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人:雪 鷹 劉思陽
從流泉的詩里,你能讀出語言的從容和詩意的橫生?!罢Z言是咀嚼的藝術”,有咀嚼的必要,且能經得起咀嚼,耐得住推敲的詩,方為好詩。流泉將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與想象結合,構成夸張等修辭的變形效果,從而滋生濃郁詩意。
方叢飛的這組詩里,有他摯愛的故鄉(xiāng)給予詩人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咸的、澀的、苦的,生活百味溶入自己生長于斯的廣闊的東海,生存狀態(tài)便有風有浪,有情有調。值得肯定的是,方叢飛詩歌技藝的純熟,使意象能夠自如跳躍,詞與詞、虛與實的轉換水到渠成,看似自然,實則寄寓了許多心思于其中。
青未了的詩里充滿了對于青春時光的無限懷戀,無論是寫已還是寫人,滿滿的傷感昭示著一顆不愿離開的滄桑之心飽有的痛與不甘。
綠島善于描摹江南風物,這兩首的荷與老村,在詩人筆下都賦有另一番情調。殘荷的風骨讓人忘卻其“殘”,而老村的確已老,如殘陽被舔的“傷口”。
徐歌的詩也側重于敘述,且有濃郁的抒情氣氛蘊藉其中,其詩貫暢通達的氣息一直是一大特點。
《金山》詩歌寫作高研班的學員作品也各具特色,其中陳玉先的這首詩運用整體象征,混合隱喻的使用,效果很好,可繼續(xù)訓練下去;而葉和旻的這首短詩里,同樣蘊藉著豐富的內涵。
此外還有林水文等作者的作品也各具特色。