門的衛(wèi)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夯實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基礎,從而切實解決農村疫情防控薄弱的問題,為政府部門對政策的調整和后續(xù)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在參考相關調查問卷和結合相關專家建議的基礎上,制定《寧夏村民疫情防控現狀、認知度調查問卷》,在寧夏22 個縣所屬的44 個鄉(xiāng)鎮(zhèn)采用分階段抽樣方法,在每個鄉(xiāng)鎮(zhèn)隨機抽取2~3 個行政村。在各樣本村中,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6~7位村民,村民年齡在18~89 歲之間。算出問卷的重測信度為0.90,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 為0.81。調查前統一培訓調查員,共發(fā)放調查問卷940 份,回收有效問卷900 份,有效率為97.9%。
用自行編制問卷的方法,了解寧夏農村村民疫情防控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村民對疫情的認知度及疫情對村民的影響、村衛(wèi)生室及所在村對疫情防控的措施、不足和村民接受新冠疫苗的愿意程度、擔憂和看法。
利用EpiData3.0 進行數據的整理與雙向錄入;利用SPSS25.0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了解基本情況、疫情防控認知情況、疫情防控措施情況和新冠疫苗認知等情況,利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探討影響農村疫情防控的主要因素。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900 名有效調查對象中,男性占55.2%,女性占44.8%。農村村民文化程度較低,42%為小學的文化程度,10%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每年接受健康教育次數中,2 次及以上占51.3%;居民不配合佩戴口罩占76.1%;疫情防控不足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占22.1%;村干部怠于履行職責占24.0%;部分村民不服從管理占48.7%;疫情防控信息不公開占13.3%;新冠疫苗認知情況中,愿意接種新冠疫苗的占93.8%(見表1)。
表1 村民疫情防控現狀
以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是否接受新冠健康教育、每年接受健康教育次數等15 個因素作為自變量,農村地區(qū)村民疫情防控表現作為因變量(優(yōu)=1,劣=2)引入模型進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s 回歸分析。其中,年齡18~44(青年人)歲=1;45~59(中年人)=2;60-89(老年人)=3。學歷小學=1;初中=2;高中及高中以上=3。存在形式主義=1,不存在=2;對轄區(qū)人員管控嚴格=1,不嚴格=2;認同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重要手段=1,否=2。
數據顯示,村民對疫情防控的認知與性別相關聯。村民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新冠健康教育、每年接受新冠健康教育的次數、村衛(wèi)生室是否發(fā)過宣傳單、居民配合戴口罩、村干部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出行管理不嚴格、對轄區(qū)內的人員往來管控不夠嚴、社區(qū)機構應對疫情知識缺乏等因素的P<0.05,對村民疫情防控的影響明顯。
表2 農村疫情防控影響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
1.村民積極配合村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嚴峻的疫情下,大多數村民自行居家隔離,不再聚眾打牌、扎堆聊天等,無事不外出,出門必戴口罩,對健康情況匯報、填表等工作配合度較高。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村民自愿協助村干部發(fā)放宣傳單頁、物資,驅散聚集人員,參與體溫測量等工作,在大街小巷清潔消毒,為村民的安全保駕護航[3]。
2.利用網絡媒體對農民進行高強度地宣傳。抖音、微信等軟件在農村中已經得到普及,可以進一步利用這些宣傳途徑,采用短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方式,及時將疫情的真實情況傳遞給農民,幫助農民建立起對疫情的正確認知。此外,農民是信“專家”的,應多制作一些“專家科普”類視頻,可以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4]。
3.在村一級建立專門的宣傳隊伍,挨家挨戶展開“一對一”宣傳[5]。可以動員黨員、民兵、鄉(xiāng)村醫(yī)生等群體,佩戴統一標志,入戶進行宣傳。較之于“大喇叭”、宣傳單,這種宣傳方式的主要優(yōu)勢是宣傳人員“在場”,更能引起村民的重視,且宣傳隊伍本身就是同村農民,可以形成對整個村莊氣氛的帶動作用。
4.在宣傳過程中多使用案例宣傳。許多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對過于抽象的宣傳內容不感興趣也難以理解,而案例是農民最能理解的宣傳方式。在對農民的宣傳工作中,可以整理一些真實的經典案例,用于宣傳教育。
5.強化對一部分不遵守防疫規(guī)定者的處罰力度。農民防疫意識的建立并不能完全依賴于宣傳教育,無論宣傳措施做得多么完善,依然會有一部分人不自覺遵守防疫要求,因此,在加強宣傳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對一部分違規(guī)者的處罰力度,這不僅可以威懾其他不遵守防疫規(guī)定者,也可以對其他村民起到教育作用。
6.宣傳工作一定要有持續(xù)性,并且有加強的必要。接下來許多農民會進入松懈期,但是顯然戰(zhàn)役并未結束,一旦松懈,就有可能前功盡棄,因而宣傳工作有加強的必要性。
1.完善聯防聯控指揮機制,發(fā)揮統籌協調調度作用。在機制方面主要是由于指揮協調系統不完整、不科學,各個部門之間沒有形成一個專門的信息統籌機制。各地應堅決服從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完善并充分發(fā)揮本地聯防聯控機制統籌協調作用,指揮部應明確專門部門收集信息[6]。
2.加強疫情期間村民出行管理,告知村民疫情期間如果違反規(guī)定隨意出行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3.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jiān)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特效藥和疫苗研發(fā)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撐[7]。雖然農村基礎設施在大數據方面還很落后,但是,全村一起出力,加上政府的政策,從點到面,一個一個村莊運用大數據監(jiān)測疫情,逐步再到多個地區(qū)。
本研究結果顯示,有1.4%的村民拒絕接受新冠疫苗,還有0.8%的村民不認同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村干部和網格員應該采取進村入戶的原則進行宣傳,有效提升村民對新冠疫苗加強針的知曉率、接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